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层数对造价的影响及层高控制的重要性

   日期:2024-10-0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69    
核心提示:理论上如果增加一个楼层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可能会降低。但当建筑层数增加时,单位建筑面积所分摊的土地费用及外部流通空间费用将有所降低,从而使建筑物单位面积造价发生变化。在中高层、高层建筑中,结构造价因风荷载、抗震、消防、施工等因素,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这个平衡点要经过很专业的计算。

简介: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层数(高度)对成本的影响因建筑物类型、形式和结构而异。理论上,如果增加楼层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可能会降低。然而钢结构电梯报价包干价,当建筑物超过一定层数时,结构形式必须改变,单位成本通常会增加。因此,在项目总体规划允许的高度范围内,项目决策者把握关键点对于降低开发成本至关重要。

1、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建筑层高应尽可能低。

在相同建筑面积的情况下,受层高变化影响的主要工程是外墙、内墙、墙面饰面等,层高的增加也会引起相关工程的变化,例如:

1、建筑整体高度增加,其基础设计随荷载增加而增大,外墙、内墙等竖向承重、隔断构件增多,竖向构件抹灰装饰量增多;

2、增加供暖、卫生、空调、电力、垂直管道及管径;

3、因空间容积增加而导致的水、暖、电、空调设备容量的增加;

4、增加墙体脚手架及水、暖、电空调安装脚手架;

5、垂直构件等模板数量的增加,导致工程总造价增加。

据数据分析,如果住宅层高由3米降低到2.8米,平均每套住宅综合造价可降低4%左右。平均每减少0.1米,可降低建筑成本约2%。这是因为层高和净高的降低可以减少基础、墙体、柱子、内外装修、管道、供暖等工程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一般住宅建筑层高可控制在2.7米至2.8米。

2、根据不同性质的项目综合计算,建筑高度每增加10厘米,建筑成本将相应增加约2%至3%。

但当建筑层数增加时,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和外部流通空间成本会下降,导致单位面积建筑成本发生变化。因此,在土地特别昂贵的地区,为了降低土地成本,提高建筑密度,中高层住宅也是比较经济的选择。

>>>>层数与成本的关系

单从住宅建设的经济角度来看,应该说多层住宅具有降低建筑成本和使用成本、节省土地等优点。根据数据分析,多层住宅的层数与造价之间的关系如下。

1层至30层的住宅建筑根据建筑结构、综合设备及监管要求钢结构电梯报价包干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层:

1. 1~6F

如果1层住宅造价定为100,则2层建筑为84.72,3层建筑为78.51,4层建筑为74.98,5层建筑为73.65, 6层楼是72.37。因此可以得出结论,6层以内的住宅层数越多,建筑成本越低,相邻楼层之间的成本差异也越小。多层住宅以5至6层为宜。

2、7~12楼

7层及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层至室外设计场地高度超过16m的住宅,必须安装电梯。 11层及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以不设封闭式楼梯间,但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近外墙,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采光和采光。自然通风。

3. 13~18楼

每栋12层及以上高层建筑应至少配备2部电梯,其中一部应配备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 19~30F

19层以上的单元住宅应当设置防烟楼梯间。

综上所述:

在确定的范围内,(例如确定的层数为12~18F,在符合规格的情况下,18F较为合适)。层数越高,越经济,单位成本越低,利润也越高。大的。

在砖混建筑中,8层比6层更经济,但电梯成本会增加。在基础框架为6、7的建筑中,如果楼板现浇,异形框架柱结构优于砖混结构。在中高层建筑中,由于风荷载、抗震、消防、施工等因素,结构造价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个平衡点需要非常专业的计算。

>>>>建筑高度与成本控制的关系

民用住宅按层数分为多层住宅(4至6层)、中高层住宅(7至9层)、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 。

众所周知,多层建筑中,层数越多越经济,即6层最经济。当住宅超过7层时,电梯成本会增加,需要更多的交通空间(过道和走廊需要加宽)和辅助设备(供水设备、供电设备等)。特别是高层住宅建筑必须承受较强的风荷载,需要增加其结构强度并改变其结构形式,这将显着增加工程造价。

具体表现,从与建筑高度相关的4个方面总结建筑高度与造价的关系:

1、从建筑防火要求来看

普通住宅建筑层数临界点为6层、9层、12层、18层;高度的临界点是24米、32米、50米。

对于6层以下砖混结构(无商业网点)或高度24米以下(无商业网点)的住宅建筑,无特殊消防要求。他们不需要添加电梯和楼梯。因此,在总体规划允许的高度范围内,尽量选择距离尽可能近的建筑。临界点高度处的层数。

高度在6层以下或24米以下的商业网点都有防火要求,因此商业网点的数量宜多一些或少一些。

7至9层、24至32米住宅建筑防火标准为一级; 13层至18层及以上、32米至50米住宅建筑防火标准为一级;依此类推,标准依次递增,在此范围内的层数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进行确定。

2、从基本形态来看

就桩基而言,对桩距有最小要求,临界层数为7层和12层。 7层以下桩距为一标准;桩距7~12层为一个标准,因此在同一标准范围内,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3、从预算额度看

预算限额内建筑超高收费和垂直交通费方面,临界层数为6层、9层、12层、15层、18层等,即6层采用1个成本标准及以下,7至9层为一个成本标准,以此类推,成本标准依次增加,因此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4、规范经济技术要求

