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震专业委员会规范编修者说栏目解读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热点问题

   日期:2024-11-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04    
核心提示:房屋高度“接近”分界时,如何确定抗震等级?房屋高度“接近”分界时,如何确定抗震等级?设计人员在实际工程中确定房屋抗震等级时,首先会面临到抗震规范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房屋高度表述的差别,例如,抗震规范采用25~房屋高度“接近”分界值时,如何确定抗震等级?

注:2021年2月5日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震专业委员会(CECS抗震专业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将开设“规范编者说”专栏,讨论“建筑抗震设计” 《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规范》、《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对《抗震鉴定标准》等抗震防灾技术标准中的几个热点技术问题,由主要编者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解读。规格(标准)。

本评论系列暂为免费公益活动,每周一向公众推送,敬请关注。目前正在起草以下10个议题,将陆续推出:

CECS-KZ∣规范的一位编辑表示:

您对地震法规的概要了解正确吗?

CECS-KZ∣标准编辑的第二条声明:

扭转位移比,你算对了吗?

CECS-KZ∣标准编辑第三条声明:

区划图上规定“全国为设防区”?

CECS-KZ|标准编辑的第四条评论:

刚度比控制,你了解多少?

CECS-KZ|规范编辑第五条声明:

钢结构房屋划分为几个抗震等级_钢结构抗震设防类别_划分抗震钢房屋等级结构为几级

是否需要防震接头?

CECS-KZ|标准编辑第六条声明:

您是否违反了有关框架结构和填充墙的规则?

CECS-KZ|标准编辑点评7:

采用时程法计算结构的弹塑性位移。你做对了吗?

CECS-KZ|规范编辑第八条声明:

最小剪重比控制,调整刚度还是强度?

CECS-KZ|标准编辑第9号:

当房屋高度“接近”分界线时如何确定抗震级别?

CECS-KZ|标准编辑十条点评:

钢结构抗震设防类别_钢结构房屋划分为几个抗震等级_划分抗震钢房屋等级结构为几级

您对连梁刚度降低的理解和操作是否正确?

CECS-KZ|标准编辑第9号:

当房屋高度“接近”分界线时如何确定抗震级别?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是重要的设计参数,而房屋的高度是确定房屋抗震等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项目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高度接近代码给出的分割线的情况。此时,如何正确确定房屋的抗震等级就成为工程设计人员面临的难题。本文对规范的规定进行解读并给出处理意见,供设计人员参考。

1、抗震等级说明: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1989年版起就明确,应根据设防强度、设防类别、结构类型和建筑高度四个因素确定。抗震等级的划分反映了结构系统和构件延性要求的差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应根据其抗震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这里的抗震措施包括地震计算时的内力调整措施和各种抗震结构措施。

2. 标准和法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2条规定:

3. 对身高截止值的理解

设计者在实际工程中确定房屋的抗震等级时,首先会面临抗震规范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房屋高度表示方式的差异。例如,抗震规范采用25~60、25~80,而具体规范采用>24、≤60、>24、≤80这样的描述,自然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两个规范是否冲突?”实际情况如何?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82号)规定,“标准中规定的工程量数值应当反映所要求的精度。 ”因此,规范(程序)规范中对房屋高度限制的数值规定应按有效数字进行控制。规范中给出的高度值是一定有效区间的代表值。例如24m表示的有效区间为[23.5~24.4]m。正因为如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25~60”的表述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24且≤60”的表述是一致的。

实际工程操作时,房屋总高度采用有效数字整数控制,小数点四舍五入。因此,对于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等类型房屋,当高度在24m~25m之间时,应采用取整法确定抗震级别。例如,7度区抗震墙的房屋高度为24.4m,四舍五入为24m。抗震墙等级为4级,若高度为24.8m,四舍五入为25m,则属于25~60m范围。墙体抗震等级为三级。

4、房屋高度“接近”临界值时如何确定抗震等级?

抗震规范对抗震等级的规定有这样的表述:“当接近或等于高度边界时,应根据房屋的不规则性和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关于“接近高度边界”没有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如何把握实际工程是另一个困扰工程设计者的问题。

抗震规范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建筑高度的界限是人为的限制。这是一个有利于项目管理和运营的相对限制,并不是绝对的。从工程安全的角度来看,对于场地和地基条件良好的统一、规整的房屋,其总高度虽然略超极限值,但其结构安全仍有保证;相反,对于场地和基础条件较差的房屋,其结构安全仍有保证。而不规则房屋,虽然总高度低于限定值,但仍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当房屋总高度“接近或等于高度边界时,应根据房屋的不规则程度以及场地和基础条件确定抗震级别”。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对于场地基础条件较差的不规则房屋,即使其高度略低于(接近)高度界限,也应严格控制抗震设计,通过提高抗震等级来确定。高度提高一级;对于场地基础良好的均匀、规则的房屋,即使其高度略高于(接近)高度边界,也允许适当放宽抗震设计要求,可通过降低高度来确定抗震级别一步。

在实际工程操作中,“近”字的含义可以按照以下原则来把握:如果在现有楼层上增加(或减去)一个标准层,则房屋的总高度将超过(或低于) ) 高度边界钢结构房屋划分为几个抗震等级,则可以确定现有房屋的总高度“接近”高度边界。

5. 示例

【例1】位于7度区的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为正矩形,长宽为30mx18m,柱矩6m,总高25.5m。一层高4.5m,其他层高3.5m。该建筑位于 I 类场地。基础采用柱下、基础梁双向独立基础。确定该房屋框架的抗震等级。

【回答】

①建筑总高度25.5m。拆除一层标准层后高度为25.5-3.5=22m

②建筑平面为规则矩形,长宽为30mX18m,柱长6m,结构布局均匀、规则;

③ 对于一类场地,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双向均有基础受拉梁。场地及基础条件良好。

综上所述,该建筑框架抗震等级可按7度、≤24m校核,抗震等级为三级。

【例2】一栋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位于7度区IV级场地。地下有厚度不少于30m的淤泥冲积层。结构抗震分​​析时,楼板最大扭转位移比为1.43。建筑总高度22.5m,其中首层高4.5m钢结构房屋划分为几个抗震等级,其他层高均为3.6m。确定该房屋框架的抗震等级。

【回答】

①建筑总高度22.5m。增加一层标准层后,高度为22.5+3.6=26.1m>24m,接近24m边界;

②楼板最大扭转位移比为1.43,属特别扭转不规则结构;

钢结构抗震设防类别_划分抗震钢房屋等级结构为几级_钢结构房屋划分为几个抗震等级

③ 为IV类场地,地下有厚度不小于30m的淤泥冲积层,场地条件较差。

综上所述,该建筑框架抗震等级应为7度,>24m,查表,抗震等级应为二级。

抗震等级很重要;

差异化也很棒。

什么是接近度,什么是目标?

添加或减少图层是技巧。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