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生产基地设在江门,部分研发职能也将设在江门;不仅有产业招商,还有创新资源人才招聘……这是记者近日跟随江门市代表团到深圳投资考察时的情景。 ,了解深圳与江门协同发展的新动向。
△落户鹤山已有5年的德润电子,目前正在推进江门研发中心的建设。图片/鹤山工业城提供
这不仅是深中走廊、深茂铁路深江段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为深江与深江之间的路程缩短至一小时以内带来了“硬条件”,还有江门丰富的资源要素、高效的政府服务、优越的人居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加分点”,让深圳的企业和人才更加看好江门,纷纷将江门视为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选择。
深圳的大力支持、江门的主动行动、市场的自主选择,正在推动江深两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推动两市成为东西部融合发展的典范珠江口两岸。
△深圳/土冲创意
产业发展合作迈向中高端
在深圳沙井,德昌电机拥有拥有数万名员工的生产基地。
如今,这家企业正谋求在江门开启百年企业的新征程。与深圳沙井基地规模相当的生产基地正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建设。与深圳沙井基地相比,江门生产基地建设水平更为先进,是德昌电机的转型升级项目。
更重要的是,除生产车间外,德昌电机江门基地还将建设工程研发设计中心,包括产品“一次检测、全球认可”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等。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和仿真设计中心。建成后,将进驻以行业顶尖专家、博士后、博士为核心的千余人研发团队。
△效果图
“我们公司在江门购买了多套房产,希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江门公司发展。”德昌电机集团中国事务及行政部总监洪启聪表示,德昌电机集团非常关注江门项目。考察团实地考察后,领导们对江门的政务服务、交通设施、市容市貌、生活设施非常满意,对江门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德昌电气江门工业城项目目前自动化钢结构厂房一期已封顶,生产设备正在进行安装调试,部分生产线已开始试运行生产。德昌电机和高新区(江海区)正在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加快德昌电机工业城一期工程竣工并达满产,积极推进高新区建设年内启动二期工程。
△德润电子
不仅是德昌电机,落户鹤山5年的德润电子目前也在江门推进研发中心建设。
“江门是德润电子重要的生产基地,我们公司的战略业务都在江门。而且江门的研发中心建成后,我们的研发工程师也愿意去江门,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江门这个城市。 ”德润电子董事长邱建民表示。
记者梳理了2017年以来深圳投资超5亿元的33个项目发现,大部分工业项目都具有研发功能,并非单纯的生产基地。可以说,这些深圳企业不仅仅是把生产基地搬到江门,而是想推动江门这片大湾区西翼难得的热土,进一步转型升级,继续成为更大、更强、更好。
例如,拟在高新区(江海区)投资10亿元的创翔3D打印装备生产基地项目,将建设大型研发中心、3D打印实验室和创翔研究院,用于批量化研发。生产热熔沉积和光子学。固化3D打印机。
深圳市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胡润企业集团拟在江门共同建设深圳科技园江门园区。项目总投资6.7亿元,拟建设22层产品研发及企业总部大楼和35栋8-10层现代化生产厂房。建成后,将充分利用中国科技园和深圳科技产业园上市公司和高成长企业的溢出效应江门钢结构安装,推动江门更多创新产业集群发展。
△彭伟宗/摄影
科技创新合作深度融合
7月30日,五邑大学与深圳市前研药物研发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培养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研究生校外实践、创建并共同参与海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全方位、密切的海洋生物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是我市与深圳创新资源对接合作的最新成果。五邑大学校长张云华表示,与前研药业的合作将有助于提升五邑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学校将积极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为学校带来更多优质的前研药品。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江门,服务江门经济社会发展。
△周华东/摄影
千言医药喜欢江门什么?对此,前研药业总经理助理徐超博士表示,江门海洋资源丰富,利用潜力巨大。五邑大学在大健康领域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海洋新药研发是国家下一步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因此,他们希望与五邑大学合作,在新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海洋新药研发,提高江门的产业竞争力。
五邑大学与千言药业的合作刚刚开始,而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的合作已初见成效。
“我们与华为合作的‘江门职业学院-华为ICT学院’已完成一期、二期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室和物联网应用实训室建设,三期项目资金已到位场地和设备采购即将完成,建成后将成为广东省首个华为5G移动通信技能人才实习基地。”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忠林说。
华为也对与江门的合作非常感兴趣。 “江门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地处东西部之间,条件非常好,我们也希望能找到更多具体项目,与江门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周建军表示。
华为入驻江门,将带来更高水平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才,将为我市城市管理、人才培养、产业振兴带来新的发展理念。
华为中国云与计算业务副总裁郑殿海表示,华为在江门的总体发展战略是围绕善政、惠民、兴业三个方向,发挥华为在5G、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 、大数据等相关领域帮助江门更好地管理城市,让群众的衣食住行更加便捷,推动江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周华东/摄影
不仅是华为,来自深圳的另一家龙头企业腾讯也落户江门人才岛。目前,腾讯团队有三十、四十人长期驻守江门。他们的到来,为我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江门要努力成为深圳的“B角”
工作中,很多单位都会在一些重要岗位上采用“AB角”制度。笔者此次到深圳探访在江门投资的企业时发现江门钢结构安装,深圳企业大多是“两条腿”走路——在继续扎根深圳发展的基础上,江门新基地对标深圳标准,生产、研发功能齐全。施工技术水平先进,深圳基地与江门基地成为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AB角”。
江门为何能成为深圳的“B角”?
成为“B角”,
当然,与“角”要有足够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彭伟宗/摄影
从交通区位来看,江门与深圳非常相似。江门、广州、深圳构成大湾区“金三角”。三个城市之间的陆地距离约为100公里。特别是江门和深圳分别位于珠江口西岸和东岸,形成战略角。随着深中走廊、深茂铁路深江段、竹溪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江门即将进入深圳“一小时生活圈”。届时,江门向东开放,珠三角西部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硬件”条件已具备,成为珠三角西部的“深圳”。
江门和深圳互补性很强。与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不同,江门是一座工业基础雄厚的制造城市。江门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良好,工业规模增长较快。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18个、省级产业基地6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2个。同时,江门资源要素充足,土地开发强度仅为12.5%左右。它是大湾区唯一拥有可大规模开发土地的地级市。这为众多创新企业弥补深圳发展空间不足,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绝佳选择。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江门在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人才环境等方面全面向深圳学习、对标深圳,两地“软件”相互兼容。落户江门的深圳企业和人才将在江门感受到“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例如,江门在商事制度改革、投资项目承诺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去年位列全国第二,与深圳一样被确立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江门还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出台“江门科技创新十点”、人才强市“新四十点”等政策措施,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
当然,江门要想成为深圳不可替代的“B角”,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要向深圳学习,对标深圳,做好深圳的“B角”,避免“步邯郸”。深圳40年来的发展并非没有困难和挑战,也不是没有走弯路。但靠的是特区人民“敢于创业、敢于尝试、敢为人先”的精神,靠的是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环境所做的不懈努力。凭借对创业创新和各类人才的不懈支持,深圳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彭伟宗/摄影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重要历史关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江门未来的发展要靠改革开放,才能跟上深圳发展的步伐,实现发展目标重获辉煌。全市各界要学习“敢创业、敢尝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对标各自领域先进标准,着眼未来,不断改革创新,在江门创造更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要坚持扩大开放,摒弃小富即贵的心态,积极向外界张开双臂,吸引更多优质产业资源和创新人才落户江门,促进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江门发展质量效益高。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背景下,江门如果能更好发挥深圳“B角”的作用,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做出贡献。为珠江口东西两岸开发和全省加快建设“一区”、“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新格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