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焊条烘烤温度、时间应符合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从烘箱中取出的焊条应放入焊条储存箱
放在暖桶里,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
d.焊接电流:根据焊件厚度、焊接层数、焊条型号、直径、焊工熟练程度
和其他因素,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
e.引弧:角焊缝的引弧起点和终点应在焊缝端部,最好大于10mm,不得随意引弧。
电弧产生后,应立即将电极拉离焊接区域,使电极与元件之间保持2-4mm的间隙,以产生电流。
电弧。对于对接焊缝和角焊缝,在焊缝两端安装引弧板和引出板。
在引弧板上引弧后,对焊缝进行焊接。对于中途接头,应在焊缝前方 15 至 20 毫米处引火花。
启动电弧,预热工件,然后将电极返回到焊缝起点,填充熔池至所需厚度,
然后才能继续进行焊接。
251
f.焊接速度:要求以恒定的速度焊接,以保证焊缝厚度和宽度均匀。
熔池内铁水与炉渣保持等距离(2~3mm)为宜。
g.焊接电弧长度:根据焊条型号确定。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
酸性焊条的粗细一般为3~4mm,碱性焊条的粗细一般为2~3mm。
h.焊接角度:根据两焊接件的厚度来确定,焊接角度有两个方面,一是焊条的厚度,二是焊条的粗细。
焊条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为60-75°;二、焊条与焊接角度有两种情况
当厚度等时,电极与焊件夹角为45°;当焊件厚度不等时,电极对准较厚的焊件。
侧角应大于电极与较薄焊件一侧之间的角度。
i.收弧:当每条焊缝焊至结束时,应将电弧坑填满,然后按焊接的反方向移动。
焊接后应用气割切断电弧。
并将其磨平,不要用锤子将其敲掉。
j.清渣:整条焊缝焊完后,清渣,焊工自检(包括外观及焊缝尺寸等)
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可以转移至另一个位置继续焊接。
4.2 立焊
基本操作过程与平焊相同,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a.在同样的条件下,焊接电源比平焊电流小10%~15%。
b.采用短弧焊接,电弧长度一般为2~3mm。
c.根据焊件厚度确定焊条角度,两焊件厚度相等,焊条分左右方向夹紧。
该角度为45°;当两焊缝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缝之间的角度应大于与较薄焊缝之间的角度。
角度。焊条应与垂直面呈60°至80°角,使电弧稍向上,并吹向熔池中心。
d.灭弧:焊接结束时,用电弧放电的方法填满电弧坑,并将电弧移至熔池中心,使电弧停止。
严禁让电弧坑向一侧落下,为防止咬边钢结构焊接图例,应降低电弧,改变焊条角度,使焊条紧贴焊条。
作品被垂直吹制或稍微向下呈弧形吹制。
4.3 水平焊接
252
与平焊基本相同,焊接电流比同等条件下平焊电流小10%~15%,电弧长度为2~
4mm。水平焊接时焊条角度应向下倾斜70°至80°,以防止铁水
根据两焊件厚度不同,可适当调整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成70°
~90°。
4.4 仰焊
它与立焊、横焊基本相同,与焊条与焊件之间的夹角、焊件的厚度有关。
连接方向为70°~80°,适宜采用小电流、短弧焊接。
5.施工要求
5.1冬季低温焊接
a.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进行电弧焊接时,除应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
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
防风措施:焊接后尚未冷却的接头应采取防冰雪措施。
b.为防止焊接裂纹,钢结构应进行预热和预热,控制层间温度。
当温度低于0℃时,应进行工艺试验,确定合适的预热和后加热温度。
5.2 成品保护
a.焊后不得敲击接头,不得将水浇到新焊的钢材上。低温时应采取缓冷措施。
石。
b.不准随意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引弧。
c. 所有部件校准后方可进行焊接,不得随意移动垫片和夹具,以防止
构件尺寸偏差。隐蔽部位的焊缝必须经过隐蔽验收程序,方可进行下一步的隐蔽焊。
掩蔽过程。
d.低温焊接时不要立即清理焊渣,待焊缝温度下降后再进行。
5.3 焊接时应保证焊接环境良好,下列情况禁止焊接:
1)雨雪天或相对湿度大于90%。
253
2)在4级以上风速下进行焊接时,应采取防风措施,当风速大于或者等于10m/s时不允许进行焊接。
6 劳工组织
劳工组织表
序号 工作类别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卸货工人 2
2 惩教人员2
3 焊工 5
4 钻井工人 1
