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遗产更新改造:结构关系的五大分类及柏林新博物馆案例解析

   日期:2024-09-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63    
核心提示:世纪废弃的工业建筑,那里曾是煤炭卸载和储存的地方。随着深圳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大刀阔斧的城市更新下,金威啤酒厂大部分被拆除,仅存占地约1.1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存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印迹。啤酒厂拥有独特的工业建筑空间体验,然而其零散的厂房遗存在场地中无法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共识,技术革命带来的大型工业建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对遗留的建筑遗产进行改造则成为备受期待的建筑项目。在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建筑师采用不同的改造手法,在结构上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将工业建筑改造的结构关系分为以下五类:“共生、寄生、共生、义肢、捕食”。继续阅读,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改造项目的信息。

新博物馆

设计师: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柏林新博物馆由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和 Julian Harrap 设计,涉及对 1859 年建造的旧建筑废墟的修复和翻新。Chipperfield 的设计试图在现有建筑和新建筑之间建立一定的连续性,“尊重不同保存状态下的历史结构”。主楼梯采用由白水泥和萨克森大理石碎片混合制成的预制构件进行再生,与房间的质朴材料形成鲜明对比。修复和更新现有结构背后的想法是,应在其空间背景和原始物质性中强调原始结构——新建筑反映了失去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它。

© 大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

© 阿齐姆·克莱克

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

设计师:gmp

改造内容包括钢结构厂房主体建筑及结构物,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包含教育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gmp的设计以“时光长廊”为概念,将连续的柱网及屋盖结构进行保留与重建,不仅恢复了其宏伟的空间尺度感,更为改造后新的功能场景增添了钢铁工业的火热记忆。

现场实景 © CreatAR + 竞赛效果图 © Willmore

© 威尔莫尔

© 威尔莫尔

由于原有的工业机器设备、钢结构、通风塔等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改造理念是“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厂房结构”,建筑内部放置弧形不锈钢板,将阳光反射至中庭,解决了大型建筑普遍存在的采光不足问题。

© 威尔莫尔

© 威尔莫尔

什鲁斯伯里麦芽厂改造

设计师:Feilden Clegg Bradley Studios

什鲁斯伯里亚麻磨坊麦芽工厂被称为“摩天大楼的鼻祖”。它建于 1797 年,是世界上第一座铁框架建筑,这项新技术的开发是为了提供更好的防火性能。它为伦敦碎片大厦、纽约帝国大厦和迪拜哈利法塔等现代建筑铺平了道路。

©丹尼尔·霍普金森

©丹尼尔·霍普金森

在创新、革命和适应的价值观的驱动下,项目团队进行了修复、再利用和改造。固定的预算和高质量标准要求团队以新的方式合作利用资源,并拒绝任何形式的浪费。

©丹尼尔·霍普金森

©丹尼尔·霍普金森

环境策略遵循英国历史遗产委员会倡导的“整体建筑方法”。要让建筑“重新发挥作用”,需要全面修复现有结构并增加新的核心设施。建筑师采用了大胆的干预措施和轻触式保护方法,力求保护和增强建筑的特殊性。

©丹尼尔·霍普金森

大运河未来艺术科技中心

设计师:MVRDV

MVRDV赢得竞标,将杭州炼油厂改造成“大运河未来艺术与科技中心”,同时在绿色环境中将办公、零售及各类文化体验空间与工业遗迹交织在一起。

© 恩格拉姆

© 恩格拉姆

整个区域的核心建筑是一座“艺术科技中心”,其圆柱形的外观呼应并放大了曾经覆盖厂区的油罐结构。简单的建筑立面隐藏着高度复杂的内部结构:圆形展厅位于地下一层,两层高的空间为展览布局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地面层设置了一系列不规则堆叠的矩形盒子,容纳艺术家工作室、办公室和配套商业。一系列由楼梯和桥梁连接的露台激活了艺术科技中心内的公共区域,可用于展示大型装置、表演和各类活动。

© MVRDV

© MIR

Oatly 铸造厂改造总部

设计师:Kjellander Sjöberg

Kjellander Sjöberg 完成了瑞典马尔默一家前铸造厂的改造,将其变为 Oatly 的新总部。该项目大量使用再生材料,并展示了如何以循环方式实现回收利用。其原则是基于现有建筑进行新设计。这座之前已成废墟的独特建筑被赋予了生机勃勃的新生命,并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城市社交场所向公众开放上海厂房钢结构拆除en,同时也向他们讲述了港口丰富的海洋遗产的多面故事。船坞区计划是马尔默市的一项重大重建项目,旨在将旧船坞区改造成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场所。

