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 EPC 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与探索

   日期:2024-09-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57    
核心提示:明细表统计是Revit提供的自动统计构件工程量的基本方法,而要得到符合工程设计的工程量统计表,则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设置。为了统计项目的工程量,前期采用了人工计算的方式统计,后续采用Revit、Tekla进行精确统计和验证。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BIM项目得以成功实施,在工程各个阶段取得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成果。BIM技术在EPC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EPC的精益化管理水平,也让“BIM+EPC”的发展模式逐渐被各方认可。该模式正逐渐成为总承包商不断探索的新的开发方向,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出台了推广要求和措施,为该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应用环境。

本项目在该行业发展背景下,结合传统EPC总承包项目的优势,依托BIM技术,尝试探索工业项目中“BIM+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本文以其中的一个应用点为探讨方向,阐述BIM在EPC总承包项目钢结构工程量统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重点阐述利用Revit软件进行钢结构工程量精细化计算的可行性及具体实施方法;同时将三者与Tekla工程量计算结果、手工工程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提出Revit精细化计算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文对BIM的应用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Revit钢结构工程量计算◀

Revit工程量计算方法

明细清单统计是Revit提供的自动统计构件工程量的基本方法,为了得到符合工程设计的工程量统计表,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设置。

(1)明细表中统计的组件数据

族参数与计算值,其中族参数需要使用共享参数,方便在项目明细表中统计;而计算值则是通过族参数或者构件属性计算出来的各种构件属性值,比如重量=体积*密度,体积是Revit族实例的一个属性,而重量在明细表中是通过“体积*密度”的计算值来计算的。如图1所示,使用“计算值”得到构件重量。

图1 详细表格计算值

(2)分类与统计方法

将工程中需要统计的工程量进行分类分项统计,例如实际工程中分为:基础梁、厂房钢柱、屋面梁、辅房柱、辅房梁等。Revit明细表提供的功能是按类别统计,即统计工程中所有结构柱、所有梁的工程量。

为了解决分类和项目统计的问题,所有构件及节点族都增加了一个共用参数“S_01族构件分类”。通过该参数,按照需要统计的构件的分类,在项目中给每类构件赋值,如基础梁、厂房钢柱、辅助建筑钢柱等,再利用明细表中的过滤功能实现分类统计,从而保证每类构件单独统计在一个材料表中。如图2、图3所示。

图 2 详细信息列表过滤器

图 3 分类统计

创建节点系列

Revit中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取决于模型的深度,而模型图元的深度主要取决于族构件的精细度。只有模型精确到板、件、螺栓的级别,才能准确计算出具体的工程量。因此,节点族的创建是Revit工程量准确计算的基础,也是这项工作的最大难点。

在满足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效率问题,而一个好的家庭组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进行详细的表格统计。因此确定了制作家庭的三个基本原则:

如图4所示,[Dimension]参​​数栏为主要控制参数,[Other]参数栏为参数表达式驱动的参数。这样,​​用较少的控制参数就可以演化出丰富多彩的节点族。以梁柱节点族为例,可满足以下情况:柱上连接1根梁、2根梁、3根梁、4根梁,分别为2、3、2、1个,共8种情况。该族十分复杂,但由于采用了各种关联参数,调整起来相对容易。

图4 家庭参数

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掌握另一个核心原则“化整为零”。具体做法就是钢结构工程量计算公式,将常用的节点族进行分析,分解到板级,这样就可以得到各种类型的端板、加固板、连接板、螺栓等零件级族。我们可以分别建立这些零件级共享族,然后通过各种组合,将零件族作为共享嵌套族,得到各种类型的节点族。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族的建立效率,方便对各种节点板进行单独控制,使用和建模方便钢结构工程量计算公式,并且使得在Revit中可以实现板级工程量统计。

以拼接节点为例:将节点细化到板、零件、螺栓层级,每个板、螺栓都是一个单独的嵌套族,制作族时可以提高效率,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制作成节点。此节点中的螺栓层级、端板、加劲肋尺寸可以调整,螺栓排数与加劲肋数量相关,修改螺栓排数,加劲肋会自动生成。节点的尺寸参数与主零件使用参数表达式关联,填写主零件参数(梁、柱截面参数),节点尺寸会自动调整,修改起来非常方便。

