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放样环节。应基于全场地控制网综合考虑基础平面坐标,准确应用基础轴线控制结构,妥善保留定位控制结构,释放基坑开挖边缘线同时。
2.土方开挖。需要用挖掘机开挖基坑土,控制基土预留厚度在150 mm左右,并采用人工开挖、找平,防止挖掘机扰动地基土[1]。同时应采取基坑排水、护坡措施。
3、将螺栓定位模板支撑架的铁件埋在垫子上。由于块状基础地脚螺栓较多且较重,因此在选择施工技术措施时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支撑柱。施工时,支撑架预埋件应与支撑架立柱准确对应。铁件可以在垫层施工的同时埋入(加深预埋处垫层混凝土的厚度),也可以在垫层浇筑后预留柱子的位置,这里挖一个洞钢结构地脚螺栓偏差,将铁件埋在其中,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填充垫层。
4、对于地脚螺栓固定架,在设计制作固定架时,必须强调可靠性、牢固性、稳定性的作用,保证地脚螺栓固定架的刚度,避免安装完成后晃动。 。一般情况下,立柱会选用不小于8#槽钢和Z75X6的角钢,而支撑则一般材料会不小于Z50X5或Z75X6[2]。
天盛建材锚栓
在符合定位要求的情况下,混凝土中埋入钢材的量应尽可能少,以增加周转次数,有效减少钢材使用量。进行固定框架施工时,应先将立柱与预埋铁件焊接,然后将剪力撑、拉杆、斜撑等焊接到立柱上,以保证固定框架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增强其自身的刚度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需要在立柱上标记定位板支撑牛腿的标高,并根据标高完成牛腿的焊接,最终完成固定框架的初步制作。
5.定位模板。通常大型设备的地脚螺栓直径都很大,有的设备本身自带地脚螺栓定位模板,到现场后只要组装校准即可使用。但对于没有地脚螺栓定位模板的设备,在实际施工时,定位板应与设备的地脚螺栓一起设计和制作。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求螺栓孔的位置和尺寸准确,任意孔位的孔距偏差不允许超过2毫米[3];另外,螺栓孔的直径必须比地脚螺栓的直径大2毫米。定位板的厚度应参考地脚螺栓的重量确定。通常可选用厚度为10-16毫米的钢板。槽钢也可用作定位板。将定位模板平稳放置在支撑牛腿上,用两个经纬仪将定位模板沿点焊缝对齐固定。
6. 拉直并固定地脚螺栓。对准并固定好定位模板后,需要依次拧紧地脚螺栓。为便于固定操作,应选用双螺母地脚螺栓钢结构地脚螺栓偏差,定位板上下各各各各各各放置一个螺栓。使用水平仪与地脚螺栓顶部标高相匹配、协调。一般地脚螺栓顶部标高偏差应控制在0-+10之间,因此实际施工时应保证标高控制值超过设计标高+5-+10毫米。调整好顶标高后,可以利用两台经纬仪相互配合,准确确定4至8个螺栓的具体位置。确保螺栓垂直度达到标准后,检查并拧紧螺母,达到固定目标。以4~8个螺栓为主要参考,确定其他螺栓的位置并拧紧。检查无误后,拧紧定位板上的上下双螺母即可固定地脚螺栓。如果地脚螺栓过长,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电杆碰撞造成螺栓位移,可用钢材连接螺钉尾部,连接后即可整体成型。固定框架。
7. 检查地脚螺栓的位置并保护螺纹 [4]。浇注混凝土前,必须检查地脚螺栓的位置和标高。确定无误后,将预埋混凝土螺丝上的油污清理干净,在螺纹部分涂抹黄油,并用塑料薄膜包好。保护性治疗。
8. 绑扎基础钢筋。一般情况下,块式大型石化设备基础交错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在绑扎钢筋时,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必须一根一根完成绑扎工作。基础上部钢筋宜采用铁马凳或铁支架架设。
9、混凝土浇筑环节。由于大型石化设备的混凝土基础较厚,为降低水化热,避免混凝土凝固时产生裂缝,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或其他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应采取相应的冷却和外保温措施,减少温差,减少水化热的影响。浇筑过程中,应将基础面平行于后方推进,并采用分层浇筑方法。每层厚度要求小于500mm。而且混凝土浇筑必须一次性完成,不得预留施工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