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钢构厂房 探秘遵义绥阳:三线建设的历史遗迹与国防贡献

   日期:2024-10-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10    
核心提示:至1970年工厂全部完工,三线建设者们已在这深山密林之中建起一座军工城,有厂房、车间、职工宿舍楼、医院、学校、电影院、礼堂、广播站、澡堂等配套设施齐全,楼房上百栋。厂子搬走后,所有设备被统一拆除带走,一间间老厂房、一座座住宅楼,却没有像其他三线厂被荒废,而是成为当地三十多家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基地。

第三行是什么?第三条战线是1964年至1980年,主要涉及中西部13个省区旧钢构厂房,以备战为指导思想,进行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上称为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已逐渐淡去,但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

遵义市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部。按照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这座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航天061基地有不少单位位于该地区,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阳川镇鸭泉村,有一座061基地下属的三线军工工厂——天宁无线电厂,军工代号3535厂。

从1965年开始,上海新华无线电厂开始分批向绥阳阳川地区输送人才,支援3535工厂建设。到1970年,工厂全面竣工,三线建设者建成了军工城深山密林中旧钢构厂房,工厂、车间、员工宿舍、医院、学校、电影院、礼堂、广播站、澡堂等配套设施齐全,建筑数百栋。

厂区周边自然风光优美。随着厂区的建设,道路两旁种植了梧桐树,还有生机勃勃的冬青树、樟树、松柏等植物花卉。梧桐大道也是当时工人上下班的必经之路。经过几十年的生长,茂盛的枝叶可以遮阳挡雨。

2007年,为了节约成本,更好地发展公司,3535厂搬迁至贵阳园区,由“山区进城”,将国营新丰仪表厂(3534厂)两个工厂整合重组为稳步发展。工厂搬迁后,所有设备被拆除、运走。老厂房和住宅楼并没有像其他三线工厂一样被废弃,而是成为当地30多家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基地。

在生产区,你会看到均匀的水泥砖和灰色的脊瓦;在生活区,你会看到整齐排列的红砖小楼;楼前有高大茂密的梧桐树。带着怀旧的气息,它向你扑来。原食堂现为米制品加工厂;商场变成了食品公司;体育场成为路桥钢结构公司;还有厂房,多为制造加工企业租用。

全国类似3535厂的三级军工厂还有很多,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完成毕生使命后被遗弃在山里。我参观过很多三线工厂,很少有像3535工厂这样可以重复使用的。它变废为宝,继续利用余热造福当地人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