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海南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国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摘要:钢结构中的屋面檩条和墙梁是屋面及墙体体系中的承重、传力构件,一般不在整体模型中建立和分析(在三维门式刚架中也是单独分析计算),而是使用工具箱单独进行分析计算。在使用工具箱进行檩条和墙梁设计时,设计人员经常不清楚该如何考虑钢结构墙面檩条布置,工具箱中的参数有哪些,它们的影响有哪些。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 钢结构檩条、墙梁工具箱中什么时候可以勾选“屋面板可防止檩条上翼缘侧向失稳”和“墙面板可防止墙梁外翼缘侧向失稳”选项?
图1 参数
首先,勾选“屋面板可防止檩条上翼缘侧向失稳”和“墙面板可防止墙梁外翼缘侧向失稳”选项后,当上翼缘和外翼缘受压时,程序不会对檩条和墙梁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
根据《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程》GB50018-2002(以下简称《薄壁型钢规程》)的要求:只有当屋面板与檩条连接牢固,即用自攻螺钉、螺栓、铆钉、钉子等与檩条连接牢固,且屋面板具有足够刚度(如波形钢板)时,才可以认为能够防止檩条发生侧向失稳和扭转,其稳定性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以勾选“屋面板能防止檩条上翼缘侧向失稳”和“墙板能防止墙梁外翼缘侧向失稳”选项,而不去校核稳定应力。
对于塑料瓦等刚性较弱的瓦或与模条连接不牢固的屋面板,例如固定在檩条支架上的波形钢板(扣板),在使用过程中,面板可以自由滑动,即屋面板与檩条连接不牢固。当连接件如下图[2]所示连接时,连接件可滑动,扭转刚度得不到保证。它不能防止檩条侧向失稳和扭转。檩条的稳定性应按公式8.1.1-2验算。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检查此选项。墙板可以约束墙梁外翼缘,这与对屋面板的要求类似。
图 2
2 钢结构檩条工具箱中什么时候应校核“结构确保下翼缘受风吸作用的稳定性”?
檩条在风吸力作用下,下翼缘处处于压缩状态,要求在联合风吸力作用下保持稳定。
计算应按薄钢规进行,勾选“结构保证下翼缘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后,程序不再计算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应力。根据门式刚架规范第9.1.5-3条规定,“当受压的下翼缘有内衬板约束,且能防止檩条发生扭转时,整体稳定可忽略”,即当檩条下翼缘设有内衬板,且内衬板与檩条可靠连接时,可考虑此项。
同时,也有人提出,当设置下层支撑,且拉力在距下翼缘1/3腹板高度范围内时,也可认为结构保证了下翼缘的稳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笔者认为,如果设置下层支撑后,下翼缘的稳定性仍不能保证,则不必计算,此时仍需校核下翼缘的稳定性。门式刚架规范对内衬板对檩条下翼缘的约束已有说明,在9.1.5条的说明中提到“当内衬板固定在檩条下翼缘上时,相当于有密集的小支撑对下翼缘进行侧向约束,不必考虑整体稳定性。”考虑到支撑对檩条的约束仅仅是在支撑拉杆位置的点约束,支撑不可能布置得很密集,一般支撑间距约为2m~3m,远远谈不上密集,因此下层支撑对下翼缘的约束不满足不需要进行稳定性验算的条件。
3、拉杆作用中约束檩条上翼缘、约束檩条下翼缘、约束檩条上下翼缘的参数应如何选取?设置对计算结果有何影响?
拉杆作为檩条的侧向支撑点,主要限制檩条的扭转和侧向变形。当拉杆在距上翼缘1/3腹板高范围内时,可认为是上翼缘扭转变形的支撑点,此时拉杆左右两侧对檩条上翼缘起约束作用。同理,当拉杆在距下翼缘1/3腹板高范围内时,可认为是下翼缘扭转变形的支撑点,此时拉杆左右两侧对檩条下翼缘起约束作用。当设置双层拉杆,且上下两层分布在距上下翼缘1/3腹板高范围内时,拉杆的作用是对上下翼缘起约束作用。
设定拉杆作用后,程序根据拉杆设置个数及檩条跨度确定拉杆间距,并根据此间距确定拉杆约束位置,也就是在檩条上下翼缘稳定性校核时,檩条露出面外的计算长度,进而影响檩条在相应位置的稳定性校核结果。
4 如下图所示:檩条设计工具箱提供了《薄钢规范GB50018》和《门规范GB51022-2015》两种规范选项,这两种规范有什么区别?
