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安安排市级重点项目897个,总投资2.5万亿元,在建项目553个,年度计划投资4346亿元。
今年1-5月,西安市在建市级重点项目553个,总投资2260.6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52%。二季度,全市新开工城市重点项目193个,总投资18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5亿元。预计到6月底,全市可完成投资超过2600亿元。
围绕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建设西安都市圈,截至5月底,西安城市建设投资完成467.37亿元,占全年投资任务的40.08%。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进度提前。在建6条线路93座车站中,91座已开工,其中47座已封顶,16座已安装装修。湖梅高速公路工程已完成勘察标定43.3公里,占总任务的20%。 77.9%;已完成支路37条,占总任务量的48%;蓝田通用机场项目航站区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8%,飞行区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二号软件园已竣工 何小仁两座110kV变电站建设共完成配套电力通道13895.36公里,占总任务量的49.28%;兰吉里引水工程已完成隧道开挖总量的72.4%;西南郊水厂一、二期工程主体混凝土浇筑工作已完成95%。
地铁6号线二期:起于一期终点西北工业大学站(不含),东至轻纺城站。线路全长约19.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共设车站17座(其中换乘站6座),新建轻纺城停车场1个。项目预计总投资157.74亿元,计划2022年12月底前建成通车。
同时,到6月底,总投资74.4亿元将完成幸福路北延线、北辰大道与绕城高速互联互通、上吉路立交二期工程、配套电缆330kV变电站隧道、纬岭街口、昆明路、玉泾路、经纬路公共租赁住房、玉泾路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已开工建设。 7月底前,西凤路快速改造和二环、三环扩能改造最终设计方案将完成。 8月底前,完成城东片区产业交通优化提升方案,报市委、市政府批准。
其中,重点项目建设最新进展为:
1.地铁1号线三期
西安地铁一号线三期:西起秦都站,东至一号线二期丰和森林公园站。沿彩虹二路至世纪大道敷设,全长10.61公里,设车站7座。建成后,对于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程,统筹西安都市圈建设,促进西安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宝泉路站出入口A方案效果图
地铁一号线三期秦都站(暂名)A方案效果图
西安地铁1号线宝泉路站位于彩虹二路与宝泉路交叉口南侧。沿彩虹二路南方向铺设。车站长180.63米西安钢结构配件,宽22.9米,层深24.6米。这是一个三层的地下车站。 。
6月23日9时,西安地铁一号线三期宝泉路站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7个车站全部封顶,工程进入附属结构施工阶段。截至目前,除全线各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外,断面施工已完成95%,正线轨道铺设和站后设备安装装修已全部完成。
2、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建设工程,也是中国民航局重点支持的国家民航“标杆示范工程”。也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民航发展“一号工程”。核心工作”。项目设计实现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59.5万架次的目标。机场工程概算已核定总概算469.29亿元,占地11992.5亩。计划于2025年12月竣工,建成后是西北地区民航发展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将现有北跑道改造为平行滑行道,北侧新建北一、北二跑道;在现有南跑道南侧新建一条南第二跑道;新建70万平方米东航站楼、115层35万平方米站台和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工程规模大、投资额高、建设周期长。
今年是三期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航站区项目中,航站楼主体结构将于4月底前完成,混凝土结构施工于8月底前完成,总钢结构工程将于4月底前完成。年底前完成。总体积的75%;航站区地下工程将于9月份满足竣工验收条件;南廊道和北三廊道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将于11月15日前完成; GTC地铁受影响区域外的主要地下结构将完工。
飞行区项目:飞行区南停机坪扩建工程将于4月底移交给股份公司。西货运停机坪和隔离区将于5月底满足竣工验收条件。南北飞行区土方转运将于6月底完成。南飞行区高填路即将竣工。受槽影响区域土方及地基处理已完成;东货运停机坪和东区第二远程机位将于8月底满足竣工验收条件;南、北二号行走撬系统土方及地基处理将于年底前完成,路面工程全部完成。 40%。
配套项目:货运物流营业楼及南工作区7月底前开工; 2#110KV变电站将于8月底具备单一供电条件,9月底将为新建南、北飞行区提供单一供电。
东航站楼主体采用“主楼+六指走廊”的布局,最大限度地增加飞机附近的座位数量。大多数情况下,乘客可以直接登机,无需乘坐班车。走廊的长度也被适度压缩。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登机口的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步行时间不超过8分钟。东航站楼也是全球第二个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功能的功能流程组织,国内、国际出发旅客可在同一楼层出发,无需转换楼层,全面提升旅客出行便利性。舒适。
