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基础施工技术图文详解
施工顺序:
基坑清理及找平→混凝土垫层→基础铺设→钢筋绑扎→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撑模板→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拆模
1、清理基坑并平整
清理基坑就是清除表面浮土和扰动土,不留积水。找平的目的是使基础底部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施工前,应在基面上确定基础底部标高。
2. 缓冲结构
基础槽检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在基面上浇筑C10细石混凝土垫层。垫层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光滑。严禁基土干燥。垫层的作用是保护基础的钢筋。
3、定位放线:用全站仪对所有独立基础的中心线和控制线进行放线。
4、钢筋工程
垫层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1.2MPa后,采用表面弹线绑扎钢筋。钢筋绑扎时不允许有钢筋泄漏。柱插筋的钩部必须与底板钢筋成45°绑扎,所有连接点必须绑扎。
第一个箍筋系在距底板5cm处,最后一个箍筋系在距基础顶部5cm处,作为标高控制杆和定位杆。立柱插入杆顶部系有另一定位杆。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最后将柱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暂时固定,然后将剩余的箍筋扎紧,保证柱筋不变形。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更换两根定位杆。
当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边长大于等于2.5m时,底板受力筋长度可采用边长的0.9倍,并宜错层布置。
钢筋绑扎完毕后,在底部和侧面放置保护层垫。该厚度为设计保护层厚度。垫板间距不得大于100mm(由设计钢筋直径确定),防止裸露钢筋质量通病。
5. 模板项目
模板采用小型钢模或木模,并用架管或木方加固。对于阶梯式独立基础,根据基础施工图尺寸制作每级阶梯模板,从下到上逐层安装模板。
6. 清理
清除模板上的锯末、泥土和其他杂物,给木模板浇水润湿,并密封板材的接缝和孔洞。
7、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应先浇筑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固定钢筋。阶梯式基础按各阶梯高度整体浇筑。每一层浇完后,停顿0.5小时钢结构地基施工图片,等其下沉后再浇另一层。
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螺栓、预留孔、管道是否有移动。一旦发现变形、移动或位移,应立即停止浇筑,及时修复、加固模板,然后继续浇筑。
8、混凝土振动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插入间距不应大于振动器活动部分长度的1.25倍。上层振动器插入下层3至5cm。尽量避免与预埋件及预埋螺栓碰撞,防止预埋件移位。
9.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平板振捣器振捣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然后用刮刀抹平,再用木抹子抹平。封闭前必须检查混凝土表面标高,凡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立即整改。
10、混凝土养护
浇筑好的混凝土应在12小时左右覆盖并浇水。常温下正常养护不少于7天,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养护应由专人检查和实施,防止因养护不及时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11. 模板移除
只有当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其棱角不会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模板。拆除模板前,指定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卸时,用撬棍从一侧依次拆除。不允许使用大锤或撬棍。随意撬动,避免损坏混凝土棱角。
独立基础施工要点分析
基础施工质量受多方面影响。在进行独立基础施工时,只有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防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才能使工程顺利验收。今天我们就详细分析一下独立基础的建设要点。
施工细节需要注意哪些?
1、独立基础、地梁钢筋施工
1、独立基础
(1)独立基础钢筋绑扎时,施工前应弹出钢筋位置线,保证钢筋绑扎后位置正确。
(2)绑扎时,确保每个交叉点都系紧。
(3)最底排钢筋垫C25混凝土垫块,间距800mm,呈梅花状排列,保证保护层厚度。
2.地梁
(1)当纵向受力钢筋双层或多层布置时,两排钢筋之间宜放置直径为25mm的短钢筋。当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的直径规格应与纵向钢筋相同。
(2)箍筋接头宜错开布置,并用两根竖杆绑扎。对于悬臂梁,箍筋接头应位于底部。其余程序与柱相同,箍筋应完全绑紧。
(3)砖混结构梁节点处钢筋紧密穿插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之间应留有30mm的净间距,以利于混凝土浇筑。
(4)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搭接长度末端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应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在受拉区,Ⅰ类钢筋的绑扎接头的钢筋端部应有钩状;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绑牢;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应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2. 模板
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安装模板。模板采用小钢模板或木模板,并用架管或木方加固。当锥形基础坡度小于30°时,采用倾斜模板支撑,并用螺栓紧固底板钢筋,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有通风、防振孔。当坡度不大于30°时,采用钢丝网防止混凝土掉落。入口处安装了井字木来控制钢筋的位置。不允许用重物撞击模板,吊车模板上不准搭设脚手架,以保证模板的牢固、严密。
3、具体施工
1. 浇注
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先浇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固定钢筋。阶梯式基础按各阶梯高度整体浇筑。每一步浇完后,等待0.5小时,等待其下沉,然后再浇一层。将材料分层切割,每层的厚度就是振动器的有效振动长度。防止切割材料厚度过大、振动不良或振动泄漏、提升臂根部喷出砂浆等造成的蜂窝、麻点或孔洞。
2. 振动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插入间距不应大于振动器活动部分长度的1.25倍。上层振动器插入下层3至5cm。尽量避免与预埋件及预埋螺栓碰撞,防止预埋件移位。
3. 调平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于表面积较大的混凝土,用平板振捣器振捣一次,然后用刮刀刮平,再用木抹子抹平。封闭前必须检查混凝土表面标高,凡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立即整改。
4、维护保养
浇筑好的混凝土应在12小时左右覆盖并浇水。常温下正常养护不少于7天,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养护应由专人检查和实施,防止因养护不及时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4. 模板去除
只有当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其棱角不会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模板。拆除模板前,指定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卸时,用撬棍从一侧依次拆除。不允许使用大锤或撬棍。随意撬动,避免损坏混凝土棱角。
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需要预防?