© Rasmus Hjortshøj – 海岸

© Rasmus Hjortshøj – 海岸

Oatly 总部是一个以可持续性和再利用为核心理念的“物件库”:砖块、金属板、波纹板、楼梯、灯具等成为项目的主要建筑资源和设计驱动力。除了框架之外,建筑还使用了胶合木和交叉层压木材,所有其他新材料尽可能地从当地或可再生资源中采购。

© Rasmus Hjortshøj – 海岸

© Rasmus Hjortshøj – 海岸

© Rasmus Hjortshøj – 海岸

鹿特丹移民博物馆

设计师:MAD

MAD 建筑事务所与 Bureau Polderman 合作修复这座历史悠久的仓库,该仓库的历史可追溯至 1932 年,如今已成为博物馆体验的基础和起点。有机结构从底层向上延伸,从屋顶向上流动,成为鹿特丹市的观景台,俯瞰马斯河和纽约酒店(前荷兰美国航运公司总部)。

©

©

© MAD

多米诺糖厂改造

设计师:PAU

PAU 的任务是创建一座开放式建筑,无缝连接现有社区和四分之一英里长的海滨。最终,425,000 平方英尺的工作空间坐落在一座美丽而独特的城市建筑中,该建筑体现了后工业时代威廉斯堡的独特性,为其居民和整个社区提供了独特的体验。

© 马克斯·图希

© 马克斯·图希

PAU 并没有采用复合砌体外壳上的错层设计,而是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将一座全新的建筑嵌套在现有围护结构内,在新旧建筑之间留出 10 到 12 英尺的间隙。通过拉回现有墙壁,可以实现理想的标准化楼层高度,打造出满足新租户需求的一流办公空间。

© 马克斯·图希

© 马克斯·图希

一排排历史悠久的窗户,不受室内隔断的阻挡,勾勒出曼哈顿的广阔景色,同时也让人们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现有的建筑结构。新的玻璃筒形拱顶将高耸于历史建筑之上,呼应了原糖厂的美国拱形风格和奇特造型。

© 马克斯·图希

© 马克斯·图希

哈佛艺术博物馆

设计者:伦佐·皮亚诺工作室

建筑东侧原先是一堆低矮的临时增建物,现在被一个醒目的统一结构所取代,其透明与不透明的对比十分引人注目。RPBW 的延伸部分高耸于裙楼之上,裙楼由表面粗糙、质地细腻、颜色为浅灰色的切姆斯福德花岗岩制成,是一块巨大的悬臂式建筑,位于玻璃幕墙入口层上方。除了从南北两端延伸出来的玻璃支架外,没有任何窗户。

这个盒子是扩建部分的核心,包含两层,其中大部分是新画廊的空间。长而连续的表面覆盖着灰色的阿拉斯加雪松。这些条带让人想起校园里一些最古老的建筑。矛盾的是,木板也是新博物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现代特色之一:它们由计算机单独处理,因此它们的整体方向会随着每一块木板而改变。从建筑角落的垂直到立面中心的近乎水平,略有不同的速度微妙而有力地为表面增添了活力。

© 彼得·范德瓦克

© Nic Lehoux

发电厂艺术中心

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该重建项目位于布鲁克林的戈瓦纳斯和红钩区,占地面积约 15,793 平方米。该项目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一座废弃且污染严重的百年老发电站(昵称“蝙蝠洞”)被改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中心,以满足艺术家、制造商和其他技术工人的需求。

©Powerhouse Arts

©Powerhouse Arts

该项目的设计重点是修复锅炉房,以重建其与现有涡轮机房的关系。通过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与 PBDW Architects 制定的精心保护、稳定和战略修复计划,涡轮机房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同时将其历史的一部分无缝地融入到这个新的制造工厂中。

转型模型

©Powerhouse Arts

©Powerhouse Arts

无锡运河交流道 1958

设计师:深圳华汇设计

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场地,植入了丰富的功能与空间,实现了新与旧的共生。面向运河一侧,设计了形态交错、尺度宜人的滨水文化街区;一侧则是由集中体量形成的较为完整的地标组团。因此,在清晰的空间横轴规划策略下,多种业态、多样形态构成了极为丰富的空间体验。

规划结构(左)+功能划分(右)©深圳华汇设计

© 建筑译者姚莉

© 建筑翻译

对于建筑外观,采取的策略是延续并强化原有厂房红砖肌理,将老厂房局部空心砖提炼形成立面整体语汇特征,并加入玻璃砖与红砖,形成虚实结合。这种“新旧互映”,既是溯源,更是再生。

© 建筑译者姚莉

© 苏磊

为了满足新的功能和空间需求,在结构改造过程中,我们在内部增加了新的钢结构体系来支撑原有的混凝土柱。这样既保证了原有厂房的基本形态,又实现了空间的再利用。新结构采用全钢结构吊挂体系,向上延伸支撑天空艺术馆顶部,新旧结构完全分离。

