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技术内容
预留预埋新技术包括填充墙无槽埋管技术、清水混凝土机电暗埋技术、装配式建筑机电暗埋技术等。
(1)填墙不开槽埋管技术 填墙不开槽埋管技术(如图1.3-1所示),
采用砌墙时预先切好凹槽的砖块,将管道埋入切块形成的缝隙中。管线管道的固定是用砌筑砂浆将凹槽填满,一次施工即可。竣工无需墙面修整,保证了墙面的美观和完整性,避免了大面积开槽对墙面造成的损坏,杜绝了开槽带来的质量通病,不产生施工渣和粉尘,满足施工满足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1)技术特点
① 丝管一次测量安装到位,墙砖集中切割。施工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
②无需对已建成的墙体进行开槽、开槽,后期墙体维修和建筑垃圾清除,减少了人工,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③将电线管埋入墙内,避免外部机械损伤,提高电线管的施工质量。
④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对环境影响小,施工完毕后视觉质量良好。
2)施工技术
①工艺流程:|集中开槽1-》集中堆放H测量定位-|安雷成|-》|二禾砌筑
②集中开槽:墙体砌块开槽采用湿式集中切割,显着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机械开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扬尘、噪声污染易于控制,建筑渣清理方便,节省资金。建设成本。
③测量定位:楼板内配管时,根据土建布置将空心砖墙及lm标高线定位,待施工墙体先行配管。与吊顶内的线槽或管道对接时,施工前应对吊顶内各专业的管道进行综合布置,确定墙内管道所填充的吊顶的坐标和标高。
④ 安装线路管:配管完毕后,用与电管直径相匹配的管塞封堵管口,并用胶带密封接线盒,防止砌筑砂浆、填槽砂浆漏入管内。管子和盒子。
⑤与砌体的配合:管道预埋块铺设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缝隙中的浮浆和残留物,并用砌筑砂浆填充槽将管道固定。为保证缝隙内砌筑砂浆填充密实可靠,高度不超过500mm时,应浇筑一次砌筑砂浆,浇筑后应振捣密实。
(2)清水混凝土机电暗埋技术
清水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棱角清晰、无破损、无污染,无装饰,表面仅涂一层或两层透明保护剂。清水混凝土对机电装置暗埋技术提出了严格的施工要求,即机电预埋点需一次性形成,后续安装管道必须整齐、简洁、大方设置脱离了清水的装饰效果。
1)技术特点
①线盒、套管一次成型,避免后期维修。
②降低土木工程专业人员的吊模板、堵孔成本。
'③支吊架预埋件减少了后期攀爬作业和维修增加的成本。
④四个内耳线盒的使用,减少了打磨钢钉的人工成本。
2)施工技术
①工艺流程如图1.3-2所示:
②BIM综合布置:利用BIM技术进行清水区机电综合布置。土木专业完成清水结构接缝、螺栓孔布置后,进行底图专业安装。综合机电布置在保证规格和系统功能的同时进行定位和调整。
③清水区套管预留:套管预留采用新型套管孔固位装置(如图1.3-3、图1.3-4所示),完成套管一次性预留成型。清水墙板箱体留有附加定位衬板和穿线,严格按照机电端点布置图定位。允许定位偏差为2mm。
④电气线盒预埋:清水屋顶线盒预埋和清水墙预埋线盒所用的四个内耳线盒均有定位衬板、穿线等技术措施(图1.3-5、图1.3-如6)所示钢结构预埋件允许偏差,确保线盒与模板关联,并确保线盒贴附在模板上。该技术的定位尺寸严格按照机电端点布置图定位钢结构预埋件允许偏差,线盒预留偏差允许范围为±2mm。
⑤ 支吊架预埋件:支吊架固定点采用结构螺栓和预埋件构造。 BIM综合布局需要前期完成,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成品进行保护。机电管道后期安装时,采用预埋件固定支吊架,如图1.3-7所示。