1、常见质量问题
1、基础侧立面防水
一般情况下,基础防水层需要做保护层。基础楼面为40~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基础梁、集水坑等侧立面防水层表面一般覆盖20mm厚的水泥砂浆作为保护层。一旦保护层质量不合格,或不使用保护层,将严重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侧立面防水保护层砂浆脱落,通常将立面防水层改为砂磨立面。通过尝试使用网格抗裂砂浆作为防水保护层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施工较容易,表面抹灰不易脱落和开裂,施工速度快,基层防水层不需要沙子。
2、基槽(坑)尺寸偏差
(1)施工前应根据平面控制桩、水平点建立测绘控制网,确保定期复核结果满足偏差要求。
(2) 定位放样时,应在主轴上设置控制桩并进行检查。
(3)开挖前应确定合理的边坡坡度,并计算确定最小开挖线尺寸。
(4)开挖时,定期检查基础平面位置和尺寸坡度是否合格。
3、基准标高误差
(1)为防止超挖,机械开挖时应预留一定高度供人工找平。具体保留厚度应根据机器的精度来确定。
(2)基沟(坑)挖至基础标高后钢结构地基施工图片,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检查基础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出去。
4、回填土密度不合格
(1)选择垫层材料时,应保证砂石级配良好。使用细砂时,还应添加碎石或卵石,并控制最大粒径。
(2)控制素土材料的有机质含量。禁止使用冻土或膨胀土材料,并应进行筛选。
(3)施工时应控制灰土的含水量,并根据实际含水量进行晒干或浇水;搅拌时应及时摊铺,不宜隔日夯实。
(4)实施基础压制时,要注意分层,合理设置层厚,下层密度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上层施工。
5、回填质量不符合要求
(1)填埋前进行场地处理,清除垃圾并进行现场排水和地下排水。回填时,按基层排水方向由高到低分层进行。
(2)回填施工必须分层进行,逐层压实,保证每层回填质量。压实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检查验收。
6、外观基本不合格
(1)根据测量和布置的数据安装模板并浇筑混凝土,保证模板垂直、顶部平直,并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浇筑混凝土时,周围必须振捣均匀,多余的裸露混凝土必须及时清除并抹平。
(3)当模板支撑处于不稳定界面时,必须加底垫,防止翻倒,且模板表面必须平整,整体结构必须牢固。
2、注意事项
(1)浇筑阶梯基础时,应注意防止上下台阶交接处混凝土出现空洞、蜂窝(即挂腿、烂颈)。为防止出现此类现象,请在第一步倒入后等待0.5秒。 ~1h,待下部牢固下沉,再浇一步,可有效防止。
(2)浇筑杯形基础时,应注意杯底标高和杯口模位置,防止杯口模上浮、倾斜。浇注时,先将杯口底部的混凝土振捣片刻,待其下沉,然后将杯口模具周围的混凝土对称均匀地浇注。
(3)浇筑锥形基础时,如果坡度比较平坦,则不需要模板,但应注意坡度和拐角处混凝土的密实度。振动完成后,可对坡面进行人工矫正、平整、压实。 。
(4)基础混凝土浇筑时,若基坑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待基坑回填完毕后方可停止降水,防止地基浸水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倾斜、裂缝。
(5)基础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回填土。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均匀进行,并分层压实,以保护地基,便于下一步工序。
基础施工验收要注意什么?
1、地基及基础工程验收内容
无支撑土方、支撑土方、地基及地基处理、桩基础、地下防水、混凝土基础、砌体基础、钢(管)混凝土、钢结构等。
2. 受理条件
(1)基础及基础件验收前,基础墙上的施工孔必须按规定封堵密实,并保存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得进行回填子工程施工不接受就出去。确需分阶段进行的,在进行地基、基础分区工程质量验收时,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在质量监督情况通报会上向质量监督人员提出书面申请,并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督察站及时督查。
(2)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应拆除并清理其表面,并对混凝土结构的缺陷进行整治。
(3)楼层标高控制线应弹出清晰,竖向结构主控制轴线应弹出墨线并做出醒目的标志。
(4)工程技术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均已整改。
(五)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规定的基础和基础细分工程施工内容已完成,检验检测报告应符合现行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6)安装工程中各种管道的预埋工作已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已完成,结果符合规定要求。
(7)地基、基础分区工程施工过程中,质监站下达整改(停工)通知书要求整改的质量问题已完成,并将竣工报告送质监站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