© 建筑译者姚莉

© 建筑译者姚莉

斯洛伐克国家文化纪念馆、供热厂改造

设计师:DF Creative Groupys

该建筑方案利用锅炉房和涡轮机房的空置内部空间建造一个新的独立结构,同时创造与原有建筑一致的新区域和楼层。这一概念使得历史建筑与新建筑区分开来,因此,改造后的尤尔科维奇供热厂将为创意产业、建筑师、初创企业和小型 IT 公司的人员和公司提供独特的 base4Work 工业联合办公空间。该建筑的底层向公众开放,包括生活广场的入口。

© 男孩玩得开心

© 男孩玩得开心

此次翻新突出了许多历史建筑细节,包括该建筑原有的坚固柱子和三个主料斗。重建创造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原始空间,材料保留了原有的粗糙度和颜色。建筑材料和新插入物(原有外墙和墙壁上增加了 31,000 多块砖,以及希腊石墙面覆层)以及现代技术细节都清晰可见,反映了“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原则呈现。

© 男孩玩得开心

© 男孩玩得开心

© 男孩玩得开心

南京作战机械厂改造升级

设计者:密斯建筑

设计提取了原有厂房建筑群最重要的特征——红砖与素墙,以看似严肃却又轻松的方式对公园进行重塑——位于“红山”脚下的一块土地,具有某些特定的“材料的特性与共性”,成为统一公园、重新唤醒记忆的关键。

© 吕晓斌

©孙海婷

红砖、红色清水混凝土、红色水磨石、红色饰面瓷砖等,都是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红色材料,代表着不同时代的建筑方式和施工方法,强化了“红色”的特性。

© 孙海婷

© 孙海婷

经过改造更新,公园回应了长期以来缺乏完整、明确特征的城市角色,以一种熟悉却又陌生的方式重塑了公园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城市对于工厂的记忆。

© 吕晓斌

德克鲁克图书馆

设计师:RCR & Coussée & Goris

德克鲁克图书馆取代了 19 世纪和 20 世纪废弃的工业建筑,煤炭在此卸货和储存。通过一系列连接,包括桥梁、小径和人行道,该图书馆使根特市中心焕发活力。图书馆通向四面八方。

通过稍微改变不同楼层的位置,建筑师将原本的盒子变成了更特别的东西。为了保护建筑免受阳光直射,玻璃幕墙采用多块平行的薄钢板建造。因此,从外面看不到这座建筑。无论内部发生什么,根特市的景色常常被棕色的钢筋刺穿。

张江水泥厂10000米仓库改造

设计师:MAD

MAD的改造设计希望通过新旧建筑的并置,在时间感知和物理维度上营造出立体的层次感。改造后的建筑犹如一艘冉冉升起的方舟,为日渐衰败的工业场地带来新的活力。万米仓库原有的工业建筑风格被保留,旧屋顶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金属的“漂浮”空间,仿佛一艘来自未来的方舟。混凝土的粗糙与金属的光滑质感形成鲜明对比,不同时间维度的存在相互碰撞,产生的张力让原本破旧的厂房焕发出新的活力。

© MAD

© MAD

新的办公空间像方舟一样被抬升到空中,成为新的屋顶;原有的大面积工业空间被保留下来,改造成多功能的城市会客厅,成为新空间记忆和灵魂的一部分。面向张江副中心的西侧墙面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通高的悬索玻璃幕墙,玻璃幕墙相对原墙面后退,形成24小时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 MAD

© MAD

透明玻璃幕墙背后,明亮开阔的厂区空间一览无余。设计利用万米仓库窄而高的体量,营造出纵深感极强的室内空间,人踏入其中,映入眼帘的是缓缓展开的巨大方舟。金属阶梯直达屋顶,邀请人们踏上一场探索未来与未知的旅程。方舟之下,是老厂房斑驳的墙面,以及层层递进的阶梯式花园,花园内配备创意、文化、餐饮等业态,旨在打造一个能够激活城市空间的活力新社区。

© MAD

© MAD

长安镇创业广场改造

设计师:朱涛建筑

业主计划将整个区域内的旧工厂改造成“创业园区”,并将沿街一排商铺、宿舍和厂房的改造定为首期催化,但并未给出明确的功能要求和改造范围。建筑师的设计构思从街道出发:

© 罗然

© 罗然

线——沿着联丰北路,强化基地强劲连续的300米长城市界面,我们希望这条“线”能沿街道向片区西侧辐射,与社区公园、体育馆一起,带动整个园区的焕发活力。

面——场地内的三层地面——0m、6m、15m的标高面,共同构筑起立体的步行网络,并通过连廊、楼梯形成立体的城市共享花园。

点·精雕位于西安路与联峰北路交汇处,通往社区广场的“城市入口”拐角处,开放式楼梯连接多个地面,形成立体流动的空间。

长安镇创业广场南侧“城市入口”©罗然

© 罗然

© 罗然

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

设计师:里伯斯金工作室

“我并不打算保留博物馆的立面,而只是在后面增加一个隐形的延伸部分。我想创造一个大胆的中断,一个彻底的错位,以渗透历史悠久的阿森纳并创造一种新的体验。这座建筑将让公众参与到最深刻的问题中,即有组织的暴力和军事历史如何与城市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 丹尼尔·里伯斯金

