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辽宁省级工业遗产:沈阳重型机器厂二金工车间的音乐之旅

   日期:2024-09-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58    
核心提示:在辽宁的工业遗产中,“大”字首当其冲。这些产业都需要较大的生产空间,因此辽宁工业大厂、大矿多,工业遗产中的大厂房、大设备、大矿坑等‘大块头’也占比较大。从“锈带”到“秀场”,钢铁撑起了厂房的筋骨,文化为其注入了转型的灵魂。“工业遗产是辽宁厚实工业积淀的物质证明,也是未来辽宁产业发展的坚实阶梯。

凤田厂红砖城市书房,充满怀旧气息。本期图片由本报记者查金辉拍摄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红梅文化创意园,汇聚了演艺、餐饮、会展、市集等多种元素,是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

1930冰山工业文化展厅内,特色文创产品充满工业风格。

暑假期间,中国工业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

7月20日,渡鸦乐队巡演沈阳站正式在1905文化创意园live house拉开帷幕。在建于1937年的钢结构车间里,巨大的高架起重机“顶上”,伴随着摇滚乐的轰鸣声,直抵灵魂深处的触动点燃了乐迷的情绪。“原汁原味”的环境让这场演唱会更加极致。这里就是辽宁省级工业遗产——沈阳重工业机器厂第二金工车间,也是很多知名乐队最爱的演出场地。

与1905年的热烈氛围不同,在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的调音车间里,一串串音符如涓涓细流般穿越世纪,缓缓流淌。1926年创立的享誉世界的钢琴品牌“Notisca”在此亮相。每一个黑白键的音高,都由钢琴师的耳朵和双手来确认。这种口耳相传的手工制琴工艺,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辽宁作为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历史悠久、基础雄厚,拥有丰富、比较完整、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既包括有形的厂房、车间、机器设备,也有无形的生产流程、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它们既是辽宁工业发展的见证,也是辽宁工业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我省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日益重视,相继出台《辽宁省促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辽宁省省级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10处遗产地(群)被评为省级工业遗产,12处被评为国家级工业遗产,省内多个城市也出台了与工业遗产保护、工业文化传承相关的政策法规,让更多人认识到工业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虽然部分工业遗产地通过保护找到了避风港,但在运营上还难以进入自给自足、自我成长的良性循环,多数处于依赖政府扶持的状态,商业模式单一,流量不大。保护不是让它们一成不变,如何挖掘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开发,在发展中传承,奏响符合当下需求的“现代”乐章,这是辽宁乃至全国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的共同课题。

从“锈带”到“秀场”:让大人物发挥更大作用

为国家造重型装备,是辽宁工业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义务,辽宁的工业底蕴里,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个“大”字。

“装备制造、冶金是辽宁工业历史悠久的支柱产业,这些行业需要很大的生产空间,所以辽宁有很多大型工业厂矿,大厂房、大设备、大矿山等大型工业遗产,也被称为‘大东西’,在‘大东西’中也占了很大比重。”沈阳建筑大学教授哈静对辽宁的工业遗产了如指掌:“比如鞍钢的高炉、本溪湖煤铁矿、阜新海州矿的矿坑、红煤味精的厂房、沈阳铸造的砂型车间,这些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很多大型厂房、设备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辽宁的工业遗产不仅“多”,而且“重”。“辽宁工业遗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位重要。辽宁作为我国早期的工业基地,生产和孕育了新中国工业,创造了历史上一千多个第一,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享誉全国的劳动模范,在生产实践中开发了许多对工业具有重要意义的生产工艺、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在成立初期,炼钢、煤炭生产、石油炼制、机床等行业占辽宁工业的绝大部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也不例外。“大”代表着空间大、视觉冲击力强;“重”代表着丰富的工业资源、深厚的精神财富、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利用好空间、挖掘好故事、塑造好特色、尝试新形式,都是辽宁‘大厂’、‘大矿’保护利用的重要方向。”哈敬说。

很多游客都熟悉中国工业博物馆,这里已经成为游客来沈阳的重要打卡地。博物馆的核心部分是国家级工业遗产——沈阳铸造厂砂型铸造车间。“这里完整地保留了生产车间的原貌,整个车间宽24米,高30米,总面积8640平方米,每一台设备都摆放在原来的位置。”中国工业博物馆馆长王荣伟说:“震撼、壮观,这是几乎所有游客走进来共同的感受。”