作为西北地区民航发展史上最大的单体建设项目,东航站楼建成投入运营后,将有效带动人流、物流等生产要素高效集聚,加快对外开放对西安乃至我省,辐射西北地区,努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赶超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3、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及产能扩张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700亿元,创造就业4万多人。该项目由两个地块组成。第一个地块位于草堂科技产业园,投资60亿元,面积约1019亩。主要建设电装工厂、电机工厂、精密加工中心、齿轮工厂、电控工厂、电源工厂、制动器工厂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工厂。2号地块位于蓟县工业园区,拥有投资90亿元,占地约2890亩,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电装工厂、电机工厂、精密加工中心、齿轮工厂、电控工厂、电源工厂、制动器工厂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工厂,以及配套比亚迪“十一”高速试车场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制造能力,提高陕西省和西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配套能力。
4、比亚迪年产20GWh动力电池新建项目
比亚迪新建年产20GWh动力电池项目,由西安比亚迪草堂工厂利用现有配套资源改造而成。新建生产线10条,新增相关设备2100台/套,新建动力电池电芯及模具。设立生产线及配套辅助设施。
该项目于2021年4月签约,同年9月首线投产成功。创造了当年签约、竣工、投产的高科技速度。 2022年1月至5月西安钢结构配件,比亚迪年产20GWh的新建动力电池项目实现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1466%。达产后,该项目将形成动力电池年产能20GWh、年产值220亿元。
比亚迪年产20GWh新型动力电池项目的建成投产,进一步强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力推动了整车产能快速提升。据了解,今年前5个月,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达25.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96%,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速253%。
5、中航富士达产业基地项目
中航富士达产业基地位于西安高新区定坤池二路西段,总投资4.9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3424.6平方米。项目包括综合办公楼1栋,生产厂房4栋,拟购置硬件设备260台。 (套),用于生产精密连接器、精密电缆组件、微波器件和高端射频电缆。
中航富士达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500万只连接器、1500万套电缆组件、200万只微波器件、10000公里高端射频电缆的生产能力。产值将达到10亿元,同时创造就业1500人。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已基本完工,预计2022年底投入使用。
项目实施方中航富士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长于西安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射频连接器行业拥有IEC国际标准最多、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中航富士达产业基地项目的投产,将有助于公司继续保持高产品品质、高运营质量、高发展势头,进一步推动在航空航天、军工国防、高端民用通信等领域的进口替代,为西安高新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国家科技自力更生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6.博林特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铂莱特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简称“铂莱特二期项目”)位于上林园七路以西、上林园八路以东、碧园三路以南、纬十路以北。该地块占地78亩,总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增材制造、高品质球形粉末生产、智能化为一体的现代化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增材研发,全面提升金属增材制造。产业配套能力。
整个项目由一座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大楼和三座配套的金属增材制造工厂组成。其中,配套的三个金属增材制造工厂项目建成后将能够扩大公司定制产品打印服务、增材制造设备、增材制造粉末三大业务线的产能,助力公司提升销量收入的同时带动就业。
高水平研发中心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相关科研平台,建立了完整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科研矩阵,涵盖工艺研究、工艺研究等十余个领域。开发、设备研发、创新设计、工业软件。研发方向;项目建成后,将持续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壮大高素质增材制造人才队伍,为西安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
7、大秦高科技多层共挤环保
薄壁药用塑料生产基地项目
一个小小的塑料盒或者一个小小的塑料瓶,实际上可以产生数亿的产值。大秦药业高科技多层共挤环保薄壁医用塑料包装容器生产基地就是这背后的答案。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医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为西安杨森、步长药业、韩美药业等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药品包装服务、菱瑞药业。
