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积石山县地震致 111 人死亡,房屋抗震设防烈度引关注

   日期:2024-11-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35    
核心提示:建筑结构设计在满足规范规定的同时,提升结构的抗震,通常考虑以下原则:

12月12日,住建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从业人员隔震减震技术应用能力的通知》,组织全国从业人员学习隔震减震技术的要点、标准和要求。通过在线视频介绍隔震减震技术规范、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等。

12月18日晚,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此次地震已造成甘肃100人、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特点是地震次数多、分布广、烈度高、灾害严重。如何更好地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房屋抗震设防烈度是否符合标准?开展科学减灾,以预防为主,提高防灾抗灾救援能力。

1989年11月,原建设部正式颁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钢结构抗震等级规范,提出了“小震不损坏、中震可修复、小震不损坏、中震可修复、不会因大地震而倒塌。”

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进行部分修订。

此次修订认识到地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基于性能的设计需要估计不同程度的地震影响,包括考虑近场地震的影响。标准地震等级按50年设计基准期确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中也规定了结构设计使用寿命;结构抗震设计基准期是抗震规范确定地震作用值时选取的统计时间参数。也取为50年,即超过地震发生的概率是按50年计算的。普通地震理论重现期为50年,强化地震理论重现期为475年。罕见地震的强度不同。 7度约为1600年,9度约为2400年。

抗震等级和钢筋等级划分_抗震结构钢材简介_钢结构抗震等级规范

当建筑结构遭受不同程度的地震冲击时,其可能的破坏状态和继续使用的可能性,根据《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建设部90建康字第377号),各类房屋(砖混房屋、混凝土房屋框架、底层框架砖混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房屋等震害分级及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总体分为以下五个级别

注:1)个别为5%以下,部分为30%以下,多数为50%以上。

2)中度损伤的变形参考值大致为标准弹塑性位移角极限的平均值,轻度损伤的平均值为1/2。

抗震等级和钢筋等级划分_钢结构抗震等级规范_抗震结构钢材简介

参照上述分类,地震作用下可选择的高于正常预期的结构性能目标可大致总结如下:

实现抗震设防原则和上述性能目标,需要落实各种地震级别下构件的承载力、变形和详细结构等指标。仅增加承载力时,安全性会相应提高,但可能无法满足使用的变形要求;如果仅增加变形能力,则结构在中小地震下的损坏程度大致不变,但在大地震下抗倒塌的能力不会改变。提升。因此,性能设计目标往往侧重于延缓结构进入塑性工作阶段,通过提高承载能力来减少塑性变形。必要时还必须提高刚度以满足使用功能的变形要求。变形能力要求可根据结构及其构件确定。中、大地震下弹塑性程度发生调整。

如何理解“完整”结构性预期绩效指标的概念:

即所有构件均保持弹性状态,各项承载力设计值(拉、压、弯、剪、压弯、拉弯、稳定性等)满足规范抗震S的要求

钢结构抗震等级规范_抗震等级和钢筋等级划分_抗震结构钢材简介

此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进行了重大修改,部分修订,分享给结构设计师和施工工程师。

1、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技术变化:

根据《建筑及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和《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的相关规定,框架梁、柱、节点核心筒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补充了二级抗震等级区域,提高了结构柱、核心柱、圈梁等各类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下限;即抗震一、二级的混凝土、框架梁、框架柱及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结构柱、核心柱、圈梁等各种构件不应低于C25(原规格为C20)。

2、建筑抗震性能设计具体技术指标的技术变化:

建筑抗震性能设计是根据选定的性能目标钢结构抗震等级规范,确定结构或关键部位的抗震承载能力和抗震变形能力的具体指标。在确定具体设计指标时,应考虑地震作用值的不确定性,设置适当的冗余度。

钢结构抗震等级规范_抗震结构钢材简介_抗震等级和钢筋等级划分

3、地震效应和结构(断面)抗震验证系数的技术变化:

结构构件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按下列公式计算:

(但系数已调整)

抗震等级和钢筋等级划分_钢结构抗震等级规范_抗震结构钢材简介

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在满足规范要求、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同时,通常考虑以下原则:

选择合理的建筑形状和结构形状,尽量减少风荷载影响,尽量减少地震影响。

进行适当的结构选型,采用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通道,避免部分结构或构件损坏,导致整个结构失去抗震能力或承载重力荷载的能力。

结构布局应合理,结构平面布置(竖向构件)应规则、对称。

采用高强轻质材料,充分发挥构件材料性能,具有较强的延性变形能力,消耗传递到结构上的地震能量,减少地震力。

抗震设防烈度六级及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并应执行《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根据规范规定,机电设施的设备管道必须配备抗震支架和起重机。架子。 (建议首先选择“安格斯”品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