利用厂房巨大的空间和保存完好的生产设备建设博物馆、展览馆、文化空间是保护工业遗产的常见方式。

夏日里,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北一路与七工街交叉口的奉天工厂挤满了游客,这里原是1928年建成的沈阳冶金机器修造厂。

“这个厂区很大,有办公楼和多个生产车间,还有食堂等生活区。这里承载着沈阳人很多共同的回忆,这些建筑也具有独特的时代韵味。生活在周围的人,也需要一个公共的文化空间。这就是奉天厂区存在的理由。”沈阳市梦想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吴迎秋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铁西区重要的艺术馆、城市自习室、戏剧创作基地、研究学习基地。

从“锈带”到“名厂”,钢铁支撑起工厂的骨骼,文化为工厂注入变革的灵魂。工业遗产不仅记录了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也镌刻了产业工人创新创造的奋斗足迹。这里发生的故事,深深扎根在几代人的记忆中,积攒了深厚的情感,成为精神指引。这些厂房和设备,如今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据王荣伟介绍,每当导游给游客讲述辽宁工人的奋斗历程时,有些人就会不自觉地流下眼泪。

中国工业博物馆铁西馆里有一面“劳模墙”,上面印着从铁西区走出的107位全国劳模的名字,正是以这些人为代表的广大产业工人,创造了“紫砂壶煮猪头”、“小蚂蚁啃骨头”等替代工艺,让铁西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200多项第一。在辽宁任何一家与工业遗产有关的博物馆里,都能听到类似的故事。还有关于技术、管理方法等的文字和图片,记录着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历程,讲述着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这些都是让工业遗产“活起来”、 “继续火下去”的重要因素。

传承与创新让“老品牌”成为新经典

有些行业需要不断追求技术的升级和更新,而有些行业则比较传统和经典。

“喝起来柔和、醇厚,略带药香,口感和200多年前同盛金酒厂酿制的酒相差无几。我们的配方、酿造、贮存等生产工艺,百年来没有改变,也是道光二十五号的核心竞争力。”辽宁道光二十五号满族酒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辉从海里舀起酒液说:“我们的酒是从高处倒出来的,线条均匀、细腻,不断分叉,俗称‘一线喉’。”

白酒存放时间越长,其口感越醇厚,酿酒工艺也越显传统纯正。“手工酿酒工坊”是道光二十五酒庄最珍贵的地方,每天天刚亮就开始忙碌起来。“酿酒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同样的配方,不同的人酿出来的酒味道会不一样。什么时候蒸粮、什么时候入窖、怎么加曲……每一道工序,都靠师傅们熟练的手和敏锐的眼睛。”张辉说。从“同生津”时期开始,道光二十五酒庄的酿酒传承人已经培育到第八代,全部由师傅传授,经过多年的现场实践培养而来。

“眼光”不容易复制,“耳光”也需要时间的积累。

在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钢琴师的耳朵是“厂中之宝”。“我们要手工组装一万多个零件才能发出相同的声音,还要让每一架钢琴都习惯演奏者的力度和指法。这不是用音叉就能做到的,而是靠人的经验。”作为一名从一线钢琴师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文深知这门技艺的可贵,以及传承的难度。因此,接手东北钢琴时,张小文立即找到了当时的设计师郭凯、琴师张永庆、周雄等东北钢琴厂的“老人”。

“老手”和“新手”有何区别?张小文和张辉的回答大体一致:企业最有价值的是品牌,而技术、精神、人才、文化才是品牌背后真正的支撑,灵魂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如果失去了传统,品牌原本的价值也就失去了,最终也就失去了市场。

经营老品牌,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地消费回忆。“维护正统和创新并不冲突,除了忠实的粉丝群体,还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让经典永垂不朽。”沈阳霸王斯老龙口集团总经理王喜东说。过去,水果蜂蜜汽水一直是霸王斯汽水的经典口味,但口味过于单一,玻璃瓶不便于携带。如今,霸王斯推出了塑料瓶系列,并新增了盐汽水、橙子味、白梨味、菠萝味、葡萄味等口味,产品设计也更加时尚。

东北钢琴、巴王斯汽水等经典品牌纷纷走进直播间;丹东塔醋、道光二十五等企业则开发苹果醋、低度白酒,抢占新市场。

“我省很多工业遗产点和企业至今仍在生产运营,在已入选的34家省级以上工业遗产点中,5家酿酒厂、1家醋厂、1家钢琴厂、1家汽水厂都是我省著名的‘老字号’,现在它们都在通过增加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加强多方支持 讲好“老文物”的“新故事”

