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元坚挺、市场低迷、业绩大幅恶化,日本老牌造船企业川崎重工正准备退出造船业。未来,它可能将所有造船业务转移到中国,“帮助”中远海运集团打造世界一流的造船厂。
考虑退出造船业,业绩显着恶化
9月30日,日本川崎重工发布公告称,由于造船业务业绩大幅恶化,“将考虑未来政策,包括业务是否可持续”。
公告称,该公司将把今年的营收预期下调50%,并将今年日元相对美元的平均汇率上调7%。
路透社报道称,川崎重工以日元走强为由,将本财年(截至2017年3月末)的营收预期从原来的70万亿日元下调了51%至34万亿日元。
除了日元走强之外,全球航运业的运力过剩也让川崎的经营雪上加霜。川崎表示,由于造船部门盈利能力恶化,未来可能退出造船业,预计明年3月底前做出决定。据悉,公司将成立以总裁为首的“结构改革会议”,将结束造船业务提上议程进行讨论。
巴西造船业遭受重创
据悉,巴西钻井船建造业务给川崎重工造成了巨额损失。据了解,2015年4月至12月,巴西造船业务亏损高达221亿日元(约合1.875亿美元)。
川崎重工与巴西Odebrecht公司共同建立Enseada Industria Naval (EIN)造船厂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并拥有该造船厂30%的股份。 EIN船厂于2013年收到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子公司Sete Brasil的钻井船订单。相关钻井船计划在川崎重工的Sakade工厂建造,并于2015年3月交付。
然而,由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腐败,EIN造船厂和川崎重工自2014年11月以来一直没有收到任何分期付款,建造工作于2015年11月中断。当时,第一艘钻井船的建造已完成95%,建造工作已完成。第二艘钻井船已完成 45%。
川崎重工对EIN造船厂的坏账准备和在建钻井船的评估损失约为192亿日元。此外,贷款和股权的评估损失约为28亿日元。
将与中远海运集团展开全面合作
图片: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作为历史悠久的日本造船企业,造船是川崎重工的主营业务。川崎重工完全退出造船业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将造船业转移到造船成本更低的中国,以便与中国和中国在订单竞争中展开竞争。韩国造船厂。
据悉,今年5月10日,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代表董事兼副社长伊城丈二一行访问中远海运集团,徐立荣董事长亲自会见了来访客人。双方回顾了长期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同意进一步利用川崎重工的先进技术,推动中远海运集团“6+1”产业布局中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打造中远海运集团“6+1”产业布局。世界一流的造船厂。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新机遇,进一步开展全面合作。
据了解,川崎重工目前在中国拥有两家合资船厂,分别是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和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南通中远川崎成立于1995年中远川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造船能力超过150万总吨。大连中远川崎的前身是成立于2007年的大连中远造船。2012年6月,中远造船将大连中远造船34%的股份出售给日本川崎重工,正式更名为大连中远川崎。预计新船坞投入使用后将形成造船能力。将达到约150万吨。
未来,川崎重工将把大型船舶业务转移给大连中远川崎,而南通中远川崎则主要专注于建造中型及以下船舶。
川崎重工目前在日本神户市和香川县坂出市设有造船厂。中国的造船能力是日本的三倍,新造船厂建成后将扩大到日本的五倍。
图片: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明治维新时期起家的百年造船企业
川崎重工业始于日本明治维新时代。 1878年,川崎商三在大藏省的帮助下建立了川崎造船所。 1896年更名为川崎造船株式会社,这就是川崎重工的前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正时代,造船业蓬勃发展。昭和时代的二战之后,日本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乃至日本的近代史和工业史,川崎重工仍然是日本企业中的老字号之一。
川崎公司成立后,借助政治人脉迅速成为日本最重要的重工业公司之一。 1906年,向日军交付了第一艘国产潜艇,并于当年建造了第一台国产蒸汽机车。 1939年,公司更名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二战期间,该公司为日本陆军提供了“捷燕”战斗机、5型战斗机、1型运输机等空军装备。还建造了著名的“榛名”号战列舰和“加贺”号航空母舰。二战结束后,川崎重工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其业务涵盖航空、航天、造船、铁路、发动机、摩托车、机器人等领域,代表了日本科技的先进水平。
川崎重工目前是日本军工行业的重要成员,仅次于三菱重工,是日本自卫队飞机和潜艇的主要制造商。
120 多年来,川崎重工一直是亚洲领先的造船厂之一,建造了各种船舶。川崎重工强大的专业知识和船舶设计能力正是基于这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