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根据具体工程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40厚(最薄处)泡沫混凝土坡度、2%坡度、天沟、屋檐纵坡1%(容重不大于1000kg/m3)→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刷上部打底处理剂→3+3厚聚酯胎SBS防水卷材→隔离层一层(干铺玻纤无纺布)一层→挤塑板保温层(厚度及防火等级按设计要求)→50厚C20细石混凝土(6m 30厚水泥砂浆粘结层(面砖规格由业主选定,6m×6m分格,缝宽20mm,硅酮结构耐候胶填缝)。
施工控制要点:
1、基层的清洁:基层表面必须清洁、干燥,施工温度适宜。
2、边坡层施工前应标出标高点,间距为1.5m。应准确控制厚度和坡度,确保排水顺畅。隔汽层应空铺,接缝应搭接≥80mm并充分粘结,隔汽层高出绝热层上表面不少于150mm。找平层所用砂浆稠度应控制在70mm左右。它应该分两遍进行。第一遍应平整并压实。第二遍应压实表面,无任何压力泄漏。水泥终凝后不得压延。
3、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部位及转角应做成半径R=50mm的圆弧形,并按规范留有20mm宽的网格缝,并填充柔性防水材料。
4、上下卷不得垂直敷设,平行敷设应错开1/2宽度。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对节点、附加层及屋面排水集中区域(屋面与出水口连接处、檐口、天沟、天沟、屋面转角、板端缝等)进行处理,然后屋顶在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装天沟、天沟膜时,宜顺着天沟、屋檐的方向,减少重叠。防水层进入滴水杯不应小于50mm。出水口周围直径500mm以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钢结构屋面防水等级,并应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密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
5、浇筑混凝土时,每块接缝板的混凝土应一次浇注,不得留有施工缝。用铁抹子压光三遍即可保存。抹光时不得撒干水泥或添加水泥浆。 12-24小时后即可浇水固化。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
6、伸缩缝必须在混凝土面层最终压光后24小时内切割,其间纵横间距均为6m。女儿墙周围和从屋顶突出的设备基础周围也必须留有伸缩缝。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配置的钢筋搭接长度应大于250mm。同一截面内,接头不应超过钢筋截面的1/4;
钢网应在分缝处断开;钢网应用砂浆或塑料块垫至细石混凝土上部,并保证10mm的保护层。清理格缝处的杂质和污垢,并用油脂密封接缝。
7、女儿墙、烟道周围必须有鹰嘴。防水完成后,应进行防水试验。女儿墙和烟道压力的向内坡度不应小于5%。进行3次蓄水(喷淋)试验钢结构屋面防水等级,堵孔后防水完成,面层完成。 3次测试均未出现渗漏、渗漏现象。
验收标准:
1、防水卷材第一道关口高度为400mm。第二道防水卷材的封闭高度是将有泛水部分的屋顶直接压入淹水,并用钉子密封并附加一层聚氨酯。制作附加防水层时应将凹槽密封。未浸水的屋顶翻起600mm,并用钉子和聚氨酯密封。
2、泡沫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泡沫混凝土中挖一条宽度为100mm的排气通道,填入大碎石,上部用宽度为300mm的厚塑料板覆盖。排风道布置原则为:距女儿墙200mm,距外侧6000X6000mm,排风道交叉处设置排风管。排气管由不锈钢制成。排气管下口距已完工屋顶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50mm。求坡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7mm,找平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mm。
3、保温板保护层厚度偏差不应大于5%且不应大于4mm,平整度偏差5mm,接缝高差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