© Bitter Bredt 由 Holzer 提供

利伯斯金德对德累斯顿军事历史博物馆的扩建极大地破坏了建筑的对称性,一个巨大的五层楼、200 吨重的玻璃、混凝土和钢材楔形建筑横穿了这座拥有 135 年历史的建筑。新立面的开放性和透明度突破了原有建筑的不透明性和僵硬性,就像德国民主推翻了该国的独裁历史一样。

© Bitter Bredt 由 Holzer 提供

© 苦涩布雷特 由 Holzer 提供

曼彻斯特工厂国际艺术中心

设计者:OMA

该建筑占地13,350平方米,设计完全灵活且适应性强,既可举办艺术表演,又可举办各种规模的展览——沉浸式画廊展览、戏剧……这是英国首座此类建筑,也是欧洲最大、最雄心勃勃的建筑之一。

©Marco Cappelletti

©Marco Cappelletti

©Marco Cappelletti

Aviva Studios 的所在地代表了曼彻斯特的工业和文化历史,OMA 的设计通过使用波纹金属和粗糙混凝土反映了这一点。该建筑位于水街上方,并采用了 19 世纪菠萝铁路的拱门。通常,这种规模的场馆由于噪音问题而位于郊区。然而,通过双层混凝土外壳和使用先进的隔音技术,该建筑实现了最高的隔音效果上海厂房钢结构拆除en,并融入了市中心。

©Marco Cappelletti

©Marco Cappelletti

墨西哥水力发电厂更新,拉卡梅拉文化中心

设计师:ÁGORA

项目涵盖了卡梅拉水电站工业遗产(始建于1906年)的修复及其周围环境,包括穿过场地的露天污水渠,以及新建筑,通过与原有材料的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化社区,包括:一个遗产博物馆,一个文化中心,一个图书馆,一个医疗诊所,一个自行车停车场,一个工作室,一个滑板公园和一个线性公园。

© 安德烈斯·塞迪略

© 安德烈斯·塞迪略

“La Carmela”项目不仅通过修复两座原始建筑,还通过保留该地区普埃布拉纺织业的水力记忆,讲述了工业遗产、自然资源和社会平等的故事。露天博物馆的游客路线通过围绕遗产建筑的空中走道连接起来,展开历史叙事。

© 安德烈斯·塞迪略

© 安德烈斯·塞迪略

© 安德烈斯·塞迪略

深圳沙井村公所

设计师:Fun City Studio

建筑师发现了电厂遗址,被它独特的时间之美所感动,希望通过设计实现“电厂遗址再生”。随后,趣城工作室在设计方案中提出对电厂遗址进行改造,建造“沙井村会馆”,将遗址作为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活化,赋予其新的价值。遗址的再生主要体现在物质性和精神性两个方面。

© 白羽

©白羽

旧遗址、其结构和细微痕迹被最大程度地保留,遗址的混凝土结构全部加固后回收利用;另一方面,钢结构、玻璃等新材料、新块体被插入或包裹在旧遗址周围,相互交织、融合,模糊了新与旧的绝对界限,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犹如老树上长出新芽,“新”自然而然地从“旧”中萌发、生长出来。

© 白羽

©白羽

© 白羽

金威啤酒厂改造

设计者:Urban Practice

随着深圳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升级发展,在大刀阔斧的城市更新之下,金威啤酒厂大部分被拆除,只留下占地约1.16万平方米的工业遗产,成为深圳城市的核心,是深圳发展的重要印记,保存了深圳过去的奋斗、辉煌,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

© 直角建筑摄影

© TAL

都市实践的设计践行“空间即展览”的理念,从场所价值的挖掘与转化出发,通过灵活的空间介入,创造性地利用工业设备遗存,突破日常的空间体验,将啤酒厂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公共文化机构,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装置,搭建文化生产的舞台。

© 直角建筑摄影

观景塔©TAL

啤酒厂有着独特的工业建筑空间体验,但其散落的厂房建筑在场地上无法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城市实践采用整合、插入、介入的改造策略,将场地西侧距道路1.65米处与东侧距道路1.65米处连接起来,利用约3米高差形成的底座改造为空间叙事的基座,将原本散乱的体量整合起来,以整体的力量与周边大尺度的新城市环境取得平衡。

© TAL

“地面铸造”展览装置内部 © TAL

本文转载自见日注文,仅供学习交流,若图文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