(3)装配式建筑机电隐蔽技术
装配式建筑机电隐蔽技术主要包括可调节预埋接线盒技术、装配式建筑扳手孔区域机电安装技术、新型预埋件排水点预留技术等,可避免安装过程中因管道而造成管道堵塞。建造。道路错位造成的建筑结构损坏。
1)技术特点
①提高预埋线管与预制墙板线管的连接精度,减少对结构的破坏。
②当预埋线管有轻微偏差时,仍能与预制墙板线管顺利连接。
③对预留手孔的元件进行密封时,密封操作一次即可合格,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不会损坏元件或钻孔,保证元件外观的平整度和美观度。
2)可调节嵌入式接线盒技术
① 将调节盒插入盒体,将螺钉插入通孔,并将螺钉与螺纹孔连接。同时调整盒体侧面开槽位置与穿线孔位置相对应的位置,避免堵塞穿线孔。
② 将箱体和调节盒预埋入墙内。当调节盒表面与墙面不平整时,可通过调节螺钉拧入深度来调节调节盒与盒体的相对位置。
③当调节盒高于墙面时,可将螺钉旋入螺纹孔,弹簧压缩,调节盒朝盒体方向向下移动;当调节盒低于墙面时,可将螺钉旋出,弹簧松弛,调节盒向盒外移动。由于弹簧的设置,可以固定调节盒与盒体的位置,防止螺钉松动而导致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
④ 调整完毕后,将开关盒面板通过螺钉与调整盒上面板连接器内的螺母连接。
3)预制墙内预制结构扳手孔区机电安装技术
①深化图纸,保证施工图上机电点的标高、尺寸、位置与详细构件图相符,并安排人员驻厂监督生产,防止因施工原因造成线路管道偏差。零部件的生产偏差。
②现场定位时,根据详细图纸的尺寸,用卷尺在现场测量确定定位钢筋的位置,然后焊接定位钢筋。定位钢筋必须垂直且焊接牢固。
③ 墙板吊装后,将平台预埋线管的管头剪短,与墙板预埋线管连接。使用可调节方向的快速接头,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连接错位的管道,不仅保证了管道的顺利连接,而且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省了施工成本。
4)预埋件排水点预留新技术
①模具的设计与制作:设计定位模具时,首先应确定参考边,作为墙体轴线的替代;根据图纸设计要求,以参考边设计各预留孔的位置;合格的模具由挤压板制成,由不锈钢板和挤压板粗加工样品组成,供现场检查和验证。
②模具的检查和验证:粗加工的模具应进行现场检查和验证,以避免设计错误;使用粗加工模具进行现场测试后,审查各预留孔与墙体轴线的距离,并与施工图的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设计图纸和粗加工的准确性模具;反复检查、检查,直至模具符合技术要求。
③模具现场使用:现场使用合格的定位模具时,严格遵守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讲解,确保模具的合理使用;使用模具时,应保护基准边的完整性,以保证模具的精度;模具应紧贴结构模板,结构模板污染严重时,应清理干净,并用明显的记号笔标记预埋件的固定点。
④预埋件的固定:根据使用定位模具后标记的定位点固定预埋件,并用适当长度的不锈钢钉固定,确保预埋件固定牢固,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损坏;密封应完整,避免混凝土浇筑时预埋件内部的浆液堵塞。
1.3.2 技术指标
(1)填墙不开槽埋管技术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
(2)清水混凝土机电暗埋技术
1)套管在清水区允许偏差为±5mm。
2)清水墙板外壳定位允许偏差为±2mm。
3)电线盒预埋允许偏差为±2mm。
4)支吊架预埋件定位允许偏差为±5mm,单个位置多个固定点预埋件之间的允许偏差为±5mm。
1.3.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预埋机电系统,特别是装配式建筑。
1.3.4 工程案例
成都百鸣广场项目、歌尔科技产业项目、上海浦东新区民乐大型住宅社区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