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晖 通讯员 王勇
鄂西降下大雪,万山银装素裹。
2月2日上午9点30分,沪渝高速四渡河大桥车水马龙,一名身穿橙色反光夹克的男子正在检查。他就是湖北交通益恩运营公司第二检查处桥梁工程师龚诗琪。
四渡河大桥位于巴东县野三关镇,为单跨双铰钢桁加劲梁悬索桥,主跨900米,桥面至谷底最大高度560米。山谷吹来的风夹杂着冰雪,龚诗琪和同事们冒着风雪给大桥“诊断”。
大桥护栏外有一块平台,是观景平台和日常养护准备区。龚诗琪和同事们系好安全绳钢结构高强螺栓检测,互相检查个人防护装备。这对于高空作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打开引桥外平台上的隔离门,钻进“桥腹”,沿着与桥面近乎垂直的简易楼梯走下去,脚下是滑溜溜的雪种。
由于大桥结构特殊,检修通道无法封闭,龚士奇每次检查完都要解开安全绳,再扣到下一段护栏上钢结构高强螺栓检测,只能低头弯腰干活,重点检查的是高强度螺栓。
高强螺栓是桥梁重要构件,桥梁“框架”由它们连接起来,四渡河大桥共有高强螺栓40余万套,由于桥梁结构复杂,一些地方先进设备无法到达,大部分螺栓需要人工检查确认。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桥位于峡谷中,侧风较强,行走在离地面500多米的高空,人被风吹得瑟瑟发抖,还要在“迷宫”中爬上各种倾斜、垂直的梯子,有时还要手脚并用。龚诗琪绑上安全绳,用手电筒检查螺栓有没有漏掉,还用铁棍敲螺栓有没有松动。在“桥腹”里来回走了一次,就花了1.5个小时。
今年39岁的龚诗琪与桥梁有着特殊的缘分。他一直“守护”着2009年通车的四渡河大桥,对大桥的结构、状况了如指掌。随着日复一日的攀爬和检查,他如今已经可以轻轻松松地走过维修通道。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看着车辆飞驰而过,心中满怀回家的渴望,他觉得自己必须从始至终小心翼翼地守护这座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