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如何保障生产安全?

   日期:2024-10-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63    
核心提示:2.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因此,做好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也是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护的重要内容。(3)注意钢结构安装施工安全。

钢结构是一种节能、环保、高效回收利用的新型建筑结构。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合理、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钢结构建筑领域不断发生的安全事故,给这个正在崛起的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钢结构安全事故频发,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本文旨在针对当前钢结构施工领域频发的事故类型,提出减少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1、钢结构工程的施工特点

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始终处于高处、洞口、边缘等高度危险环境,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需要吊装和运输。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人的操作风险系数,造成高处坠落、触电、物体击伤、机械伤害、结构倒塌等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工人。

2、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2.1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是钢结构施工中经常发生的安全事故之一。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安全防护工作: (1)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严格控制施工人员进入,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体检不合格的,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2)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技能。 (3)保证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戴安全帽。 (四)加强现场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管理。防护设施安装前进行指导钢结构安装安全,过程中进行控制,安装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的正确使用。 (5)尽量避免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高空施工。 (六)业主单位、管理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专业分包商、劳务分包商均须设置专职安全员进行监督管理。

2.2 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建筑钢结构施工需要使用较多的电气机械设备。因此,预防触电事故也是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严格组织临时电力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和实施。临时用电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进行。 (2)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确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接地和局部等电位联结,控制临时电缆的安装和敷设,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三)加强临时用电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管理。要求现场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作业。建立员工进场安全培训制度,认真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重点了解建筑工地临时用电中经常出现的常见问题,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施工现场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兼职急救人员。建立健全临时用电管理安全责任制度,分部、分期定期对临时用电项目进行检查。

2.3 物体撞击事故的预防措施

钢结构施工现场容易发生物体撞击事故,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预防。 (一)强化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预防各种物体引发事故重要性的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二)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加强起重机械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应安排专业人员指挥起重机作业,并严密监控吊装作业过程。应因地制宜搭建防护棚、防护栏杆、趾板、密目网等防护措施,防止坠落物伤人。 (3)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检查。妥善安排劳动力,尽量避免平交作业。确需进行平交作业时,应提前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和安全预控。吊装、拆除井架、脚手架、塔机起重作业、客货电梯、危险建筑物拆除作业、吊装工程等,应当设立安全禁区,并指定专人监视禁区。应该有明显的标志。市政工程必须提前做好交通分流工作。 (4)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严禁随意丢弃材料。高空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包。小工具和小材料配件必须装入工具袋中钢结构安装安全,防止掉落受伤。用于高空作业的较大工具应放置在地板上的工具箱中。 (五)文明施工。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堆放管理,确保作业现场整洁,消除安全隐患。

2.4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随着建筑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小型建筑机械等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各类机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但同时,各类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可能性。 (一)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有关行政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方可持证上岗。在进行机械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首先检查设备的状态,确保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处于良好状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并注重正确操作、合理使用。 (二)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租赁设备时,必须审核出租人的相关资质。出租人应具有与租赁设备相适应的营业执照。签订设备租赁合同时,必须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建立“机械设备进出施工现场登记制度”,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必须进行核实。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维修制度》,明确各类机械的维修内容、维修周期和负责人,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并保存维修记录,确保机械设备完好无损。设备。 (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操作人员及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进行进场安全教育,并根据不同子项目及时向操作人员、监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讲解。大型机械作业必须由“一机一人”监管。对于多班制作业的机械,应实行交接班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应当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机棚或停车场等必要条件,消除妨碍机械作业的不安全因素。夜间作业应提供充足的照明。机械集中停放的场所应有专人看管,并安装消防设备和工具。妥善组织施工,保证每班有足够的现场管理人员,保证工人充足的睡眠。

2.5 结构倒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在钢结构建筑中,倒塌是发生率较高的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很大。造成倒塌的主要原因有施工方案不合理、结构安装阶段状态与设计成型状态不一致、装配时偏差过大、对焊缝收缩和焊接二次应力重视不够、支撑胎架设计不合理等。为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倒塌事故,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开展钢结构工程深入设计。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构件的制作和安装因素,与整体结构设计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不断完善和调整结构设计方案,确保钢结构工程优质、高效、安全、经济地进行。在深入设计阶段,应认真、深入、全面地考虑和消除可能造成结构损坏和破坏的因素,控制钢结构工程事故的主要来源。 (2)有效监控钢结构构件的加工质量。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来料质量,对切割、焊接、成型、预装、涂装等工序进行合理有序的控制,正确消除内应力。 (3)注意钢结构安装施工安全。钢结构工程的安全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合同文件进行。确保施工按规范、作业按程序、检验按标准、服务按程序。钢结构的吊装和临时支撑应仔细计算,保证吊装过程中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日安装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系统。起重机械和临时支撑点对混凝土结构的反作用力必须以书面形式确认。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平面闭角、底柱位置轴线、混凝土强度及来料构件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安装时,钢结构的定位轴必须从地面控制引线上来,以避免累积误差。

三、结论

近年来,钢结构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随着钢结构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钢结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撞击、机械伤害、结构倒塌等事故频发,严重影响钢结构的安全。给建筑工人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因此,应针对钢结构施工中的多发事故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

[1] 韩梅.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价值工程分析。价值工程,2006(06):51-52

[2] 程宏斌.钢结构安装施工安全防护要点。科技世界,2014(03):193-194

[3]惠志兴. 87起物体撞击事故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建筑工人,2011(11):26-27

[4] 金菊红.从几起机械伤害事故中探讨如何改进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施工安全价格,2013(03):34-36

[5] 杨晓杰,杨文柱,陈志江,陈伟。钢结构工程事故类型、原因分析及预防[J].装置,2007(06):19-22

(作者单位:沉阳中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