2023年11月钢结构 辽宁,沈阳的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但在全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场交流会上,专家、企业家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如何让全社会齐心协力做好“遗产保护”是讨论的焦点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撰写文章,帮助“好遗产”讲好故事,发出“好声音”。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位的努力、齐心协力。这不仅是政府和遗产归属单位的责任,更是全体辽宁人民的共同责任。”哈静说。

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作用。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省已出台《辽宁省省级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对现有工业遗产进行分类定级保护。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社会机构通过科研、科普、教育、捐赠、公益活动、设立基金等方式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鼓励地方政府通过专项资金(基金)等方式支持遗产保护,实施专项研究和振兴项目。

“企业作为工业遗产的拥有者,是遗产保护利用的第一责任方,这不仅是资源的再利用,更是工业遗产价值的再开发。一门技艺、一个品牌,能传承几十年,非常重要,很不容易。我们要把前人留下的‘财富’保护好、发扬好,而不是简单地从头再来。”张小文认为。

很多工业遗产虽然被称为“遗产”,但并没有“过期”,它们依然在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也是工业遗产与其他遗产的区别。炭是塔醋生产的核心,我们每年都会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维护,我们所有的升级改造都围绕着醋塔展开,在保留的同时提高产量。目前,参观醋塔已经成为我们的‘征服’钢结构 辽宁,是触达客户、传递品牌文化的重要渠道。”辽宁光华酿酒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赵福喜说。

除了工业,工业遗产也是工业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去阜新看矿山、去本溪看铁厂、去抚顺看西露天矿、去沈阳看工业博物馆……工业旅游已成为辽宁不少城市的新型文化旅游。但工业旅游并不是工业和旅游的简单叠加,单纯吸引“工业迷”、打卡拍照的设计终究难以为继。“加强科普宣传,抓住研究学习的热情,会满足不少游客的需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第一架战斗机的研制过程、第一块铁水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参观,可以了解历史、探索知识,这也是很多家长热衷于带孩子参加工业参观的原因。

“目前单一的旅游景点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需要对工业游进行合理设计,提升工业游景点的体验感,丰富文旅产品类型,让工业游变得更有趣,让工业基地更受市场欢迎。”王荣伟说,目前中国工业博物馆正在设计新的文创产品,希望未来能开发出纪念币制造、机床雕刻、齿轮糖果等文创产品,也期待能对接更多文创团队。

“工业遗产是辽宁扎实工业积累的物证,更是辽宁未来工业发展的坚实阶梯。以工业遗产为载体,让更多人看到辽宁工业的深厚、产业的丰富、实力的雄厚。这既是工业遗产,也是工业的‘使命’、工业发展的‘需求’。”哈敬说。

知识帖

工业遗产

一般认为,工业遗产包括工业活动产生的建筑物、构筑物,这些建筑物、构筑物所体现的工艺流程和工具,这些建筑物、构筑物所处的城镇和景观,以及其他一切物质和无形表现形式;厂房、仓库、码头等不可移动文物;工具、用具、机械等可移动文物;合同、商号、商标、招牌等与企业历史有关的记录和档案,包括工艺流程、生产技艺和相关文化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于人们记忆、口头传统和习俗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辽宁省12处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 鞍山钢铁厂

■ 旅顺造船厂

■ 本溪湖铁矿

■ 沈阳铸造厂

■ 国营庆阳化工厂

■ 抚顺西露天矿

■ 营口造纸厂

■ 大连冷冻机厂铸造厂

■ 老龙口啤酒厂

■ 大连造船厂南修船坞

■ 阜新煤炭工业遗产保护集团

■ 沈阳造币厂

辽宁省22处省级工业遗产名单

■ 沈阳冶金机械修造厂

■ 奉天霸王寺啤酒汽水酱油有限公司

■ 满洲铁路电车修配所旧址

■ 辽宁道光二十五集团酒厂

■ 营口东北钢琴传统制作工坊

■ 营口盐场海盐生产基地

■ 千山酒窖及酿酒工坊

■ 喀左县光明耐火材料厂

■ 北票市煤炭工业遗产保护小组

■ 沈阳重型机器厂第二金工车间旧址

■ 辽宁朝阳灵塔酒庄

■ 辽河油田辽义井

■ 辽滨船舶修造厂

■ 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址

■ 安东一次变电站

■ 辽河油田黄5井

■ 望儿山葡萄酒老窖

■ 西山水塔

■ 犁油蒸馏厂

■ 贡院水泥厂

■ 丹东塔醋产区

■ 辽阳锻压机床厂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