近日,中国建筑报专访了浙江精工钢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工钢构”)董事长孙冠福。他谈到了钢结构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分享了精工钢构在钢结构方面的应用。领域转型升级举措。
孙冠福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钢结构建筑是突破房地产、建筑、冶金等行业的产业边界,将其融入新的产业体系的新型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以其自重轻、易于工厂制造、安装快捷、工期短、抗震性能好、环境污染低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建筑报:请先谈谈目前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现状。
孙冠福:在工程建设领域钢结构建筑产业化现状,钢结构符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优势非常突出。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推动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仅今年7月以来,就已多次发文:7月7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意见(征求意见稿)》;7月24日,住建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住建部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新》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 7月28日,住建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关于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意见》;8月28日,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有两个字共同点: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 可以说,目前,钢结构行业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
中国建筑报:您认为钢结构建筑如此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目前钢结构行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孙冠富:当前,我国建筑业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口结构变化、90后工人用工难、疫情出现带来的用工成本高也是建筑行业无法回避的突出问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手工建筑业也有向工业化、工业化转型的内在需要。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对建筑业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为建筑业改革指明了两大方向建筑业未来发展:装配式建筑和工程总承包。近期频频出台的政策彰显了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决心和紧迫性。
在这种变化趋势下,钢结构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钢结构建筑天然具备装配化和工业化的基础——钢结构构件早已在工厂生产、现场组装。另一方面,政策的陆续出台也为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目前,钢结构主要用于大型场馆和工业厂房的建设。钢结构在医院、学校等建筑中的渗透率仅为5%,在住宅领域的渗透率不足1%。 《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计划》等政策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可以预见,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会给钢结构企业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
但与光明的市场前景相对应的是钢结构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专业能力薄弱、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现状。我国钢结构企业有数万家,但产能超过50万吨的企业仅有6家,产能超过10万吨的企业不足50家。大多数钢结构企业只具备加工制造技术,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加工、制造、施工、安装一体化服务。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设计能力,创新和服务能力跟不上。产品同质化严重,普通企业竞争只能降低价格,不利于行业发展。
中国建筑报:精工钢构深耕钢结构行业多年,提出了钢结构发展的“绿色集成建筑”。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精工钢构“绿色集成建筑”的发展历程。
孙冠富:精工钢构发展“绿色集成建筑”的战略始于2010年,当时建筑行业最早提出“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基于我们对中国经济和人口发展趋势的判断,参考了中国的发展历史,国外钢结构行业提出采用绿色建材(钢结构)建设“绿色集成建筑”,采用绿色施工方法(工业化、预制化),提供绿色建筑产品(运行能耗低)。
精工钢构不仅起步早,而且意图高。作为一家专业的钢结构分包公司,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提供绿色建筑的结构件服务。而是从“产业”出发,将自己定位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商,创新整合产业链。在项目的各个环节,我们制定了从“建筑钢结构”到“钢结构建筑”的策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最终产品。
为此,我们果断收购了建筑设计院、幕墙公司、金属屋面公司,丰富了精工的专业施工体系和综合综合服务能力。在跨专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精工钢构逐步打造了装配式建筑(学校、医院、办公楼、住宅、公寓)五大产品和技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专门针对装配式建筑的PSC住宅。新型高层混合结构体系。此外,精工钢构还在建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进行了大量的研发。经过多年探索,完成了绿色建筑GBS BIM-ERP和绿色建筑GBS Zcloud两大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和实践,大大提升了精工钢结构系统的集成设计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
1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顾精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道路时钢结构建筑产业化现状,我们发现我们的发展战略与国家政策引导方向不谋而合。随着不断创新,精工钢构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打造的“绿色建筑”品牌日益丰富,逐渐成为建筑工业化发展道路上的一颗“明星”。
中国建筑报:精工钢构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孙冠福:装配式建筑是建筑方式的重大变革。它将带来建筑业的一次“洗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彻底重生。对于精工钢构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为此准备了很多年,并将借此机会转型升级。未来,精工钢构将不仅仅是一家钢结构公司,也不仅仅是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品标准化、建筑工业化、工业系统集成化,精工钢构将通过品牌赋能、技术赋能、管理赋能,构建产业生态圈,成为建筑技术平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