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路以南,繁荣桥以北,亚泰街以东,东陵南街以西,紧靠伊通河右岸,毗邻樱花岛,面积27万平方米原是长春第一家水厂。 。始建于1932年,距今已有85年历史。就像一个一瘸一拐的老人,它已经无法承受繁重的作业,只能下课了。这是一块每一寸土地都值钱的土地,建造商品房就能赚大钱。长春市政府决定在此建设长春楠溪水生态文化园,作为楠溪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溪水文化生态园总体规划
楠溪江水生态文化园
实现生态文化的有机融合
水生态文化园一方面要写水,从生态的角度写水;另一方面,要注入充分的文化元素,实现生态文化的有机融合。这是伊通河治理的一贯方针。
首先要用到的就是几个大型的露天沉淀池。原本没有浮萍和鱼类的池塘,通过在边缘种植芦苇或菖蒲,将其改造成天然湿地池塘。同时连接三组(4个)沉淀池,利用沉淀池的高程差和原有井水设备的循环功能,实现池水的流动,将其变成互动水景。
水是宝贵且稀缺的。水厂供水被切断后,雨水成为这里补充水分的重要途径。园林主干道两侧一般会设置草沟,收集地表径流,通过水生植物净化雨水,引导至沉淀池和草坪区。停车场、广场等铺装地面一般采用透水材料,让水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含量,最大限度地实现良性水生态环境。
楠溪江水文化生态园现状
绿色植物不仅是景观的必需品,也是蓄水、节水的必需品。有水的地方就一定有绿色。水绿融合是本轮伊通河治理的又一政策。
第一水厂本来就有雄厚的植被基础,尤其是高大的乔木林带,堪称公园里的森林,但整体上缺乏精细的整理和整合。如今,根据不同地点,在保护原有绿化的前提下,采用修、修、护、移等多种方式,营造清爽、层次分明的绿化环境。主园路以高大挺拔的杨树为主,体现出一种昂扬的精神;健身场地周围的走廊长满了苍劲常青的松柏,象征着人们顽强的生命力。湿地池塘、滨水栈道上,尽可能布置美丽的垂柳,展现水的温柔。
整理好公园内的绿化后,上、中、下三层各有各的独特风景: 上层:以高大的树带为线,蜿蜒起伏的空中廊桥——树顶上的森林桥建造的。这应该是整个伊通河沿岸独一无二的景象。中层:补植大量小叶丁香、金银花、桃花等灌木,弥补之前中断层的缺点。下层:添加榆叶梅、细茎针茅、鸢尾、马赛克等花卉装饰草坪、水草、睡莲、浮萍。
鉴于这里有多处冲天森林阵法,且森林下方的空间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特意设置了几处城市森林客厅。林下空间设置了多个仿石和防腐木座椅。树丛深处还有小木屋,这是这里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又一显着特色。如果您想与朋友聊天或开个闲聊会,可以来“临夏客厅”。
第一水厂是珍贵的工业遗迹和历史文化遗址。创建的水生态文化园不仅是城市供水知识的科普园,也是长春城市供水历史的展示。
在新旗水文化博物馆内,可以参观原水净化室、原絮凝池、原水净化车间和检修工段。当你从博物馆入口走到出口时,你会清楚地了解河水在入口处变成纯净水的整个过程。当你了解了提取、沉淀、过滤、加氯、反应、消毒、混凝、抽水等复杂的流程后,你一定会珍惜每一滴水。
在这里,您还将了解到长春城市供水发展的历史进程,特别是满洲建厂初期自来水被日寇垄断的悲惨处境。水生态文化园内有15栋日伪时期的建筑,将作为文物保存。它们是历史无声的实物证据。
湿地内的水生态文化园是理想的健身场所之一。设计师给出的健身主题是“城市活力嘉年华”,公园内的健身场被命名为“全民活动场馆”——老少皆宜。
健身场所的健身器材与其他地方是最不一样的。几乎全部采用供水设备上的零件形状。比汽车方向盘还大的阀盘旋转手柄,挂在水管上供您旋转,练习臂力;半人高的水管叠放三四层,是孩子们爬上爬下、进出的趣味健身玩具。 ;多组起伏曲折的供水管,可作为登高的梯子或引体向上的单杠;如果活动累了,场上有比人还高的坚果,可以坐在边上,把它们当酒吧。椅子和凳子也可以爬进去用作床。冬天,露天湿地池塘就变成了天然的溜冰场。
