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等助力建筑工业化发展

   日期:2024-09-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81    
核心提示:施工图设计需考虑工业化建筑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标准化的模数、标准化的构配件通过合理的节点连接进行模块组装最后形成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建筑整体。与常规项目不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体结构施工还需编制构件的安装计划,分为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并将计划与构件厂进行对接,以此指导预制构件的进场。

一、总体实施策略

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全面控制的目标。

2.标准化设计

1.施工图设计标准化

施工图设计需考虑到工业化建筑的标准化设计,通过标准化模块、标准化部件,通过合理的节点连接进行模块化装配,最终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建筑实体。

2. 组件拆分设计标准化

构件厂根据设计图纸对预制构件进行拆分设计,构件的拆分在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构件种类,减少工厂模具数量。

3. 节点设计的标准化

预制构件之间、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之间的节点设计,需参考国家标准图,并考虑现场施工的可操作性,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因连接节点复杂造成现场施工困难。

3.1.装配式外墙节点设计

预制外墙套筒连接区竖向节点样本

采用半注浆套筒,将预制墙板内的钢筋通过机械连接方式连接到注浆套筒上,将下层墙体伸出的钢筋插入上层墙体套筒的空腔内,再注入高强度注浆材料进行锚固。

墙体外侧采用弹性防水止水条密封,防止灌浆材料从外侧渗漏,同时保证上下层墙体之间保温的连续性。

非套筒区域采用注入高强灌浆材料直接连接,将现浇板钢筋伸入预制外墙内进行弯曲锚固。

墙顶设计有倒梯形箍筋帽,保证墙体竖向配筋的连续性。

预制外墙板一侧的预留钢筋为开口箍筋,钢筋长度为180mm。

后浇段墙体箍筋均为分离式箍筋,便于后浇段区域箍筋的绑扎。

3.2 PCF板加固节点设计

L型PCF板加固节点

PCF板通过保温锚栓粘结于混凝土后浇段,通过设置L型连接角铁将PCF板与两侧预制外墙连接,角铁型号为140×10,长度100mm。

安装角部PCF板时,采用角铁进行初步固定,保证PCF板与两侧相邻外墙的平整度及接缝;

组合板与端部支撑的水平搭接设计为10mm,墙体能对组合板起到部分支撑作用,防止渗漏。

3.3 复合板连接设计

层压板之间的接缝处预留120mm宽、5mm厚的凹槽,此凹槽用于预留由于楼板标高控制有偏差或楼板厚度有偏差而产生的错位问题,后期装修时在凹槽内铺设网格布作为加固措施,进行装饰面的施工,保证楼板整体的平整度。

3.4. 阳台及空调面板节点设计

预制阳台及空调板为悬挑结构,与楼板采用抛筋连接,预制阳台上部钢筋伸入楼板现浇板内,与钢筋绑扎连接,预制阳台与预制外墙内叶板搭接10mm。

3.5. 预制楼梯接头设计

3.6. 门窗节点设计

开门细节

预制外墙门洞左右两侧及顶部设置防腐木砖,用于固定门,底部设置钢筋,加强墙体整体刚度,保证墙体在吊装过程中不因自重而损坏。

窗洞上下开口及两侧设置榫槽及防腐木,防腐木尺寸为100X60X50mm,锚杆一端锚固进入内扇壁,另一端锚固进入外扇壁,50mm厚的防腐木进入外扇壁15mm,进入内扇壁5mm。

窗框固定在防腐木上,窗框与预制构件之间的缝隙用发泡剂填充,并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密封,窗户四边留有20mm的榫槽。

