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钢结构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贵州钢结构论坛在贵阳市召开。
兰州理工大学两支参赛队伍凭借新颖的设计方案、独特的设计理念、严谨的结构计算,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钢结构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得全国一等奖和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由梁亚雄、李晓东、赵立峰、郝虎四位指导老师带领,姜令辉、王浩桐、张建新、韩卓君、王蓉五位学生组成的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他们的作品《邻居》是我校首创。比赛取得历史性突破。
“邻里”工程旨在方便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出行。为单元式住宅(80年代建造的房屋。结构体系为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含楼梯。以增设钢结构电梯为主题(三户或两户一台)电梯),在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创新加建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活+科技=创新
竞赛前期,团队对竞赛题目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背景分析,从经济和技术方面构思并提出了创新方案。通过专业建模软件对方案进行结构建模,并利用荷载输入验证其合理性。最后,整体进一步深化。在本次大赛中,创新设计方案的提出无疑是重中之重。
“现有电梯普遍存在经济成本高、无法实现完全无障碍进入、隐私受到损害、侵占道路等问题。为了让增设的电梯更加优化,我们需要拿出一个优化的创新解决方案对于这些问题,队长姜令辉说道。
为了降低成本,他们选择在老小区建设走廊坡道电梯。每三个单元共用一部楼道电梯,与传统电梯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梯数量,从而降低了经济成本。他们还对走廊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因为考虑到房间的私密性,我们在走廊里设计了花池来遮挡。在实现完美视觉效果的同时,我们也解决了住户的隐私问题。考虑到残疾人的出行,我们将走廊设计成斜坡。道形。
20世纪80年代,小区老旧适合钢结构公司的名字,房屋抗震能力较弱,所以他们也对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改进。为了达到更好的抗震效果,在走廊中部设计了安全屋。 “我们在安全屋的墙壁中添加了甘肃常见的亚麻、酒钢等工厂废渣,增加墙壁的粘结强度,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达到了不开裂不破裂的效果。 ”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为了让两部电梯满足各单元的出行需求,我们根据功能模块化的理念,增设了走廊,并在走廊上设置了休闲平台,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真正实现和谐紧密的邻里关系。这也是我们作品名称的由来。”团队成员王蓉说道。
挑战+努力=成功
万事开头难。当我第一次接触竞赛题时,一切都充满了挑战。姜令辉队长说:“我们队报名比赛时,还没有接触过土木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我自学了建模软件,上网查资料,看书,弥补了不足。”专业知识的积累适合钢结构公司的名字,并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然而,经过老师们的耐心指导、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对竞赛问题的分析,我们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对于加装电梯来说,确定电梯的位置以及相关材料和型号规格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这需要他们对电梯施工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进一步了解电梯的结构,我和团队成员参观了兰州中心的电梯,因为这些电梯的设计比较前卫、新颖。”结构计算分析也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大量的计算以使方案更加合理和令人满意。 “每次计算都要几个小时,盯着电脑屏幕看得眼花缭乱,只要软件检测到有问题,我们就得重新开始。”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他们放弃。坚持终于带来了成功。
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团队成员的配合与鼓励。 “平时,我们团队有很好的分工和配合,当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大家会坐在一起讨论最好的解决方案。如果实在解决不了,我们会向老师请教。有时我们会被复杂的数据困扰、心烦意乱,我们都会互相鼓励、打气。”姜令辉说。
蒋令辉说:“很多人认为土木工程专业可能不适合女生,但我从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我心里有一个梦想,我梦想着会有我们的东西。”在这片土地上我自己的设计,也希望我能够保持这种真诚和热情,同时也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与其他大学交流的机会,让我们获得了这样的荣誉。离不开学院提供的比赛平台,离不开导师的指导,离不开前辈们的帮助,也正是因为团队的默契配合,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文:卢燕、张欣、陈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