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东检查浮选车间设备安装情况。记者刘晓云摄
黑龙江日报5月9日讯 近日,记者来到双鸭山市岭东区中双石墨开采及深加工项目建设现场,占地30公顷的厂房依山而建,目前,生产车间、办公楼、检验检测中心、专家公寓等厂区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双鸭山钢结构安装,厂区内路面正在准备硬化。大部分工人都在车间忙碌,安装磨粉、烘干设备。
“我们项目去年4月开工建设后,厂房主体建设与设备安装同步进行,生产所用的球磨机、浮选机、超细磨机等大型设备在主体结构未封顶时就已经进厂。”项目负责人王海东介绍,目前设备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准备6月初进行单车试车、7月份实施全厂联试。
区发改局局长刘涛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24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年采选石墨原矿124万吨,浮选矿物12万吨,形成年产球形石墨1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1万吨的优势产能,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可安置240人就业。
在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浮选车间,王海东指着一排排大型机械设备说,这条生产线是国内行业产能最高、自动化、监控一流的生产线,可对石墨矿进行11次磨矿、12次磨矿。整个车间安装完毕后,只需要两名工人,在二楼控制室的电脑上就能完成所有自动化、智能化操作。“设备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克服了不少困难,特别是在施工期间,面对人力短缺的问题,区里通过各种渠道帮我们招聘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保证了施工安装进度。”王海东说。
“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市、区提供的‘直通车’服务。”说起政府对项目的支持和服务,中双石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熙感动不已,“区委、区政府领导在回应我们的合理诉求时,从来没有说‘不’,而是考虑如何‘让其成’,有了这样的环境,相信我们的项目一定能顺利开工。”
什么是“直通车”服务?岭东区委书记迟国军回答:“我们专门成立了岭东区石墨产业服务中心,派出第一书记进驻企业,全程牵头、办理、协助,缩短了项目时间。区委、政府对资源核查、矿产储量证明、采矿设计及深加工设计审批、设备采购、技术引进、项目建设等各项审批手续都进行了全程跟踪服务。”
据悉,岭东区引导企业寻求技术合作、优选机械设备、对接前沿科技,与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山研究院就浮选及深加工项目建设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石墨产业高起点规划获得技术支持;与山东新海科技、常发矿机等设备公司合作,引进国内单条生产线设计产能最大、行业技术工艺领先的石墨浮选设备;与南京鼎腾石墨烯研究院就石墨材料研发及深度应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主要领导还多次带领企业赴国内石墨行业先进区域考察,通过联系全球顶尖专家,为石墨产业发展寻求前沿科技支撑。
“双鸭山石墨产业起步虽晚,但起点高,要尽量避免别人走过的弯路。”市工信委副主任尹茂胜说,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双鸭山市委、市政府把石墨产业作为重大战略重点,将新兴产业作为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七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推进,按照“勘探、开采、加工、生态修复”一体化模式,以优质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为核心,重点在高端产品生产加工领域谋划催生项目,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石墨产业园,寻求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商合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市转型步伐。
目前区域内已探明及预测石墨资源储量6亿吨,矿物量4000万吨。其中,位于双鸭山市西南约25公里岭东区的西沟超大型石墨矿床,属于大型晶质石墨。矿石量33551.19万吨,矿物量2337.61万吨,平均品位6.97%,初步估算潜在价值1000亿元以上。
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双鸭山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推动石墨产业加速形成后发优势,该市坚持高起点规划、超前谋划双鸭山钢结构安装,紧盯前沿技术,不走过去的老路、不走过去的弯路,实现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