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站西侧星火站交通枢纽项目:全国范围内单层网壳体系滑移距离最长、难度最大

   日期:2024-09-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31    
核心提示:临时预应力体系防止钢屋盖变形,钢屋盖为单层菱形网格体系,滑移区拼装完成后,在7~”提高空间异型双曲构件安装一次性合格率”QC研究课题,效果显著,解决了网格巨柱、菱形网壳屋面构件的连接及安装等问题。

CCTV13报道

星火站交通枢纽项目位于北京朝阳站西侧,地下结构复杂,地铁M3、R4号线与枢纽中心连为一体,建成后将成为集铁路、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项目效果图

星火站交通枢纽项目钢屋盖造型优美、结构受力体系复杂、周边场地条件狭窄,经过多方案综合比选分析,最终采用场外施工的整体滑移施工工艺。在枢纽南侧预拼装钢屋盖后,通过轨道“滑移”到指定位置安装,实施难度极大。这也是全国滑移距离最长、单层网壳体系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

项目效果图

科技创新引领

滑移结构总重约3200吨,最大跨度147米,由97个拼装单元组成,单个菱形边长3.35米,共计1429个单元。

“巧燕行”整体滑行距离170.2米,为满足滑行要求,共铺设4条滑道,每条滑道设置3台履带车,滑行过程采用激光测距、GPS定位等多重控制技术,将滑行精度控制到毫米级。

项目施工图

“3D扫描”技术保障安装精准。双曲螺旋网架巨柱是钢屋盖的主要支撑,网架巨柱呈双螺旋上升趋势,上部尺寸38m×30m,间距74m,竖向高度29m,倾角42°,全部由双螺旋弯扭构件组成,现场加工拼装难度极高。通过3D扫描技术与设计模型对比,进行逆向加工,保障拼装安装精度。

钢结构的屋面板_钢结构屋面安全技术交底_屋面钢结构验收规范

3D多维扫描图像

临时预应力体系防止钢屋盖变形,钢屋盖为单层菱形网格体系,滑带拼装完成后,在7~11轴布置12根拉索,两端采用24台张拉设备同时张拉屋盖,控制扰动。

临时预应力体系

项目管理为核心

“项目管理平台”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公司设立项目管理平台,项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均由公司各级部门审核批准,并提出相应意见,确保项目建设万无一失。

“数字钢结构”,构件加工总预算、加工图纸、加工安装计划及现场安装状况等全部输入系统,从源头实时监控构件状态。

“掌勤报”考勤制度要求所有工人将考勤情况录入系统,每天按照工种、工作组进行打卡,实时监控工人状态,为完美完成工期提供了坚实保障。

“BIM智慧工地”数据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反推施工进度,确保每个里程碑节点按期或提前完成。

BIM智慧工地

基于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质量管理文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高要求严把质量关。“提高空间异形双曲构件安装一次合格率”QC攻关项目取得明显成效,解决了网架巨柱、菱形网壳屋盖构件连接安装等难题。

钢构件加工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从原材料进场的验收、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到构件出厂的验收,确保原材料取样、焊缝检验、隐蔽部位检查等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钢构件及材料到货须验收,构件证件及原材料复检报告齐全,焊工须经过焊工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现场施工图

安全生产是前提

『全施工过程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安装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实时监控钢结构滑移全过程,利用workbench对节点进行建模分析,对滑移全过程进行应力监测,为安全生产创造技术保障前提。

屋面钢结构验收规范_钢结构的屋面板_钢结构屋面安全技术交底

钢屋盖工艺分析图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宣讲,根据项目特点辨识危险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宣讲。进行危险源辨识钢结构屋面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应急演练,践行“人人注意安全,人人懂得应急”的安全生产理念。

现场施工图

回顾重要项目里程碑

独立基础静载试验

钢屋盖单元组装

网架柱吊装

钢结构屋面安全技术交底_屋面钢结构验收规范_钢结构的屋面板

滑轨设置

钢结构屋顶组装完成

索桁架安装

钢屋顶滑动

以党建力量引领

本项目自开工以来,成立了党员突击队,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质量控制为基础,以安全生产为前提,克服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难点和组织难点,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钢顶板滑移这一重要节点。

新华网、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提升了中冶钢构品牌影响力。

钢结构的屋面板_钢结构屋面安全技术交底_屋面钢结构验收规范

图为媒体报道截图

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是配套京沈客运专线朝阳站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承担京沈客运专线、市郊铁路东北环线的客流集散以及地铁三号线、R4号线的运营,同时满足与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多种城市交通方式的换乘需求,实现高效便捷的客流集散。

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地上两层约3.1万平方米,地下三层约10.2万平方米。其主体部分四周为巨大的钢结构,总用钢量达1.3万吨,投影面积达1.3万平方米。整个钢屋盖采用单层钢箱梁网壳结构。

从施工现场望去,整个工地中间连接着朝阳站东出入口,中间的两根“巨柱”撑起了整个交通枢纽的钢结构屋面。未来,这个位置将是整个枢纽站的换乘大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提供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高效便捷换乘空间。“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星空’,室内空间非常明亮钢结构屋面安全技术交底,曲线优美,抬头望去,还会呈现出星光熠熠的视觉效果。”北京建工集团北京朝阳站交通枢纽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马晓晖介绍道。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