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重庆中路学校项目部分钢结构主体封顶,打造四个百分百精品工程

   日期:2024-10-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03    
核心提示:近日,由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重庆中路学校项目进入部分钢结构主体封顶阶段。重庆中路学校项目打破常规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模式,采用先将钢结构主体全部安装完成,同步实施地下混凝土施工的错序施工模式。

青岛新闻网6月13日电近日,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重庆中路学校项目已进入部分主体钢结构封顶阶段。

该项目位于李沧区文昌路与遵义路交叉口西侧,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规划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设有45个班级,预计可容纳2,100人。红色和米色的组合增强了校园的设计。校园活力与建筑气质,建筑元素采用多层次营造,营造出适合出行、学习的校园空间。

学校为100%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大大提高。已列入青岛智能制造与智能建造产业区院士计划申报示范项目。是青岛市重点民生工程之一。首先,它也是青岛建成的第一所钢结构装配式学校。

行业示范标杆——打造“百分之四百”精品工程

重庆中路学校项目采用EPC(工程、采购、施工)项目总承包模式,综合运用绿色、智能、科技、环保的装配式建筑技术,致力于打造新型民生工程建设标杆。建筑领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全国全过程采用智能化、信息化协同管理,全程引入智能化设施。从设计、施工、现场管理到后期运营维护均采用智能化管理,安装智慧停车场、智慧游泳池等设施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打造智慧校园。 。

本项目采用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方式。预制钢构件在工厂加工后运至现场进行组装。借助起重设备,将工厂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梁、柱、楼梯、墙板、楼板等建筑构件组装起来。连接、安装、施工精度高、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与传统混凝土施工相比,大大减少了施工污染,减少湿作业80%,预计减少建筑垃圾50%以上。而且其结构重量仅为传统砖混结构重量的五分之一,可以极大地吸收和减轻地震时受到的荷载。在加强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了二次损坏,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该项目除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还应用了新风系统、抗菌瓷砖、纳米防雾霾屏、人造石等多项院士成果,主要材料绿色环保,基本可回收利用,大大减轻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压力。充分发挥钢材延展性好、抗震性能优良的特点,能有效避免建筑物在遭遇罕见地震、台风时的倒塌破坏。

“超高速”建设进程——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该项目自2月下旬立项以来,于4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疫情期间,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建设单位通过“云会议”“云审批”等方式加快项目进度。其他方式,一手防疫,一手防疫。为复工复产,截至6月10日,项目部累计实现产值1.9亿元。

项目通过全程BIM应用,数字化模拟施工过程,科学安排工期,充分协调资源,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地下两层、地上六层的钢结构主体施工短短两个月内。为赶上工期、掌握进度,项目部采用多工序同时作业的方式。土建施工工艺、钢结构安装工艺、抗浮锚杆、抗拔桩工艺均全面铺开,分步进行施工。在“智慧建造”的赋能下,实现了安全可靠、高品质的“超速度”。面对地下水位高、土质复杂不均、局部泥质土、抗浮锚杆施工难度大、塌孔问题等问题,项目部采取了潜孔冲击钻、泥墙保护水钻、旋转麻花钻。施工工艺结束后,连夜召开专家评审会,制定了双铤钻机同步注浆下锚提升套施工工艺。从发现问题到解决只用了2天时间。

同时,重庆中路学校项目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和智能建筑产业链)的标杆示范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来自青岛市各级政府部门。青岛市和李沧区两级行政审批部门联手“攻坚克难”,到项目现场办理行政审批。他们一天解决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问题,从“最多跑一次”到“零跑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重庆中路学校项目打破了先地下后地上的常规建设模式。采用先安装钢结构主体,同步进行地下混凝土施工的交错施工模式。同时设计中采用了多种钢结构装配形式。南区风雨游乐场采用整体大吨位桁架、网架屋面等形式,充分体现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实现了地面阳光双层风雨游乐场和雨游乐场。游乐场也满足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锻炼需求。该项目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EPC总承包模式。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拥有甲级设计院,在济南、淄博、青岛、威海等地设有加工基地,拥有智能化生产设备。具备生产大型钢结构构件的能力,并能在设计、材料采购、加工、安装、检验等方面协调配合。项目部可直接与加工厂定制构件安装,缩短采购周期,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积木式”建筑体系——采用完整的莱钢钢结构装配技术体系

项目建设“超速度”的背后,是施工技术的创新。重庆中路学校项目采用成熟的莱钢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系统技术,将传统施工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实现“像造汽车一样生产住宅构件,像积木一样建造房屋”,将生产现场变成“总装车间”。莱钢钢结构建筑体系经过20年的发展积累,现已形成第五代钢结构建筑体系,应用于住宅、医院、学校、大型桥梁、保障性住房等多个领域。拥有成熟的应用经验,开发了一系列一体化钢结构建筑系统。钢结构住宅建筑及节能系统、结构系统、施工组织系统、成套墙体材料系统。

“数字智慧”——智慧打造“绿色科技”学校

重庆中路学校项目将数字化智慧引入设计、计价、招工、生产、施工、运维等流程,运用BIM、智慧工地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组织、智慧设计一体化、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该平台实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施工信息的数据传输、交互和汇总。

项目建设采用BIM技术进行方案设计,可以直观地将设计方案展示给施工单位。同时,通过BIM模型辅助计算、虚拟施工、全专业BIM模型展示和全景VR技术,全专业设计变更和流程管理,并支持业务、制造、施工、运维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建设过程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全要素互联、全数据互通。

在学校项目指挥部,一块LED大屏实时采集并分析项目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将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硬件设备状况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中。关键指标、数据和分析结果在后台显示。它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项目经理重庆钢结构有限公司,并智能地识别问题以进行预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让管理人员可以先到现场查看。发现问题后,可以打开BIM模型找到对应的零件并附上检查信息。 、提醒相关各方整改,提高验收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项目建设过程还引入了VR安全体验管理系统、智能AI监控系统、智能广播系统等智能化元素,全程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通过5D BIM建模,结合建筑结构、水、电等智能系统中传感设备的安装,打造学校的“数字孪生体”。大楼交付时,数字模型同时交付给学校,实现楼宇控制。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重庆中路学校项目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整合青岛国际院士港创新资源、“同庆湖”协同创新中心先进技术和研发成果等要素。集中了世界领先的智能建筑、智能制造科技成果。它是智慧民生工程的完美体现,对建设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智慧城市,以及“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未来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