8、中国电科现代导航产业基地(二期)项目
项目主要建设卫星导航、通用航空、海洋电子、共性技术、生产检测等中心,支持信息化、安全防范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持续完善中国电科定位服务、通用航空、海洋电子等主导产业的产品谱,实现产品规模化生产,推动北斗在智慧城市的发展,安防政务、通用航空、航海电子等行业。创新研发和应用能力。
9.勤创园科技园二期工程
项目总投资31亿元,占地约158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投资强度约1962万元/亩。目前已引进北京三强核辐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博瓦工业自动化、上海合达、西安航峰检测等企业。项目建成后,将吸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四大企业入驻。产业相关配套企业入驻,进一步完善高新区产业基础设施,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充分发挥产业链有力延伸作用,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配套保障和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将有40余家企业入驻项目,创造产值约80亿元,创造就业约3000人。
10.蓝田三元科技产业园项目
蓝田三元科技创新园一期占地408亩,建筑面积约18.56万平方米。整个园区旨在推动蓝田县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西安鹏宇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配套产业链项目已入驻园区。未来,将为蓝田县县域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动力。西安鹏宇华精密机械是一家集自动化零件加工、科研、技术、开发于一体的科研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为非标治具、模具加工。
11、年产2.2万吨乳品生产线建设项目
项目占地153亩,总建筑面积10.0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原料及成品仓库、宿舍办公室及一条处理生鲜羊奶500吨/天的羊奶粉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产各类羊奶粉2.2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税收4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乳品生产加工、包装印刷、零售等上下游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12.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项目
西安宏惠医院高铁新城院区项目总投资58.43亿元,占地314亩,总建筑面积679515平方米,规划床位3000张。是西安市历史上规模最大、床位最多、投资最多的医院。
医院一期工程外部结构已基本完工,二期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该项目建设速度在西安市13家医院重点建设项目中名列前茅。目前,所有土建工程已完成;东区装修工程已完成80%,西区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也在同步推进。全部装修完成后,即可进行医疗设备的安装调试。按照计划,一期工程将于今年10月底试运行,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13.北辰大道与绕城高速立交工程
本项目为北辰高速与快速路的“高快”交叉口,规划为互通式立交。南北总长1.15公里,东西总长3.12公里。西侧至陆小寨立交约3.6公里;东侧距兴源立交约2.2公里。
北辰大道与绕城高速互通工程是我市北部地区“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推动城市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该项目是北辰高速公路项目的重要节点项目,计划于2024年6月竣工。
14.北池头一路市政工程项目
北池头一路市政工程项目位于科技大学曲江校区北侧。该项目为北池头一路向东延伸,西起北池头路,东至新门北路。道路全长约500米,定位为双向四车道的城市次干道。
除基础道路建设外,主要建设内容还规划雨水、污水、电力、照明、交通、绿化工程等,建成后将包括道路绿化、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将为市民提供环境平稳优美。路网空间。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段东西向约200米的主干道和辅路建设,后段约300米的道路已基本通车。目前电缆沟建设、绿化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正在进行中。
15.秦汉健康科技产业园
秦汉大健康科技产业园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重点引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辅,以大健康企业为对象。形成集科研创新、科学实验、中试生产、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专业产业园。
目前,秦汉健康科技产业园一期规划建设生产集聚区内12栋约3.2万平方米的A、B、C类厂房主体已封顶。生产集群内26家工厂计划于今年7月全部封顶,工厂内外装修预计10月底完成。根据规划,产业园一期将建设由综合性产业研究、展示贸易集聚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型健康产业生产集聚区“企业孵化基地”等组成。拥有26个标准化工业厂房和产业配套“服务基地”。形成“一中心、两基地”三大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