3.7 预留开口节点设计

外支架预留孔呈喇叭状:内叶壁内侧孔径为30mm,内叶壁外侧孔径为40mm,外叶壁外侧孔径为60mm。

预制外墙板上预留向下倾斜的孔洞,预制墙板上必须预留空调孔。

预制外墙及保温板的DN75PVC直接接头预先埋设在预制构件内钢结构构配件进场验收,后浇墙板的DN75PVC管在现场连接。

3.8 预制外墙接头节点处理

外墙水平缝

外墙由内至外依次由现浇混凝土、挤塑聚苯板保温层、混凝土外叶、聚乙烯泡沫塑料棒、建筑耐候密封胶组成,保温层之间采用弹性防水密封材料密封。

将聚乙烯泡沫塑料棒插入规定的深度,保证建筑防火密封胶注入一定的深度,起到密封作用。

外墙由内至外分别由现浇混凝土、岩棉封堵、防水腔、聚乙烯泡沫塑料棒、建筑耐候密封胶等组成。

3.工厂生产

预制构件统一在工厂生产,本项目采用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家为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构件生产相关内容将由构件厂进行介绍。

4.组装施工

1.平面布局

道路布置:现场施工道路尽可能设置为环形道路,部件运输道路根据部件运输车辆荷载设置为重载道路;道路尽可能考虑永久与临时相结合,并采用预制路面。

堆场布局:吊装构件的堆放面积应适合一天的施工需要,并为日后的装修工作、设备安装预留空间,应提前规划好预制构件堆场构件的排列顺序,保证预制构件吊装顺利进行,按最外端先吊构件的排列顺序排列。

大型机械:根据最重预制构件的重量及其所在位置选择塔吊,使塔吊能够满足最重构件的吊装要求。

2. 吊装顺序

提前规划单元工程标准层预制构件吊装顺序,确保构件出厂顺序与吊装顺序一致,保证现场吊装有序进行。

预制构件吊装顺序为:预制墙体—组合梁—组合板—楼梯—阳台—空调面板。

外墙吊装顺序为先吊装转角处外墙,以转角处外墙作为其余外墙吊装的定位控制参照,两侧预制外墙吊装校准后再安装PCF板。

组合梁、组合板等按预制外墙吊装顺序分单元吊装,以单元为单位控制累计误差。

3. 计划跟踪

该项目装配式结构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安排编制,构件厂根据结构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构件生产计划,保证构件的持续供应。

与常规项目不同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体结构施工还需编制构件安装计划,分为季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并与构件厂对接,指导预制构件的发货。

4. 部件验收

验收程序

重点验收内容

5.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5.1 装配式墙体安装控制要点

5.2 组合梁、板安装控制要点

5.3. 预制阳台安装控制要点

5.4 预制楼梯安装控制要点

5.5 模板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该项目现浇部分采用铝合金模板,将铝模非常规则的成型效果与预制构件精确的尺寸相结合,达到了整个结构无需抹灰的目的。

预制结构铝模板与传统现浇部分的主要区别在于:预制墙体后浇带采用预制墙体外层叶片板或PCF板作为外模板,而铝模板只对内部进行加固,只在后浇段外侧设置背肋加固:外背肋与内背肋之间的连接,是通过预制墙体内预埋止水螺杆内杆实现的。

5.6 注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6.验收组织

6.1. 标段及子项目验收

装配式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验收文件归档到混凝土结构分项工程。

6.2 混凝土结构检验批的划分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安装工程、灌浆工程原材料检验批次均按每个生产线工段作为一个检验批次进行检验。

5、集成装饰

外墙门窗、外墙饰面砖与预制外墙同时工厂化生产,避免后期装修。

采用夹芯保温外墙板,不单独施工外墙保温工程。

现浇部分采用铝模板施工,结合装配式结构,可免去后期抹灰,直接施工墙面装饰面。

水、电等设备的专用接线盒预埋在预制构件中,避免后期凿孔。

6.信息管理

利用BIM技术对场地进行建模,模拟施工现场钢结构构配件进场验收,并对预制构件、施工进度、构件吊装模拟等进行深度设计。

现场实时视频监控

预制构件内嵌芯片,可实时跟踪预制构件在生产、发货、卸车、安装、验收等过程中的状态。

7. 成本比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