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工业化生产技术科技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日期:2024-12-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62    
核心提示:针对这一现状,三一筑工联合山东万斯达,结合三一筑工现有的SPCS技术体系和万斯达的预应力结构技术,完成了“装配整体式叠合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工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工作。

10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联合宣布三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一建筑”)与山东万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万星建筑”)合作。简称“山东万斯达”)。 “装配式整体组合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工业化生产技术”组织的科技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参加鉴定会的专家认为,该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环保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反馈良好。

据悉,该技术系统由三一建工与山东万星联合开发,已获得150余项专利授权。已在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核心研发基地上海外高桥邮轮平台、上海嘉定新城园区等项目、工程实践建筑领域成功应用该技术系统应用面积已达1000万平方米,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湖南、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

网架钢结构图纸_钢结构网架图集_网架图集

网架图集_钢结构网架图集_网架钢结构图纸

填补“地下领域”空白,推动“建筑向制造”跨越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0%。 2020年8月,住建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已达6.3亿平方米,约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0.5%。装配式建筑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趋势。然而,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究方向大多主要针对地上标准层施工,忽视了在地下结构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仅在明挖隧道、明挖地铁车站及部分管廊建设中应用较少。

针对这一情况,三一建设与山东万星,结合三一建设现有的SPCS技术体系和万星的预应力结构技术,完成了“装配式整体叠合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产业化”体系的研究工作。装配式整体组合混凝土结构体系是在现有组合结构与预应力结构相融合的基础上,通过研发创新而形成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两种施工技术:SPCS预制整体叠合结构技术和先张法预应力薄底叠合梁和PKIII板叠合现浇技术,体现了“墙、柱、梁、板全预制”的特点。 ,以及地上和地下的完整组装”。

据悉钢结构网架图集,课题组已发表研发成果论文15篇(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2篇);已获得专利授权1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主编和参编各类标准及设计图纸11项。 4 件套。该技术成果荣获“2021年度中国房地产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批准企业级建设法3项、湖南省建设法项目1项。

社会效益显着,应用前景广阔

研究团队介绍,该系统生产效率高钢结构网架图集,节省人工成本,大大缩短建设工期,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要求。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装配式整体叠合混凝土结构体系使用较少的混凝土和钢材。每平方米钢材用量减少5~100公斤,每平方米混凝土用量减少50~100公斤。生产成本比传统桁架叠放低。比较普通钢桁架复合板和混凝土结构用PKIII复合板的施工成本,PKIII复合板每平方米节省45.5元。同时,更薄、更轻的部件使运输重量减轻40%,降低运输成本,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这一技术体系体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帮助相关企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还将对提高建筑业工业化水平、推动相关领域装备制造业发展起到作用。同时,该技术系统可以极大优化现场施工流程,加快结构施工进度。同时填补了地下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空白。在装配式结构向地下结构延伸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李南山)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