5 喷漆工 2
6 装配工人 2
7 机械师 1
8 安装工人 14
9 脚手架工 1
10 勤杂工 2
6 材料要求
a.焊条:应按设计要求选用焊条型号,并有质量证明书。
在环境中焊接前应按要求进行烘烤钢结构焊接图例,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按说明书要求烘烤后放入保温桶内,需要时取出即可。酸性焊条与碱性焊条不得混合使用。
使用。
b.引弧板:采用坡口连接时需加引弧板,引弧板的材质、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7 设备及工具配置
主要产品有电焊机(交直流)、焊丝、焊钳、面罩、锤子、焊条烘箱、焊条
保温桶、钢丝刷、石棉条、温度计等。
8 质量控制和测试
8.1 一般规定
8.1.1 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查分为以下两类:
1)自行检查:施工单位在制造、安装过程中进行的检查。
由合格的测试人员进行。
2)监督检验:由具有检验资质的独立第三方选派合格人员进行检验。
8.1.2 质量控制与检验的一般程序包括焊前检验、焊中检验和焊后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254
以下规定:
(1)焊接前检查
1)根据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确定工程所用钢材、焊接材料的规格、
确认型号(品牌)、材质、外观、质量证明文件;
2)焊工资格证书及认可范围;
3)焊接工艺技术文件及操作规程;
4)坡口形式、尺寸和表面质量;
5)零部件装配后的形状、位置、错位、角变形、间隙等。
6)焊接环境、焊接设备等;
7)点焊的尺寸和质量;
8)焊接材料的干燥、贮存和使用;
9)引弧板、引出板、垫板的装配质量。
(2)焊接过程中的检查
1)焊接工艺参数:电流、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温度
程度、时间等
2)多层多道焊缝缺陷的处理;
3)对于采用双面焊清理的焊缝,清理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和规定的无损检测;
4)多层多道焊的焊层、焊道的安排及焊接顺序。
(3)焊后检查主要包括:
1)焊缝外观质量及尺寸检查;
2)焊缝无损检测;
3)焊接工艺记录及检验报告的确认。
精密切割表面质量公差
255
坡口焊接接头加工尺寸及允许偏差
9 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
(1)焊机外壳必须良好接地,其电源的安装、拆卸应由电工进行。
(2)焊机应设有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箱内,开、关开关时应戴手套。
前往操作。
(3)焊钳与导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时应戴手套。
在点作业时,应站在绝缘橡胶板或木板上。
(4)严禁在压力容器或管道上进行焊接,在带电设备上焊接前必须切断电源。
256
(5)对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管道进行焊接时,必须清理干净,
诸孔皆开。
(6)在密闭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有专人监护。
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7)焊接时预热工件时,应采用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
(8)禁止零线、地线与钢丝绳接触,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
所有接地线连接器必须牢固连接。
(9)变换场地、转动手柄时,应切断电源,爬梯子时不得握住手柄。
(10)清除焊渣或用电弧气刨清理根部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扬。
飞溅伤人。
(11)多台焊机共同进行焊接时,必须将焊接平台或焊接部位接地。
盘子。
(12)钍钨电极应放在密封的铅盒内,研磨钍钨电极时必须戴手套、戴口罩。
及时清除灰尘。
(13)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上壳体应绝缘,且端电压不应大于36V。
(14)雷雨天气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5)应清除焊接现场周围易燃、易爆物品,或予以覆盖或隔离。
(16)必须在易燃、可燃气体或液体的扩散区内进行焊接时,必须经相关部门检查、批准。
然后才可以进行焊接。
(17)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现场,确保无火灾隐患。
你可以走了。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