图5 梁柱节点族

图6 拼接节点

在工程应用中,通过上述方法完成了50多个常用的门式刚架节点族,包括:梁柱节点、拼接节点、加劲肋节点、雨棚节点、檩条节点、支撑节点、角撑节点等,图7为实际工程中的部分节点图。

图 7 Revit 中的钢结构节点

▶Tekla钢结构工程量计算◀

Tekla作为专业的钢结构三维细部设计软件,在钢结构节点细部处理方面优势明显,比如对节点板的局部剪切、修边、开孔、倒角等处理都非常方便,其智能节点可以自适应构件,也是非常强大的功能。但是智能节点掌握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没有这方面项目积累的单位来说,前期投入会非常大。由于是第一次在工程项目中使用Tekla软件,因此Tekla的使用效率相对Revit要低一些,尤其是Tekla软件没有分组功能,修改效率会比Revit低很多。

从实际工程项目应用来看,Tekla在钢结构处理方面功能非常强大,但需要用户积累大量的智能节点库,在此基础上,工程项目的效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Tekla 统计方法

Tekla通过生成报告的方式来统计工程量。根据项目工程量统计报告的格式,作者编制了Tekla报告模板,可分别用于统计构件工程量和面板工程量。

图 8 Tekla 工程量报告

同时,为了得到分类、逐项统计的结果,利用了Tekla的状态管理功能。作者在项目中将模型划分为多个状态,每个状态对应每个需要统计的构件,这样就可以分别统计每一项工程量。如图9所示。

图 9 Tekla 状态管理

Tekla Steel 节点

钢结构工程量计算公式_钢结构算量视频教程_钢结构算量怎么手算

Tekla节点分为智能节点和普通节点。智能节点可以适配构件,即当主次部件截面修改时,节点可以自动改变,非常高效;普通节点无法适配构件,主次部件截面修改后,需要重新调整节点。本次项目积累了一些智能节点,例如下图所示的拼接节点、梁柱节点、角撑节点等。

图 10 Tekla 中的钢节点

▶项目实例◀

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某汽车工业厂房EPC总承包项目,总包方在EPC项目中地位较高,在方案论证、设计碰撞检验、项目施工管理等方面尝试了BIM的多种应用,加深了各方对项目的了解和EPC总包方的满意度。同时,BIM技术精准的工程量统计为本项目的资金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提供了真实准确的数据,是项目顺利实施的隐形骨干力量之一。本项目的工程量统计,前期采用手工计算,后期采用Revit、Tekla进行精准统计和校对。

结果比较

三种统计方法的统计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

统计结果比较

钢结构工程量计算公式_钢结构算量怎么手算_钢结构算量视频教程

特别说明:本项目手工统计是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统计过程非常细致,保证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具有较高的对比参考性。从统计结果来看,Revit和Tekla对钢结构工程量的统计结果非常准确,与设计师的统计结果相比,三者的误差都非常小,进一步验证了三者的统计结果是准确的。

BIM软件统计的意义在于,在BIM工程项目中,以BIM模型为载体,实现各项BIM技术的应用,而工程量统计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应用,统计结果通过BIM模型自动生成,准确率较高,不仅节省了设计人员反复统计工程量的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遗漏和错误,更是为项目成本控制、采购、施工进度等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BIM+EPC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软件比较

通过本项目的应用,对这两款软件的使用做了简单的比较。需要注意的是,两款软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在应用方向和阶段上。Tekla适合结构专业人士,特别是钢结构细部设计,钢结构节点,详图,加工图;而Revit是一款通用的BIM建模软件,侧重于主要构件,不擅长细部节点处理,但其强大的参数化家族可以实现节点建模和工程量计算。下面仅从操作层面进行比较。

Revit 软件:

Tekla 软件:

1)智能节点编写难度大,变化性和通用性相对较差;节点需要指定主、次件,部件不能通用更换,降低了效率;

2)项目中操作、定位繁琐,元件绘制麻烦;

3)无法分组,修改工作量大。

▶结论◀

通过对某EPC项目中Revit与Tekla钢结构工程量计算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