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爸爸的分享课持续更新,屋顶防水工程又更新了。图文照片均为现场实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希望小伙伴们发挥你们的金手指,给我一些免费关注【秀心】……文章有点长,建议小伙伴们先收藏一下[耶]……
第二章 屋面防水工程
1、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
屋顶防水工程中易发生渗漏的部位主要有:檐口、天沟、女儿墙、山墙、滴水、变形缝、屋顶管道、屋顶出入口、反梁孔、设施基础、屋脊、排水孔、蒸汽管道、屋顶通风井、后浇带等。潜在泄漏的示例图片如下:
1.1 檐口
图1.1-1 檐口渗漏
图1.1-1 檐口渗漏
1.2 屋檐和天沟
图1.2-1 天沟渗漏
1.3 女儿墙
图1.3-1 女儿墙膜脱落、防水高度不足
图1.3-2 女儿墙墙膜密封不严
1.4 滴水口
图1.4-1 水嘴卷未伸入杯口
图1.4-2 侧排水出口膜未伸入杯口
1.5 变形缝
图1.5-1 变形缝盖密封不严
图1.5-2 防水卷材未覆盖变形缝
1.6 延长屋顶管道
图1.6-1 防水套管防水高度不足
图1.6-2 钻孔安装管道
1.7 屋顶出入口
图1.7-1 屋顶出入口防水高度不足
图1.7-2 空心砖防水反坎
1.8 倒车梁水孔
图1.8-1 膜未铺入水孔(不预留套管)
图1.8-2 膜未铺入水孔(预留套管)
1.9 设施基础
图1.9-1 设施基础淹没高度不足
图1.9-2 设施底座浸水封闭不严
1.10山脊
图1.10-1 屋脊瓦未密封好
图1.10-2 金属屋脊的不合理做法
1.11 排气管
图1.11-1 排气管淹没高度不足
图1.11-2 排气管损坏
1.12 屋顶风井
图1.12-1 风井墙根部渗水后修复。
图1.12-2 烟道漏水
1.13 后铸带
图1.13-1 后浇带漏水
图1.13-2 夹渣后浇混凝土
2、泄漏原因及预防措施
泄漏原因: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验收规范要求的;
屋檐滴水结构措施不到位。
防范措施:
1、卷材防水屋檐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充分涂胶。膜端部应用金属板钉钉牢,钉距为500mm,并用密封材料密封。防水屋面檐口贴膜时,需多次涂刷防水涂料;
2、檐口下端制作鹰嘴和滴水道;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顶的瓦头伸出檐口的长度为50~70毫米;沥青瓦屋顶瓦头伸出檐口的长度为10~20毫米,金属滴水板固定在底座上层,沥青瓦下方延伸的宽度应不小于80毫米,向下延伸长度不应小于60mm;金属板屋檐突出墙体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屋面板与墙板交接处应设置金属楣板、板条。 。
图2.1-1 膜防水屋檐结构
图3.1-2 覆膜防水屋檐结构
图2.1-3 烧结瓦与混凝土瓦屋檐结构
图2.1-4 沥青瓦屋面屋檐结构
图3.1-5 金属板屋檐结构
图2.1-6 烧结瓦和混凝土瓦屋檐
图2.1-7 金属板屋檐
2.2 屋檐和天沟
泄漏原因:
屋檐或天沟排水坡度不正确,沟内积水;
防水膜接缝过多,密封不严;
附加层数不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防范措施:
1、屋檐或天沟的排水坡度必须正确,避免沟内积水;
2、天沟或天沟防水材料建议使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宜沿天沟长度铺设,减少接缝,接缝宜卷边;
3、天沟、天沟防水层下面应增设防水层。附加层应采用防水涂料,附加层深入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烧结瓦、混凝土瓦、沥青瓦屋顶的天沟、天沟伸入屋面的附加层宽度不小于500mm,伸入瓦的天沟、天沟防水层宽度不小于150mm,并与屋面防水层或防水垫沿水流方向搭接;
4、天沟防水层及附加层应从沟底向上翻至外侧顶部。卷材端部应用金属板钉钉牢,并用密封材料密封。涂膜末端应涂刷防水漆多次;
5、烧结瓦、混凝土瓦伸入天沟、天沟的长度为50~70毫米,沥青瓦伸入天沟的长度为10~20毫米;
6、檐口顶面、侧面和底部应从防水层向外抹聚合物防水砂浆,下端应作鸟嘴或滴水道。当天沟外侧高于屋面结构板时,应设置溢水口。
图2.2-1 膜、膜防水屋面天沟结构
图2.2-2 烧结瓦与混凝土瓦屋面天沟结构
图2.2-3 膜与涂层防水屋面天沟结构
图2.2-4 膜式防水屋面天沟
图2.2-5 烧结瓦和混凝土瓦屋顶天沟
图2.2-6 膜、膜防水屋面天沟
2.3 女儿墙
泄漏原因
低女儿墙设计高度不足,导致防水层浸水高度不足250mm;
女儿墙采用混凝土或灰砂砖、加气块等二次浇筑施工钢结构女儿墙 天沟 泛水,防水效果较差;
附加层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
超过淹没高度的墙壁或屋顶出现裂缝,雨水从防水层后面沿着裂缝渗入。
