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检验步骤
工程施工阶段,涂层检验应严格按照以下标准步骤进行:
•所用钢材的检验
•检查车间底漆的涂抹情况
•钢材加工检测(焊接、自由边切割等)
•表面处理检查
•施工前和施工期间进行涂层检查
•涂装施工后质量检验
▍钢材搬运检查
当建筑项目或维修项目涉及钢材更换或表面喷砂时,必须对所涉及的钢材进行以下检查:
•打磨粗糙的焊接区域
•平滑粗糙的焊缝
•去除/平滑焊接飞溅
•检查是否有断裂和凹坑
•检查表面缺陷,例如“分层”
表面处理检查
表面处理的检验包括以下项目:
•清洁度;使用溶剂清洁并去除盐分、油脂和灰尘。
•评估当前表面锈蚀程度
•表面状况评估(表面处理等级和粗糙度)
•评估表面残留污染物是否在可接受的限度内。
锈等级
国际标准ISO 8501(-1)是检验钢结构和表面处理的重要标准。用四个腐蚀等级来评价钢材的表面状况,即A、B、C和D。通常使用照片来显示钢材表面的实际等级。
除了A、B、C和D级之间的差异外,该标准还附有24张图片,说明了使用钢丝刷、喷砂和火焰吹扫对钢材表面的四种不同防锈等级进行机械处理。直观的清洁度。
粗糙度
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测量表面粗糙度。最适合现场使用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样品进行测量。
根据国际标准ISO8503,该方法使用两个对比样品。一种适用于钢砂喷砂后的效果(参考样品G),另一种适用于金属钢丸喷砂后的表面(参考对比品S)。影响。上述比较模板可以确定三种粗糙度规格:细、中、粗。
污染物
去除表面油脂的一个简单测试是“不连续水膜测试方法”,将一滴水滴在处理过的表面上。如果没有油/油脂,水滴会在表面迅速扩散。如果存在油/油脂,表面会形成水滴形状。这种方法不是标准。
检测水溶性盐的最常见方法是溶解表面上存在的盐,然后测量水样的电导率。电导率是溶液电导率强度的指标。其单位是“西门子”(μS)。
可计算电导率并换算成相应的表面盐含量。表面可溶性盐总量的检测方法基于以下两个标准:
•取样方法符合ISO 8502-6,“可溶性污染物的萃取分析”,Bresle取样方法。
•分析方法为符合ISO 8502-9的“可溶性盐的现场电导率测量”。
▍施工前及施工中检查
•气候条件检查
•必须遵循产品技术说明
•确保适当的混合和稀释(尤其重要)
•测量湿膜厚度(WFT)
•涂层规格表中明确注明了涂层遍数
• 测量湿膜厚度 (WFT)
•涂层之间的干燥时间(最短干燥时间和最长干燥时间)
•施工法规
•注意所用设备和方法的控制
湿膜厚度
湿膜测厚仪(ISO 2808)是测量平坦表面(表面)湿膜厚度的实用工具。当测量第二漆膜时钢结构防腐施工方案,如果第一漆膜软化或者第一涂层是可溶涂层,则第二涂层的厚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相对湿度
悬挂式湿度计(ISO 8502-4)由两个温度计组成,一个用于测量干温度,另一个用于测量湿温度(传感器用湿棉绒包裹)。当手旋转时,脱脂棉中的水会蒸发,从而给出测量空气温度的较冷温度计与干燥温度计的读数比率。根据温度读数,可以计算出相对湿度。
露点温度
露点是空气中的水分凝结的最高温度。如果气候条件适合涂漆工作,则有必要确定露点。可以通过列表或露点计算器进行计算。目前有两种略有不同的类型,其设计原理相似,包含两个可以相对设置的标记,以便可以读出所需的信息。测量干湿温度后,您可以从露点计算器读取露点和相对湿度。
钢体温度
接触式温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钢材表面温度的电子仪器。当测量的钢材表面温度达到露点时,即可决定是否开始涂漆。钢材表面温度应高于露点3oC后方可进行涂装施工。
▍施工后检查
喷漆后的检查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涂装完成后的检查包括:
• 干膜厚度(DFT)
•固化时间/干燥时间
•附着力
•针孔检测
干膜厚度
最常用的设备是电磁干膜测厚仪。磁性干膜计是一种较简单的工具,测量精度较低。应将工具校准至零点并测量近似厚度。目前电磁干膜仪器有多种类型和功能可供选择。
附着力
根据国际标准ISO 4624进行拉拔测试:将拉拔帽粘在涂层表面,然后用外力将其拉出,直至拉拔帽脱离涂层。然后测量所施加的外力。可进行多种拉拔测试。该测试是破坏性的,意味着测试会损坏一小部分漆膜。
过去的亮点
官方网站
贡献/协作
防腐论坛网是目前国内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腐蚀与防护专业技术交流平台。成立十余年来钢结构防腐施工方案,在腐蚀与防护专业人士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吸引了大量业内人士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