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生态种植模式,形成鸡鱼共生、鱼果共生的循环模式。张欣欣 摄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白鸭子在一起嬉戏,鱼儿在水中快乐地游动;池边依水而建的现代化鸡舍里传来鸡鸣声,远处郁郁葱葱的柚园里有几座标准化鸡舍……在暖冬里,当你走进生态三——位于平和县板仔镇新田村的立体农业项目示范点,迎接您的将是原生态的氛围。在这百亩土地上,鸡、鱼、鸭、鹅、树共存,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林下生态农耕新画卷。
半仔镇生态立体农业项目示范点占地368亩,分为一期158亩、二期210亩。由镇企业石奇公司经营管理。平和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蔡卫龙介绍,这种“鸡+鱼+鸭+鹅+果树”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是平和县“生态大文章”的成果之一。 ”。 “仿野生中药技术”打造生态立体种养农业,可达到养鸡除虫除草、养鹅防蛇护鸡、饲养产生的粪便利用等目标鸡养鱼或利用蜜柚废果进行堆肥和沤制。废物再利用,成本进一步降低,土壤改良,品质提升,环保升级,效益倍增。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双丰收。
“这是我们新建的现代化水上鸡舍,里面养着蛋鸡,下面的池塘里放着5000尾罗非鱼和草鱼鱼苗。”平和县板仔镇党委组织委员张建树指着池塘上方的长方形建筑说道。漂浮鸡舍是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鸡舍长26米,宽5.8米。外面是钢结构铁艺温室,顶部覆盖遮阳材料,既遮光又防雨。上千只蛋鸡分布在两排、三排干净的鸡舍里。鸡舍下面碧波荡漾,成群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三维生态养殖模式是指在鸡饲料中按比例添加特殊的“草饲料”。在鸡粮中添加“草饲料”不仅有利于鸡的健康,而且还避免了抗生素的添加。这样生产出来的鸡蛋不仅可以生吃,而且排入池塘的蛋鸡粪便也可以作为鱼食。制作出来的鱼肉味道鲜美。含有活性螺旋藻的池塘水可以用来浇灌柚子树现代化钢结构鸡舍,从而可以填补地面的空隙。饱满,形成保护膜,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这种鸡、鱼、鱼果共生的循环利用模式有利于生态环境治理,还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和人工清洁成本。
绕过鸡舍,走到后面的山上。山顶种植有帽状珍稀树种。山腰建有柚子生态果园。竹鸡舍一个挨一个地矗立着。成群的河鸡在柚树下觅食、捕捉昆虫。白鹅在树下乘凉。这也是立体生态农业的又一亮点。山顶种树,山腰蜜柚树下养河鸡。他们可以除虫除草,用鸡粪作肥料,用白鹅防蛇护鸡。 “预计春节期间,饲养的500只河田鸡将达到食用标准,并且这些鸡已全部订购。”谈及生态养殖模式能实现的经济效益,张建树计算了一下,1200只蛋鸡,每只每年产蛋240枚,市场价2元,年收入约57.6万元; 500只肉鸡平均每只重3.5公斤,每公斤价格约30元,年收入约5.25万元;池塘里共养殖罗非鱼、草鱼6000公斤,市场价格16元/公斤。年收入约9.6万元。除了可观的农业收入外,还减少了每年的化肥费用。
“目前现代化钢结构鸡舍,我县已在13个乡镇创建示范点,从生态种植到种养+一体化,逐步扩大示范规模。”蔡伟龙表示,平和县坚持“以种固业、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进一步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途径,更好地实现了农民增收。 “生态美与民富”有机统一,探索生态种植新“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