当然,也与房屋的整体荷载和抗震水平有关。理论上来说,房子越高,对整体强度的要求就越高。每平方米用钢量和混凝土标号越高,成本越高。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抗震等级提高,从而导致配筋量增加,建筑必须符合高层建筑的防火、疏散、给排水规范,共用面积也会增加。 QQ技术交流群:677426585

在结构形式方面,必须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等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具体到一座建筑,其抗震设防类型、结构形式、地基条件都已确定。不同的建筑高度有不同的地震级别。相应的结构措施也不同,成本也会发生变化。

各种结构形式都有高度限制,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24m以下时为三级抗震等级,24m以上时为二级抗震等级。当抗震等级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结构措施就会发生变化,造价也会发生变化。 80米是剪力墙的极限,大于80米就需要加高。

综合以上因素,在规划允许的高度范围内合理确定建筑高度,有利于降低开发成本。必须找到多个因素之间的临界点的交集。

3. 临界点的交集

影响建筑层数确定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消防,二是成本,三是运输成本,四是管理维护成本。其中,消防是核心影响因素。

1、多层建筑(1~6层),以6层为临界点。

出于消防考虑,7楼必须安装电梯,这样成本就会增加很多。由于6层以内的住宅层数越多,建筑成本越低,因此多层住宅最好采用5至6层。 4级不好。 3层以下有别墅。

2、小高层住宅(7至11层),以11层为临界点。

钢结构电梯报价包干价_钢结构电梯造价_钢结构电梯的报价多少钱一平

因为11层及以下的单元住宅不需要有封闭的楼梯间(即消防楼梯)。如果是11层以上就必须建造,成本会急剧增加。

3、高层建筑(12~18层),18层为临界点。

因为12层以上电梯应该不少于2部,其中一部需要配备可以容纳担架的电梯。

4、对于超高层建筑(19~30层),30层为临界点(即100米高)。

因为19层及以上的单元住宅均设有防烟楼梯间。对于建筑高度在100米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除了审批手续复杂外,建设成本也会大幅增加。百米高建筑防火等级要提高。消防费用增加了不少。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规范》修订后,高层住宅建筑超过了100米的限制,上限不再是30层。即便如此,消防规范还是以100米为分界点,对高层建筑消防提出了许多不同级别的强制性要求。

特别提醒:

100米以内的高层建筑必须每2至3层设置防火墙,但100米高的建筑必须每层设置防火墙; 100米高层住宅楼必须像办公、商业高层建筑一样配备消防卷盘;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除浴室、卫生间面积小于5平方米以及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消防系统报警系统等,仅举几例规格。 99米高建筑和101米高建筑的消防规定在很多细节上都有质的不同要求。

此外,超高层建筑还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是安全问题。例如,一旦发生火灾,高层建筑逃生的可能性较小。

二是环境问题。高空强风可通过楼层引导至地面,造成高层建筑附近局部大风,影响行人安全。

此外,由于空调、照明等设备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产生的大量热量会改变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导致城市热岛现象加剧。

第三个问题是成本。超高层建筑的维护成本是普通建筑的三倍。

综合以上因素,一般经济(即临界)层数为6层、11层、18层、30层。一般情况下,建筑层数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

当然,除了建筑层数外,影响建筑安装成本的因素还有很多,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二是项目施工阶段。在规划设计阶段,概念设计、建筑功能、尺寸、平面形状等都是主要因素;建设工程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班费、其他直接费用、现场费用、管理费(间接费用)。 ),其中材料成本影响最大,其次是人工成本。

>>>>>>知识小延伸

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工程前期诸多因素的不可预测性,招标文件或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单难免出现工程量计算错误甚至漏项的情况,但相对而言就工程量清单中的漏算和少计而言,承包商可能承担的损失较大。

在包干合同条件下,不同原因的缺件必须区别对待:

一种情况是建设单位主动提供工程量清单,不要求招标单位或承包单位补充。如果此时发现工程量清单中缺少某个项目,处理往往比较简单。一般由建设单位负责,相应费用纳入补助。

另一种情况是建设单位提供工程量清单,同时要求承包商补充并承担合同工程量和缺失项目的风险;或施工单位仅提供图纸或工程要求,承包商编制工程量清单并承担报价风险。合同双方按照我国最新《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进行报价的,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如发现清单中缺少某一项目,则按单价确定按照《估价规范》第9.3.1条的规定,对合同进行调整。价格:

1、计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项目的项目的,应采用该项目的单价;但当项目变更导致清单项的项目数量发生变化,且项目数量偏差超过15%时,当项目数量增加时,如果项目数量增加超过15%,则增加部分的综合单价应降低;工程量减少15%以上的,减少工程量剩余部分的综合单价上调。

2、如有类似工程变更不适用计价工程量清单的,可在合理范围内参考类似工程的单价。

3、计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项目,但又无与变更项目类似的项目的,承包商应根据变更后的工程数据、计量规则和计价方法、项目发布的信息价格提出建议。成本管理机构,以及承包商的报价浮动费率。工程单价发生变动,必须报承包人确认后方可调整。

4、计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或类似变更项目,且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价格缺失的,承包商应当变更工程数据、计量规则、计价方法并通过市场调查,获取有合法依据的市场价格,提出变更工程单价,调整情况应报承包商确认。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