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创3D打印钢结构住宅为全钢结构,3D打印盈恒石饰面,抗震能力极强,解决了钢结构的防火、防水、防腐、隔音等问题。
3D打印盈恒石材钢架围护装配式建筑系统A
3D打印盈恒石材钢架围护装配式建筑系统A
3D打印盈恒石材钢架围护装配式建筑系统B
3D打印钢结构住宅
3D打印钢结构住宅
在节能减排压力空前、倡导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钢结构住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钢结构房屋的建筑设计有什么价值?
1、实现住宅建筑的低碳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钢结构住宅是21世纪的绿色建筑,是我国减少碳排放、促进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低碳建筑:建筑钢结构住宅CO2排放量约为480kg/㎡,比传统混凝土碳排放量740.6kg/㎡降低35%以上;
节省材料:钢结构住宅高层建筑自重约为900-1000公斤/平方米,传统混凝土自重约为1500-1800公斤/平方米。其自重减轻约40%。
●钢结构房屋施工时无需木模板、脚手架。如果市场份额提高5个百分点,可减少相当于9000公顷森林的木材砍伐。
●可大幅减少水泥、砂石等资源消耗,从而大幅减少矿产开采、冶炼、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建筑物自重减轻,节省地下桩基30%左右;
节水(减少污水排放):钢结构住宅主要在现场施工,可大幅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量和污水排放。如果市场份额提高5个百分点,将减少相当于10个西湖总水量的污水排放量;
节能(节省运行能耗):CCA轻质灌浆墙具有良好的自保温功能,是传统砖墙的3倍,显着降低运行能耗。
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钢结构“高、轻、强”的特点,很容易实现高层建筑,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利用效率;室内住房率可增加5%-8%,地下车库停车位可增加10%-20%。在土地溢价、停车问题突出的今天,其社会经济价值显得尤为突出;
环保:装配式建筑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音扰民、废水排放和粉尘污染;减少砂石开采和建筑垃圾排放,保护环境,开创建筑文明新时代;
主要材料回收再生:建筑拆除时,钢结构住宅主要结构材料回收率达90%以上,较传统混凝土减少废弃物排放60%左右。
●有效响应国家“推广循环生产方式”的号召,钢材回收再生可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
●减少建筑垃圾填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以及垃圾中有害物质对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建筑垃圾约占社会垃圾总量的40%);
变废为宝,利用工业废料资源:复合墙体以工业废料为主要材料,变废为宝——CCA墙板以石英砂尾矿为主要材料;该轻质灌浆料以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为主要材料,有效响应了国家“促进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号召。
2、推动住宅产业转型升级
钢结构住宅完全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的住宅行业现代发展思路。它是我国告别现场手工砌筑时代,推动住宅建筑生产方式变革,推动住宅建筑转型升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建筑设计标准化:
●钢结构技术规范齐全,设计软件齐全,钢结构构件尺寸准确,易于实现“建筑与构件模数、尺寸的协调”,从而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
●钢结构构件通用性强、互换性强,适应装配式建筑和工业化建筑的要求。
零部件生产工厂:
●由于钢结构房屋大部分零部件均在工厂标准化、精确预制,其加工精度和质量是传统现场作业无法比拟的;
●现场施工人员转变为装配工人,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质量。
现场施工及组装:
●钢结构住宅所有构件均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通过螺栓、焊接等可靠方法将部件连接、组装、组装成整体,就像组装汽车盖房子一样;
●可在三维交叉口操作各种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1/3以上;
●大量干法作业取代了湿法作业,现场施工工作量大大减少,污染排放也明显减少。一般节材率在20%以上,节水率在60%以上;
●隐蔽工程少,易于质量控制和监督,可有效避免传统施工中偷工减料、或施工人员责任心缺失造成的质量安全风险;
●装配式施工方式,占用施工场地少;
●大幅减少现场作业量,减少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数量,有效解决“民工荒”问题;
●相关配套的先进建筑节能技术更容易应用。
土建与装饰一体化:
CCA板墙面表面非常光滑,不需要抹灰;
墙体采用轻钢龙骨框架结构体系,方便管道预埋,有利于建筑装饰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实施,减少资源材料的浪费;
融合嵌入式集成装饰技术,全面提升住宅装修品质。
提高住房质量和舒适度;
改善传统住宅墙体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有效提高墙体的隔音性能;
采用具有自保温功能的CCA板作为整体灌浆复合墙体,避免了外墙外保温或外墙内保温系统防火性能差的弊端(如:CCTV、上海、沈阳火灾);
CCA板灌浆墙不结露,具有呼吸功能,提供干燥舒适的居住空间;
门窗开口不受限制,改善了房屋的采光和通风性能,增强了房屋的舒适度;
套房内无承重墙,布局较大。空间易于分隔和功能改造,提高了房屋对家庭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延长了住宅的使用寿命。
3、提高建筑物抗震防灾能力,创造平安家园
1900年以来,我国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55万人,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原因如下:一是我国住宅建筑长期以砖瓦结构或砖混结构为主。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足。地震死亡人数中绝大多数是被压死或窒息而死的。二是倒塌建筑物堵塞道路,严重阻碍震后救援。
作为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923年遭遇关东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决心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次年,它出台了世界上第一个建筑物抗震规范,并要求每栋建筑物都必须准确计算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特别是1995年神户地震后,据调查,83.3%的死亡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12.8%是由火灾造成的。随后,震中兵库县实施“凤凰”计划,要求建筑物能够承受8级地震;
日本政府提出“零死亡”计划;中央防灾会于2005年制定了《建筑抗震应急对策指南》钢结构龙骨砌体墙,到2015年建筑物及其构件的抗震率达到90%。
因此,广泛采用钢结构和抗震性能优良的轻质材料等最先进的抗震方法,几乎所有的老建筑都采用X、K、Y等不同形状的钢结构框架进行加固。
日本3.11地震达到人类观测史上最高级别9级钢结构龙骨砌体墙,并引发了千年一遇的海啸连续袭击。事实证明,日本确实经受住了9级地震的考验,而且地震本身并没有对建筑物造成太大的损坏。钢结构住宅的优势再次得到证明。
——盈创3D打印建筑经典案例讲解——
世界最高的3D打印办公楼(上图)——3D打印钢筋砌体预制建筑系统
1100㎡豪华别墅3D打印内外装修(上图)——3D打印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系统
3D打印内外精装修小别墅(上图)——3D打印钢筋砌体预制建筑系统
迪拜3D打印办公楼实景图(上)——3D打印钢筋砌体预制建筑系统
3D打印8吨可移动酒店(上图)——3D打印钢筋砌体装配式建筑系统
3D打印中式建筑(上图)——3D打印钢筋砌体装配式建筑系统
3D打印异形建筑(上图)——3D打印钢筋砌体装配式建筑系统
3D打印景观墙(上)
3D打印污水井(上图)
3D打印化粪池(上图)
新朋友请点击盈创建筑科技轻松关注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