楠溪江水文化生态园
水生态文化公园的文化还体现在艺术的交流和展示上。设计师给出的理念是“艺术时尚生活秀”。公园内设有艺术体验中心,这里会举办一些与艺术相关的活动,如服装表演、冰雪冰晶雕塑、森林草坪露天电影等。
这里所有旧设施的改造都力求融入文化元素。例如,对旧的供暖烟囱进行了改造,赋予了两个新功能:一是城市用水量日报表。烟囱变成巨大的尺度,带有光电显示,时刻提醒人们节约用水;二是空气环保指标每日通报。烟囱秤每天都会显示全市PM2.5指标状态。
彩虹飞过玉带
湿地公园共新建或修复桥梁18座
很久没去过楠溪湿地公园的人可能会问:那里坑坑洼洼、池塘多,没有像样的路。我的车不能沾上泥土和灰尘。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想法,我邀请你去那里。眼见为实。
南溪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了河底西路、河底东路、规划支路、彩智路、丙141路、丙140路、甲二路7条纵横交错的主干道。道路总长9.5公里,道路红线宽度16-52米;单路有双向2-4车道,双向有双向6-8车道,可以充分满足交通流量的需要。 2016年底已有5条道路竣工烟囱钢结构防腐刷漆,其余道路将于2017年国庆节前竣工。
湿地桥梁不仅是交通节点,也是难得的景观亮点。整个公园已修建或修复了18座桥梁。其中钢结构桥梁5座,最长的一座是横跨伊通河的光影桥,全长668米。共有混凝土结构桥8座,其中最长的是公园内的景观桥,全长449米。横跨柴湖张沟的桥梁也被修复。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湿地上的四座木栈桥,全长1439米。其中,CI地区最长的木栈桥达到984米。长白文化公园内还建有一座独特的石拱桥,全长171米。白天,它看起来就像一轮满月站在水面上。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你可能会突然觉得世界上的事情真多。有一轮月亮,一轮在天上,一轮在水里。
光影桥梁建设现状
如果说河流是城市的动态水脉,那么飞桥就应该是河流的丝带。在这一轮治理中,伊通河上的多座桥梁将实现华丽蜕变。可谓是风景满天飞虹。
你知道市区伊通河上有多少座桥梁吗?从南三环到北湖,现有跨越伊通河的桥梁27座。其中铁路桥3座、轻轨桥2座、管道桥2座、高速高架桥1座、过江车辆桥16座、河闸桥3座。 16座机动车桥和3座闸桥是本轮改造的重点。
伊通河中段大桥位置示意图
本轮升级改造将遵循两个重要原则:一是确保桥梁荷载和防洪安全。在提高桥梁结构物理美的前提下,采用光源灯进行照明和装饰,或进行栏杆等局部改造;其次,改造必须与桥梁周边景观相协调。也就是说,必须配合“十园”和“五岛”各自的风格,让伊通河展现出不同风景、不同桥梁的多彩景观。
上述两条原则是2月14日,常委马延峰明确的。当天,他在润德大厦主持召开汇报会,组织各领域专家讨论研究《长春伊通河大桥改造工程方案》 ”由长春市政工程设计院和天津市政工程设计院联合提交。 16座待建桥梁的改造方案已一一审定。在讨论长春大桥时,会议上出现了意见分歧。
《方案》提出,对长春大桥旧栏杆进行更换。市建委主任李健像牙痛一样嘶声说道:“栏杆是石头做的,花了一两百万才换,全白了,我心疼极了。”
专家组楼长兴(伊通河管委会原主任)表示:“亮化(灯光)、着色(桥体彩绘)归根到底是对桥梁的一种装饰,桥梁的美观主要应该是体现在其结构的物理美感上。”他支持李健主任不更换栏杆的意见。
马艳峰说:“我们应该追求色彩鲜艳,但不能片面追求亮丽多彩的效果。我们口袋里的钱不多,所以要精打细算。有些地方,简约就是美,简单也是美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花更少的钱,把事情做好。”这可视为桥梁改造和改进的第三个原则。
能用更少的钱办成事吗?