防范措施:
1、对女儿墙防水结构细部进行深入设计,计算此处屋面总厚度,保证女儿墙距屋面高度不小于250mm;
2、女儿墙和屋面结构一次浇筑。洪水高度范围内的女儿墙或山墙不宜采用灰砂砖、多孔砖、空心砖或加气砌块建造;
3、女儿墙或山墙的淹没区域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的宽度在平面和立面上均不应小于250mm;
4、女儿墙应设有顶。低女儿墙淹没处的防水层直接铺设或涂刷至压底。卷材端部用金属板条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密封。涂膜末端应涂刷防水漆多次;女儿墙或山墙应预留凹槽,卷材端部用钉距为50±0mm的金属板条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密封,涂膜端部应涂防水漆。多次涂漆;当女儿墙、山墙没有预留凹槽时,防水端应用金属条钉在墙上,钉距为500mm,金属条应与墙壁接触。表面接缝设置在抹灰层中或用胶水密封,闭合边缘用密封材料密封;
5、烧结瓦、混凝土瓦屋面的山墙防水板宜抹灰聚合物水泥砂浆,深入防水板的边瓦宽度不应小于50mm。对于沥青瓦屋顶山墙防水板,应使用沥青基粘合材料将一层沥青瓦充分粘合。防水层和沥青瓦端部应用金属板条、钉子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密封;
6、女儿墙浸水墙上部及女儿墙顶部应采用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图2.3-1 女儿墙防水封闭结构(预留凹槽)
图2.3-2 女儿墙防水封闭结构(无预留凹槽)
图2.3-3 女儿墙防水闭合结构(不锈钢盖板)
图2.3-4 女儿墙防水闭合结构(圆弧转角)
图2.3-5 女儿墙防水闭合(预留凹面)
图2.3-6 女儿墙防水封口(无预留凹槽)
图2.3-7 女儿墙防水封口(不锈钢盖)
图2.3-8 女儿墙防水封口(圆弧转角)
2.4 滴水口
泄漏原因
进水口位置、数量、周围坡度不合理,雨水不能及时排出;
出水口安装标高错误。出水口高度高于天沟或屋顶最低处,导致排水不畅;
雨水斗安装后预留孔未密封好;
附加层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范措施:
1、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计算设计图纸中雨水口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满足排水要求。出水口周围直径500mm以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
2、确定出水口安装标高时,应考虑附加防水层的厚度和增加排水坡度,避免出水口高于天沟或屋顶最低点;
3、出水口应牢固固定在承重结构上,防止出水口松动,损坏出水口与混凝土交接处的防水层。安装出水口前,应将预留孔周围凿开,露出坚固的混凝土表面并清理干净。应根据管径和预留孔尺寸选用卡箍式吊模板。严禁使用钢丝吊模板。分两次浇筑高一级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水泥=1:10)。第一次浇筑高度为2/3,充分夯实、压实。结构封闭、无渗漏,然后浇筑剩余混凝土;
4、以出水口为中心,直径500mm范围内附加涂膜防水层。防水层及附加层伸入出水杯内不应小于50mm,并应粘结牢固;
5、在水滴杯与基层接触处预留20×20mm宽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密封严实。
图2.4-1 直排雨水口结构
图2.4-2 卧式水口结构
图2.4-3 直排雨水口
图2.4-4 水平排水口
3.5 变形缝
泄漏原因:
变形缝两侧挡水平台设计高度不足,导致防水层淹没高度不足250mm;挡水平台采用混凝土二次浇筑或采用灰砂砖、加气块等施工,防水效果较差;
附加层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范措施:
1、对变形缝处防水结构的详细节点进行深入设计,计算此处屋面的总厚度,并保证挡水平台距屋面表面的高度不小于250mm;
2、挡水平台与屋面结构一次浇筑,严禁使用灰砂砖、多孔砖、空心砖或加气块砌筑;
3、变形缝浸水点处防水层下方增设一层。附加层的平面和立面宽度不应小于250mm。
防水墙顶部应铺设或涂刷防水层;
4、变形缝内填满不燃保温材料,覆盖一层卷材并凹入缝内,上面垫一层圆形衬垫材料,再铺一层上层防水卷材,形成Ω形覆盖物;
5、在轮廓变形缝顶部加设钢筋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以盖板中心为分界线,两侧各找10%的坡度,在盖板两侧下开口处制作鹰嘴。高、低跨变形缝的附加层和防水层在高跨墙端部牢固固定并严密密封,然后在上部用牢固固定的金属盖进行保护。
图2.5-1 轮廓变形缝结构
图2.5-2 不等高变形缝结构(1)
图2.5-3 不等高变形缝结构(2)
图2.5-4 轮廓变形缝
2.6 引出屋顶管道
泄漏原因:
管道距离其他屋面设施太近,形成防水死角,防水处理不到位;