图 3 工具箱中的两个标准选择
自《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以下简称门式刚架规范)修订以来,新版门式刚架规范对檩条的计算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同时结合冷弯薄壁型材檩条的薄型钢规范,两版规范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1)门式刚架规范9.1.4规定实腹卷边檩条的宽厚比不大于13,卷边宽度与翼缘宽度之比不小于0.25,且不大于0.326。本规范对薄型钢无要求。
2)门式刚架规范第9.1.5-1条规定,薄壁截面腹板剪应力还需按9.2.5-2公式验算,而薄壁型钢规范无相关要求。
3)门式刚架规范第9.1.5-1条还规定,在对檩条进行强度校核时,采用平行轴有效截面模数进行校核钢结构墙面檩条布置,而薄钢规范则规定强度和稳定性校核一律采用主轴截面模数。虽然主轴有效截面模数大于平行轴有效截面模数,但对于檩条强度的计算,门式刚架规范是按照单向受弯构件或单向压弯、拉弯构件来计算其强度和稳定性,而薄钢规范则会按照双向弯曲、拉弯或压弯来计算其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在水平弯矩情况下,薄钢规范的计算结果很可能大于门式刚架规范的计算结果。
4)门式刚架规格将波形钢板屋面檩条挠度控制在1/150,薄钢规格将波形钢板屋面檩条挠度控制在1/200。
5、钢结构墙体中墙梁采用C型截面时,洞口朝上比较有利,还是朝下比较有利?
首先我们要了解C型截面的特点,对于C型截面来说,它是单轴对称截面,相对于X轴是轴对称的,相对于Y轴是不对称的,因此相对于Y轴两侧的抗弯矩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Y轴左侧部分对Y轴的抗弯矩记为W1,Y轴右侧部分对Y轴的抗弯矩记为W2。W1>W2,一般W1是W2的三倍左右。
图 4 剖腹产
C型截面多用于简支墙梁,下面就简支墙梁所承受的墙梁荷载及檩条的来去进行分类讨论:当墙梁只承受从墙体传来的墙体风荷载,且墙板竖向荷载自承时,面朝上或面朝下对风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性没有影响。竖向荷载只考虑墙梁本身的自重,面朝上或面朝下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当墙梁承受从墙体传来的风荷载时,墙板不自承重,墙梁要承受竖向荷载,对于简支墙梁来说,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墙梁截面下部受拉,上部受压。了解了C型截面的性质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截面的应力。如果C型截面以口向上的方式放置,则截面Y轴右侧部分受压,计算稳定应力时,W2参与计算,根据上述截面性质W1>W2,口向上时的稳定应力大于口向下时的稳定应力。所以,这种情况下,在截面进行稳定应力控制的情况下,口向下的截面最能充分利用截面刚度和承载力。
6、钢结构檩条工具箱中简支檩条计算结果输出“檩条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力设计值为(KN)”,怎么理解?
考虑到檩条有时也兼作屋面刚性拉杆,程序对常规檩条按受弯构件计算强度和稳定性。若按受弯构件计算出的强度和稳定应力满足要求,程序将按压弯构件计算公式计算檩条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力并输出。若在参数中的“轴力设计值”中输入某一数值,程序将直接按压弯或拉弯构件对檩条进行校核。
7、连续檩条工具箱中“减小边跨檩条间距一半”功能是什么?对计算结果有什么影响?
由于山墙桁架一般都设有抗风柱,有的还需设置墙架柱,因此边桁的竖向刚度远大于相邻的中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山墙桁架与相邻的中桁的竖向变形差异较大,可能造成屋面板局部变形,甚至倒塌,造成渗漏等。因此,有的钢结构厂家在檩条边跨时,习惯于减小檩条间距,以加强边桁与中桁的连接,减小竖向变形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屋面板的刚度。如图:在红色箭头所指位置将增加简支檩条。
图5 “边跨檩条间距减小一半”的效果
增加简支檩条后,边跨檩条的承载面积会减少一半,对强度及稳定应力的计算结果会产生影响,如下图所示。
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