我们来一一看看
自游桥是一座见证长春历史的老桥。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曾有渡轮码头。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长34米、宽10米的木桥。桥面铺方石,铺有轻轨,可以坦克通过。故名子胜桥。解放初期,长春人民对这座桥进行了修缮加固,并更名为自由桥。现在的桥是1987年重建的钢筋混凝土桥,已经持续了30多年。本轮伊通河治理,将重建自由桥。
改造后的自由桥将成为一座跨度168米、断面46米的钢架拱桥。除主、辅车道外,还将设置一条6米宽的人行道(每边3米)。同时,桥头两侧各增设一条地下通道,与两侧绿道相连接。通道宽6米,高3米,长49米。
自由桥建设
本着凸显桥梁结构美感的原则,考虑到紫衣桥位于月河文化公园内,延续了原有的结构形态,并运用空间处理手法,以流线型和流线型展现了桥梁的力量。曲面,具有非常现代的美感。
赛德大桥利用现有桥头堡空间打造标志性红色钢门户桥头建筑,并与人行楼梯、露台绿化相结合,营造宏大开放的氛围,凸显门户优越的地理位置。
繁荣桥在治河纪念公园范围内,桥的造型应显得庄严肃穆。因此,采用中国符号作为设计元素。桥下、桥上交通空间设置休闲座椅和灯杆,营造出精致细腻的交通景观。
繁荣桥
长信大桥贯穿农业生态园和湿地拓展园区,周边景观定位为生态、幸福。于是,结合桥梁下部结构和人行楼梯,演化出四座门式桥头堡建筑。
公平桥是沿河桥梁中唯一一座欧式风格的桥。这座桥有先天的缺点,不是用石头建造的,首都装饰复杂,颜色也不是欧洲常见的粉红色。本轮升级,流苏栏杆被罗马柱取代,首都装饰得到简化,颜色由浅色变为深色,呈现出欧洲古典风格。
卫星公路轻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度最大的独塔斜拉桥。主塔造型酷似长春的英文缩写C,桥身纹理模拟轻轨机车的侧面造型。本轮桥梁升级改造中,桥侧设计了独特的月影环形灯,与下方的“日”字形框架结构相呼应。光影冷暖,日月相映。索塔将内部和外部照明相结合,突出立体效果。斜拉索被极窄的泛光灯照亮,光束如长空利剑,彰显速度与活力。
卫星路轻轨桥
南三环大桥位于市区最南端。桥两端观景台上的风帆雕塑从这里起航,体现出开放性。桥两侧的灯带屏在夜晚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悬挂在长春南端的上空,让人忍不住跃跃欲试。
南三环大桥
通过绿化、色彩、灯光以及桥上下空间的综合运用,伊通河上空出现了一道彩虹。不要以为这只是一场视觉盛宴。 20多座桥实际上就铺在你的脚下,尽可能轻轻地靠在你身上。它们不仅引人注目,而且实用。只要在他们身边,你就会感受到从心底升起的温暖。例如烟囱钢结构防腐刷漆,如果你倚在一座钢桥上,阻挡你的钢材只有下部,上部的栏杆和扶手都换成了暖手的木质材料;如果你晚上走在桥面,灯光将不再是刺眼的白炽灯,而是放置在脚下的柔和的昏暗灯光;水泥和方砖将不再专门用于桥面和桥下的人行道,而是优质木材甚至竹板将成为人行道和栏杆的常见材料。
总之,本轮桥梁改造升级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在迸发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火花。
待续。 。 。
作者 范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