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人民网深圳4月9日电(记者陈玉珠汤欣欣)“立交桥雨棚会按原计划安装吗?”近日,有深圳市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发帖称,107国道宝安段市政府化改造项目(第一实施段)正式开工一年,沿线黄田中务、黄田、翠湖、星围四座人行天桥至今未安装雨棚钢结构雨棚图纸,与此前规划不一致。
照片由留言市民提供
该市民称,按照当时的规划和效果图,沿线4座人行天桥将进行改造,增设雨棚、风雨廊、非机动车通道等。
对此,深圳市宝安区建设工程局表示,为确保原有立交桥结构安全,各参建单位建议在此项目中取消立交桥雨棚设计。
据介绍,在此项目初步设计文件中,沿线4座人行天桥均设置天桥雨棚,而天桥雨棚基础设置在地面上,3月份,宝安区建筑工程局在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和现场勘察时发现,受地下管线影响,天桥雨棚基础无空间实施。
其中,黄田中务、黄田、翠湖、兴圩立交桥雨棚基础与既有高压电缆沟及气、水、电气设备等管线存在冲突,若实施立交桥雨棚基础,相关管线迁改内容涉及投资金额较大,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电力管线迁改审批流程长,推进难度较大。
此外,黄田中屋、黄田、星围人行天桥部分楼梯位于深圳市交通局宝安管理局2022年拟改建道路路面之下,根据《深圳市道路开挖管理条例》,为避免道路重复开挖影响市民出行,改建道路5年内不得占用、开挖。
因此宝安区建筑工程局组织设计团队考虑在原有桥梁结构上设置雨棚。在查阅了立交桥原设计图纸后发现钢结构雨棚图纸,该立交桥建于2002年左右,经过建模计算,原设计并未预留雨棚。雨棚荷载由桥梁承担,且依据旧版标准设计,因此其承载力储备相对较小。如果增加雨棚,跨中弯矩过大,实施后可能对原桥梁结构造成破坏。
“我局也将相关情况上报原项目单位宝安交通局,根据项目单位意见及现场实际情况,本次改造不再进行立交桥雨棚的增建。”宝安区建筑工程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