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公众号调整推送规则,若您想继续收到本公众号的内容,请将“建筑结构”公众号设为星标,并在文章末尾点击更多“阅读”和“点赞”。
设置星星:进入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星”,公众号名称旁边会出现一个黄色五角星(安卓、iOS操作一致)
深圳北站“超级绿芯”项目规划
深圳北站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每天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来到深圳,开启了旅客对深圳的期待与体验。不久的将来,旅客走出车站,看到的将是深圳新的门户形象,一个绿色、人文、科技、活力的立体文体设施和城市公园。
这是由MAD马岩松设计的“深圳超芯绿芯”,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
“数字龙华”如今已成为深圳市龙华区的鲜明标志,深圳超级绿芯作为龙华的世界级城市客厅,将成为城市沟通的桥梁、深圳门户形象的载体。
项目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地铁五号线、规划中的深惠线、平南铁路均在场地下方穿过。为避免对铁路的影响,并满足多种建筑功能的需求,MAD设计将数字探索馆的核心功能升至半空中,形成城门地标形象的同时,也创造了绝佳的城市观景平台。
马岩松说:“我们把整个地块设计成一个大公园,把复杂的功能和地下的交通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数字探索中心跨越城市之上,成为一个区域的焦点,一个与天地对话的场所。”
仿佛是一部发生在深圳的科幻电影,一位“超级明星”下凡居住于此,天上的“超级明星”与自然生长的“大地”对话,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多功能城市客厅。
人们可以乘坐地面西南角的缆车,直达半空中这个“星体”的核心——数字探索馆,市民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最前沿的数字科技,“数字龙华”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探索馆屋顶大部分覆盖光伏板,可优化建筑节能性能,同时屋顶观景台向公众开放,让人们可以在这个高密度城市里登高、看远、观星。
探索馆采用非对称四肢空间拱结构大空间钢结构,最大跨度约400m,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结构,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多肢空间拱结构。
结构组成 © 华阳国际
与天空数字探索馆中空空间相呼应的是场馆中心的“旋风广场”,四周树木环绕,纯净如真空,是各类市民活动的聚集地,充满仪式感与想象张力。
架空的设计也最大化地将地面公共空间归还给城市。除探索馆外,其余功能均以覆土建筑的形式分布在地面。1200座的剧场及多功能厅分布在场地北侧,形成城市地标文化建筑形象;青少年科技体验区、时尚运动活力区及公共配套服务则以步行街的形式布置在场地南侧,灰空间设计与公园景观充分融合,营造出犹如热带雨林般的场景体验。
覆土建筑的连续屋顶成为市民可自由出入的公园,直径约200米,宽约6米。贯穿场地的能环与连桥将场地南北区域与深圳北站及周边地块连接起来,实现无车空中慢行系统,市民可快速便捷地往返于深圳北站、绿芯公园及周边区域之间。
深圳超核绿芯于今年7月底正式开工大空间钢结构,预计2027年竣工,项目建成后为三星级绿色建筑。与此同时,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由MAD马岩松设计的“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湾文化广场也在有序建设中。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超芯绿芯
建设地点:中国深圳
建设时间:2022 - 2027年
类别:文化体育设施、公园
占地面积:113,304平方米
建筑面积:161,450 平方米
建筑设计:MAD建筑事务所
负责合伙人: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主管副合伙人:傅长瑞
设计团队:何欣、李光冲、蒋云耀、强思阳、陆德臣、雷凯云、福森芳夫、孙明泽、符志子、马跃、梁英希、长崎余、庄帆、董江汉、康大民
建设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建筑工程局
建设单位:华润置地城市运营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甲级设计院: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交通顾问:MVA(深圳)有限公司
结构设计: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幕墙顾问: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MAD建筑设计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
泛光灯设计:韩都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声学、剧场舞美设计: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设计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MAD建筑设计公司、PLAT Studio Inc.、深圳市瀚博设计有限公司
平面设计顾问:CAN DESIGN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