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锅炉:加大技术创新,制造清洁能源装备,深耕转型之路

   日期:2024-11-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91    
核心提示:瞄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技术标准的“天花板”,红光锅炉多年来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其部分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气锅炉连续多年获得多个国家节能产品、能效之星称号。十年前,哈市能与红光锅炉“较量”的企业不下四五家。

红光锅炉加大技术创新,制造清洁能源设备。

深耕

或者

本报记者 张立新 撰文/摄

今年,“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格局将被重新定义。传统燃煤锅炉的“路”越来越窄。哈尔滨红光锅炉、河东新春锅炉等各行业龙头企业都走到了“岔路口”——一方面是行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另一方面是日益严格和重新标定的环保保护法规标准,哈尔滨工业锅炉该深耕还是改造?记者近日对哈尔滨工业锅炉行业进行了调查和走访。

现状

哈尔滨运大钢结构有限公司_哈尔滨最大的钢结构公司_哈尔滨钢结构厂

“减碳”目标

燃煤工业锅炉大赛“研发创新”

一直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政策,让底燃燃煤锅炉长期“垄断”哈尔滨乃至东北三省的工业锅炉市场。 “碳达峰”承诺和“碳中和”目标一经公布,能源装备行业的变化就清晰可见。环保排放标准的“紧缩魔咒”越来越紧,工业锅炉市场开始“变”。

红光锅炉是哈尔滨乃至东北三省工业锅炉制造的龙头企业。产品销售网络覆盖25个省市。 2020年产值突破11亿元,产值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如此优秀的“成绩单”,并没有给红灯锅炉带来十足的扎实感。

除了忙于生产之外,宏光锅炉总经理徐岩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上。近日哈尔滨运大钢结构有限公司,宏光锅炉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168MW高挥发燃料低氮节能流化床热水锅炉”通过了专家组技术成果鉴定。其整体热效率、氮氧化物初始排放浓度等指标明显优于流化床锅炉行业平均水平,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每当得到这些结果,徐炎的危机感就会暂时消退。瞄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技术标准的“天花板”,红光锅炉多年来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转化基础研究结果。其部分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气锅炉连续多年荣获多个国家节能产品、能效之星称号。

哈尔滨最大的钢结构公司_哈尔滨运大钢结构有限公司_哈尔滨钢结构厂

宏光锅炉坚持每年将收入的3~4%投入研发,如今已尝到“甜头”——床燃煤锅炉已进入技术改造、淘汰升级等时期环保型流化床锅炉已成为更新换代的首选。曾经花重金拿奖的产品如今被市场接受,成为企业产出的重要支柱。宏光锅炉2020年工业锅炉产值的一半将由流化床锅炉贡献。

问题

行业“痛点”被放大

全产业链有待完善

在分层燃煤锅炉“一统”的时代,哈尔滨涌现出不少工业锅炉制造企业。十年前,哈尔滨能与红光锅炉竞争的企业不下四五家。现在,红光锅炉的产值占全市工业锅炉行业规管企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

红光锅炉痴迷于创新研发,这是哈尔滨整个工业锅炉行业的薄弱环节。挤入工业锅炉行业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一年只能制造几十台锅炉,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难以提升,导致企业间产品设计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发展缺乏创新手段,研发投入几乎没有。

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工业锅炉行业拥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不足10%。另外,工业锅炉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大多数企业依靠的是“买图纸然后像套娃一样生产”的制造和销售模式。过去,燃煤工业锅炉“以量为主”时,企业还能盈利。然而,随着环保和排放标准日益严格,“以量为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产品无差异化竞争,企业被迫相互压价,甚至亏损。又赚钱又喊的恶性循环。

产业规模无法做大,龙头企业再大,也无法带动相关配套市场和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徐岩表示,我省乃至东北三省的工业锅炉制造业普遍存在进入门槛低、技术更新慢等问题,直接导致行业间缺乏健康的配套协调机制,影响均衡发展。工业锅炉全产业链发展。

工业锅炉制造对钢材等金属原材料需求巨大,哈尔滨企业一直要到外省市采购。记者采访哈尔滨市6家从事工业锅炉制造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了解到,90%以上的炉板来自省外,大部分来自河北、辽宁;约90%的管材和近40%的型材来自辽宁;仪表、阀门等辅助设备约90%也从省外采购。

能源装备原材料进出、成品运出的物流成本极高,成为压垮小微工业锅炉制造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即使是研发能力较强的大型工业锅炉制造企业,也只能依靠降价、销售利润来与南方企业争夺市场。

改变

哈尔滨最大的钢结构公司_哈尔滨运大钢结构有限公司_哈尔滨钢结构厂

抓住能源政策红利

部分企业转型抢占市场

环保标准的“紧缩魔咒”,倒逼燃煤工业锅炉制造行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近两年,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推动产业转型。

哈尔滨河东新春锅炉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培军今年春节以来,马不停蹄地奔赴东北、西北各省市。这种“飞人”地位从 2019 年开始。该公司的生物质清洁能源锅炉订单如潮水般涌来。

秸秆、米糠等生物质燃料经锅炉焚烧后可转化为氮肥、钾肥等有机肥料。生物质锅炉比传统燃煤锅炉更环保、运行成本更低、热值更高。尤其是近年来北方省份陆续实施秸秆禁烧,加上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政策补贴,生物质锅炉出田后成为秸秆综合利用市场的“刚需”。

原本生产传统燃煤锅炉的河东新春锅炉于2013年实现产品转型,生物质锅炉现已成为其核心产品。公司2020年产值5285万元,同比增长109.3%。约80%的贡献来自生物质锅炉,产品覆盖东北、内蒙古、西北等粮食主省。

现在,哈尔滨市不少规范的工业锅炉生产企业已实现技术改造,将生物质锅炉纳入主要产品,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哈尔滨东泰环保锅炉有限公司2020年实现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71.7%;哈尔滨红旗锅炉有限公司2020年实现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45.6%;哈尔滨团结锅炉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实现产值8016万元,同比增长58.5%。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市场刚刚起步,生物质从原料到燃料的产业链目前尚不成熟。一旦清除收集、生产、运输等拥堵点,生物质锅炉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建民表示,传统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为生物质锅炉不存在很高的技术壁垒。现在抓住政策红利实现转型是中小工业锅炉制造企业的一个好方向。 。

目标

短期:锚定清洁能源装备发展

长期:瞄准储能设备产业化方向

环境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以生物质锅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设备短期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能源装备制造是哈尔滨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特别是核电装备、水电装备、风电装备制造。

高建民表示,哈尔滨拥有哈电集团、九洲集团、红光锅炉等众多国内能源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有关部门要做好清洁能源装备的设计和主导开发工作,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梳理产业链发展的堵点和难点,推动能源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带动当地配套企业发展。同时,整合分散在各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技术,形成优势产业,改造哈尔滨能源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装备传统优势延续。

碳排放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中和,我国环保再次“校准”,氢能和电能目前被认为是能够达标的能源。 “新标准”下,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渗透率将逐步提高,但峰谷电价制度制约了工业生产。储能电站将成为电能利用和工业生产之间的“连接器”,其研究和建设应成为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长期方向。

高建民表示,南方不少城市已经试点储能电站的建设和应用,但目前存在储能材料技术缺乏突破等诸多问题。哈尔滨市要重点发展储能装备研发和制造,建立跨企业、高校的创新中心。高校负责储能材料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哈尔滨运大钢结构有限公司,企业延伸装备制造技术链条,实现成果转化。同时,引进南方储能领域技术先进企业,规划生成一批储能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在南方率先建设储能装备基地。至少东北三省带动新兴产业链发展。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