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支承式膜结构连接构造设计及典型节点介绍

   日期:2024-10-1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57    
核心提示:气承式膜结构通常为单层,当有保温需求时,可采用双层构造。2、膜单元的连接构造设计3、膜单元与支承面的连接构造设计气枕式膜结构的膜单元与支承面的连接构造,通常做法是在主结构上设计二次钢结构,膜单元再通过铝型材与二次钢结构连接(图8)。空气支承式膜结构的节点构造设计,并不限于以上方法。

本文经公众号向阳空间结构信息(id:XiangYang-KongJian)授权转载

充气膜结构的连接结构应保证连接的安全、合理、美观,并应符合计算假设。当连接结构偏心时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应考虑其对电缆和膜材料的影响。膜材连接应具有可靠的水密性和气密性,并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膜材的磨损。

气撑膜结构中拉索的连接节点、锚固系统和端部连接结构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拉索结构技术规程》JGJ 257的规定进行选择。连接件应可靠地传递力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用性。金属连接器应采取可靠的防腐措施。

下面详细介绍气撑膜结构(气撑式、气枕式)的典型节点结构设计。

1、膜片间连接结构设计

根据切割设计图,将膜面切割成独立的片材,称为膜片。膜片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热封连接,热封连接可采用搭接或对接。搭接或对接的热封宽度应根据膜材料的种类、膜面的设计拉力通过实验确定,并应符合CECS 158《膜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当进行重叠连接时,上层膜材料应覆盖下层膜材料(图1)。

连接时应根据膜材料的种类分别处理。气承膜结构通常采用P型膜材料。膜材料正面有PVDF或PVF表层,不能直接热封。因此,当P型膜材料对接时,背衬条位于主膜材料下方(图2)。气枕膜结构通常采用E型膜材料。膜材背面有印刷圆点,不能直接热封。因此,E型膜材对接时,背衬条位于主膜材上方(图3)。

充气膜结构通常是单层的。当需要隔热时,可采用双层结构。此时,外膜和内膜在隔膜的连接点处热封在一起(图4)。气枕膜结构通常为双层。当隔热要求较高时,也可采用多层结构。外膜和内膜,多层时还有中间膜,通常热封在气枕周围(图5)。

2、膜单元连接结构设计

多层膜材热封连接,收边后,形成运输安装单元,称为膜单元。在设计气枕膜结构时,膜单元之间通常不设计成直接连接。但当气承膜结构面积较大时,由于加工、运输、安装条件的限制,在工厂加工制造的多个膜单元会在施工现场直接连接。由于气密性的原因,膜单元与气撑膜结构之间的连接,无论是单层还是双层,通常采用胶合板连接(图6)。

3、膜单元与支撑面连接结构设计

一台膜单元或多台膜单元连接后,需要在充气前连接至支撑面。由于气撑膜结构的特殊性,结构节点除满足受力要求外,还需保证气密性。

气承式膜结构膜单元与支撑面的连接结构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预埋铝槽钢(图7a)、预埋锚杆(图7b)、预埋型钢部分(图7c)。

气枕膜结构膜单元与支撑面的连接结构通常是在主体结构上设计二级钢结构,膜单元通过铝型材与二级钢结构连接(图8)。通常有不设置排水沟或气枕间设置排水沟两种方法(图9a、图9b)。

4、电缆节点结构设计

当气撑膜结构跨度较大时,通常采用索网加固,以控制膜表面张力和结构变形。索网的布置方式通常有斜交叉索网和纵横索网。

当电缆连续时,电缆的交叉节点可以通过定制的电缆夹相互连接(图10)。当交叉电缆数量较多或电缆方向复杂时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可将电缆分段,通过电缆夹将电缆相互连接(图11)。

当电缆连续时,可采用该方法(图12)将电缆连接至支撑面。斜拉索端部锚固件可为单耳式(图13)或叉耳式(图14)。

充气膜结构的节点结构设计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但一定要安全、可靠、合理、美观!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