预埋套管未使用防水套管,或后期开孔装管密封不规范;
屋面管防水高度小于250mm;
附加层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范措施
1、屋面板施工前,对整个屋面进行整体规划,避免屋面管道与烟罩等其他屋面设施交叉。为屋顶板预留孔时,应在罩和其他屋顶设施的最大边缘周围保留孔或套管。管子;
2、预埋套管采用镀锌防水套管,壁厚不小于3mm。当使用预留孔或后开口时,应将孔密封。管道安装前,应将预留孔的边缘凿平,露出坚固的混凝土表面并清理干净。应根据管道直径和预留孔尺寸使用夹具。式挂模板方法,严禁使用钢丝挂模板。分两次浇筑高一级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水泥=1:10)。第一次浇注高度为2/3,充分夯实、压实。结构封闭且无渗漏,然后浇筑剩余混凝土;
3、确定套管高度时,应考虑此处所有屋面方式的总厚度,保证管道浸水点防水层浸水高度不小于250mm;
4、管道周围找平层应抹除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度,并在管道浸水处防水层下方加设一层。附加层的平面和立面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
5、线圈闭合端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密封,涂膜闭合端应涂刷防水漆多次。
图2.6-1 避管罩结构图
图2.6-2 屋顶伸出管道结构
图2.6-3 管道避开烟罩
图2.6-4 延长屋顶管道
2.7 屋顶出入口
泄漏原因:
出入口挡水平台设计高度不足,导致防水层淹没高度不足250mm;挡水平台采用混凝土二次浇筑或灰砂砖、加气块等砌体二次浇筑而成,防水效果较差;
附加层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范措施:
1、对出入口防水结构的详细节点进行深入设计,计算此处屋面的总厚度,并保证挡水平台距屋面表面的高度不小于250mm ;
2、挡水平台与屋面结构一次浇筑,严禁使用灰砂砖、多孔砖、空心砖或加气块砌筑;
3、屋面垂直出入口浸水处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的平面和立面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屋顶水平出入口处的淹没区应增设一层和挡土墙。平面内附加层宽度不宜小于250mm,淹没高度不宜低于250mm;
4、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封头宜压在混凝土压圈下,屋面水平出入口防水层封头宜压在混凝土台阶下。
图2.7-1 屋顶水平出入口结构
图2.7-2 屋顶垂直出入口结构
图2.7-3 屋顶水平出入口
图2.7-4 屋顶垂直出入口
2.8 倒车梁水孔
泄漏原因:
水孔内无预埋管道,孔内无防水层;
水孔底部标高不正确或孔径太小,导致排水不畅,积水;
预埋管与混凝土接触的两端周围无预留凹槽。由于两者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温度变化时容易出现裂纹、漏水;
附加层的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范措施:
1、倒梁水孔采用预埋管,内径不应小于75mm。多雨地区应适当加大管径;
2、首先根据结构标高、保温层厚度、坡面层厚度、面层厚度等计算各水孔的孔底标高钢结构女儿墙 天沟 泛水,然后安装水孔预埋管道。预埋管道突出大量反梁。 50毫米处;
3、水孔内预埋管两端与混凝土接触处留有凹槽。凹槽为圆弧形,半径不小于100mm;
4、水孔口应加设附加层,附加层的宽度在平面和立面上均不应小于250mm;
5、防水层封头应在预留沟槽内,沟槽及预埋管道周围应用密封材料密封。
图2.8-1 倒梁水孔结构
图2.8-2 反梁水孔
2.9 设施基础
泄漏原因:
重型设施底座直接落在防水层上,重力和振动将防水层撕裂;淹没高度小于250mm;
附加层的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范措施
1、重型设施的基础宜直接位于结构层上,不宜位于防水层上。灯光设施的底座可置于防水层上,防水层下应增设防水层,上面浇筑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2、当设施基础直接位于结构层上时,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础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密封;
3、设施基础内角应设置防水附加层,附加层的宽度在平面和立面上均不应小于250mm。
图2.9-1 重型设备基础结构
图2.9-2 灯光设施基础结构
图2.9-3 重型装备基地
图2.9-4 灯光设施基地
2.10 屋顶
泄漏原因:
