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钢悬挑外脚手架的搭设
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放线定位→预埋圆钢锚圈→安装悬挑框架支撑结构→竖杆→纵向扫地杆与竖杆连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墙体连接件→安装剪刀撑→绑扎带、挂安全网→工作面铺设脚手架、踢脚板。
2. 质量要求
槽钢、拉绳:间距一致,严格按规划排列。
外排色杆:色彩均匀饱满,间距均匀,平衡垂直。
大转角:双立杆立于转角处,大转角处直立;横杆向内排列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外露长度一致;安全网在转角处转直。
剪刀撑:连续排列;正确的角度;正确的重叠。
安全网:绑扎牢固,拉直平整,纵向接头垂直。
斜台开启:安全网直立绑扎。
标志、标语:位置合理、醒目、安装平直。
墙体连杆:按要求设置。
海底:封闭牢固可靠,表面平整。
3. 安装基本要求
1)杆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高度的1/200。除顶层外,杆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杆上的接头应错开。相邻两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档距内。高度方向相邻两杆接头的间距不应小于500mm。接头中心距主接头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距内不允许有两个接头。
2)杆顶应高出施工工作面1.5米。
3)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应在距槽钢顶面不大于200mm处用直角扣件与竖杆固定,横向连接杆应在纵向连接杆正下方的竖杆上用直角扣件与竖杆固定。
4)纵向水平杆(大横杆)设置在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的下方,位于竖杆的内侧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并用直角扣件与竖杆紧固。大横杆的长度不宜小于3跨,且不宜大于6米。
5)用扣件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对接接头应错开,并不应位于同一同步、同一跨度内,相邻接头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位于纵向水平跨度的中间。
6)货架四周大横杆纵向水平高差不得大于±50mm,同一排内大横杆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一根杆两端高差不得大于±20mm。
7) 小横杆两端应用直角紧固件与大横杆固定。
8)每个主节点处(即立杆与大横杆交接处)必须设置小横杆,并用直角扣件与立杆紧固。杆轴线距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150mm,靠墙一侧延伸长度不宜大于250mm,外框立面延伸长度宜为100mm。工作层非主节点处水平杆应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宜大于立杆间距的1/2,工作层小横杆间距为1米。
9)每个主节点处(即立杆与大横杆交接处)必须设置小横杆,并用直角扣件与立杆紧固。杆轴线距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150mm,靠墙一侧伸出长度不宜大于250mm,外框立面伸出长度宜为100mm。工作层非主节点处水平杆应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宜大于立杆间距的1/2,工作层小横杆间距为1米。
10) 每层搭建时,必须及时将外脚手架牢固地绑在结构上,以确保搭建过程中的安全。在搭建过程中必须纠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并适当拧紧扣件螺栓。
11)拉杆必须从第一层开始与主体结构连接,连接脚手架的拉杆端部可以略向下倾斜,不允许向上倾斜,确保垂直两跨、水平三跨连接连续。
12)剪刀撑接头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并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紧固。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水平杆或与其相交的垂直杆的伸出端,旋转扣件中心线与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0mm。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相互交叉的双杆,与地面呈45°~60°角。其作用是将脚手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13)连接纵向水平杆所用紧固件开口应朝向框架内部,螺栓朝上。避免开口朝上,防止雨水进入,导致紧固件生锈,因生锈而降低其强度。直角紧固件不得朝上。
14)外框架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墙体连杆宜分两步三跨设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超高层超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采用优化配合比设计;精选原材料;选用中、低热水泥;大量使用粉煤灰和矿物掺合料;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采用蓄热、保温、保湿养护方法;采用实时温度检测等综合控制手段。
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机械的选择:对于超高层建筑,每层混凝土浇筑量较大,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2泵2管1泵到顶的施工工艺。
采用双泵技术,当一组泵出现故障时,另一组泵可以继续工作,避免因运输中断而引起的质量事故。
高度较高的超高层建筑一般都设有额外的备用泵和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