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脚手架,没有飞扬的灰尘钢结构安装论文,甚至连混凝土搅拌车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堆放整齐的材料。这是2015年夏天天安门广场临时观景台的施工现场,笔者真切地看到了这个“搭积木”的过程。 “我的职业是‘搭积木’。”北京建工北安集团集装箱公司钢结构项目经理卞继国说。
入行十多年来,卞继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重大任务不计其数,但让他至今难忘的就是参与建国70周年大会临时观景台项目的建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经验。这也是卞继国第三次奉命在天安门广场修建临时观景台。
与以往的临时观景平台相比,国庆60周年临时观景平台的规模是国庆60周年临时观景平台的三倍。它使用了四倍的钢材和七倍的工作量。
卞继国接到任务后,吃住都在工地。他每天左看右看图纸,提出“上下分层、前后分割、模块化组合”的方案,化整体为部分,整体化为部分。该平台分为多个模块。同时,为了保证加工进度,尽可能减少模块种类,并基于激光切割技术的精度提出了互换性原则。同类型模块可以随意互换。这不仅节省了制作模具的时间,还简化了复杂的工作。改变。就这样,一个让专家组摸不着头脑的难题,被卞继国的“化整为零”和“化整为零”成功解决了。
卞继国带领团队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完成了样品表的加工制作。经过测量,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构件的宽度和高度甚至达到了零误差,为后期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此后,为了保证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他吃住都在天安门广场附近的临时指挥部。从8月8日24:00进场钢结构安装论文,到19日钢结构安装基本完成,再到24日工程竣工,何继国和他的团队每天只休息2-3个小时,他的体重从115磅下降到了100磅。
去年9月3日,卞继国静静地坐在观景台上。他看着眼前四万人兴奋地坐在他在天安门广场搭建的临时观景台上。他第一次笑,笑得那么灿烂。太骄傲了...
十年来,卞继国先后荣获“全国安装行业优秀项目经理”、“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奥运建设英雄”等荣誉,并出版了论文十余篇。及成果荣获北京市、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他所带领的队伍多次被评为北安集团科技青年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