附加层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脊瓦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
金属屋脊盖安装结构不合理。
防范措施:
1、烧结瓦、混凝土瓦、沥青瓦屋面的屋脊应加铺一层宽度不小于250mm的卷材;
2、烧结瓦、混凝土瓦屋脊瓦下端距坡瓦的高度不应大于80mm。两块坡瓦上的脊瓦搭接宽度每边不应小于40mm。脊瓦与坡瓦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m。缝隙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充、抹平;两块坡瓦上的沥青瓦屋脊瓦每边宽度不应小于150mm;
3、两坡金属板上金属屋脊盖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应小于250mm。屋面板端部应设置挡水板和堵水板。屋脊盖与两坡金属板应可靠密封。
图2.10-1 烧结瓦与混凝土瓦屋脊结构
图2.10-2 金属板屋脊结构
图2.10-3 烧结瓦和混凝土瓦屋脊
图2.10-4 金属板屋脊
2.11 排气管
泄漏原因:
排气管固定不牢、防护措施不当,可能导致后续使用和碰撞后防水层撕裂;
排气管飞边高度小于250mm;
附加层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范措施:
1、排气管扎根于找平层上。施工完毕后,采用圆形或多边形护墩进行防护。护墩、排气管与屋面连接处采用耐候胶密封,胶缝宽度为10mm;
2、确定淹没高度时,应考虑此处所有屋面方式的总厚度,保证管道处防水层的淹没高度不小于250mm。
3、排气管周围找平层应抹除高度不小于30mm的排水坡度,淹水处防水层下应加设一层。附加层的平面和立面宽度均不应小于250mm;
4、线圈闭合端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密封,涂膜闭合端应涂刷防水漆多次。
图2.11-1 屋顶排气管结构(金属管)
图2.11-2 屋顶排气管结构(PVC管)
图2.11-3 屋顶排气管(金属管)
图2.11-4 屋顶排气管(PVC管)
2.12 屋顶风井
泄漏原因:
风井距离其他屋面设施太近,形成防水死角,防水处理不到位;
风井底部挡水平台设计高度不足,导致防水层淹没高度不足250mm;
挡水平台采用混凝土或灰砂砖、加气块等二次浇筑施工,防水效果较差;
附加层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防水层封闭、密封不符合规范要求;
屋顶周围没有鹰喙或滴水槽,在空气插座上没有防雨的百叶窗。
防范措施:
1。在屋顶面板构造之前,为整个屋顶制定总体计划,并合理地安排了空轴和其他屋顶设施的位置,以避免由于空轴与其他屋顶设施之间的近距离造成的防水结构困难;
2。对气轴防水结构的详细节点进行深入设计,计算此处的屋顶总厚度,并确保屋顶表面上方的水位固定平台的高度不小于250mm;
3。一次倒入空气轴底部和屋顶结构的水位平台。严格禁止使用石灰沙砖,多孔砖,空心砖或空气块进行砌体;
4。应将额外的一层添加到气轴的闪烁区域。平面和高程上附加层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并且洪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5。应保留凹槽,用于空轴壁,并应用金属条和指甲固定线圈的末端,指甲间距为500mm,并用密封材料密封。涂料膜的末端应多次用防水油漆涂漆;
6.滴水通道应安装在距离外边缘20到30mm的屋顶底部表面周围。空气插座采用防雨的百叶窗,百叶窗的外围用胶水密封(请参阅外门和窗户的防肠道练习,用于接缝,防水和密封)。
图2.12-1屋顶气轴结构
图2.12-2屋顶气轴
2.13铸造胶带
泄漏原因:
屋顶船后没有停水措施;
在将混凝土倒入后区域之前,关节区域未正确凿出来,没有清理垃圾,并且混凝土的自助式功能失败了;
在船后条带上没有提供额外的防水层。
防范措施:
1。防水钢板应安装在屋顶铸造带和建筑接头上;
2。在将混凝土倒入后带之前,清洁钢丝网,钢丝网,方形木材,胶合板等混凝土表面并清洁。倒入之前,撒上水以使水湿润,不应有开放的水。根据设计要求倒入更高级别的微型膨胀混凝土,并充分振动并压实它以确保结构已关闭并且没有泄漏;
3。应将额外的防水涂层添加到船后胶带中。除船后胶带以外的附加层的每一侧的宽度应不少于250mm。
图2.13-1刺激后混凝土的振动和压实
图2.13-2在铸造后混凝土的两侧施加防水涂层
2.14优化设计
对于屋顶结构地板,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到结构性斜坡;
一些屋顶排水设计坡度简单而粗糙。对于条件允许的工程屋顶,可以在次级加深设计期间采取诸如排水方法的总体优化和加入沟槽之类的措施,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防水效果,而且可以美化整体图像;
密封各种屋顶穿透管后,建议合格的项目进行结构性水闭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