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正在观看,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谋求新作为,必须以“创新”为动力源。云南驰宏锌锗有限公司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抓住2017年铅锌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依靠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延伸产业链,着力推进原料合金化、材料功能化、产品终端化,由“粗放型、中低端”向“精细化、中高端”升级。撤销驰宏综合利用锌合金厂,组建驰宏新材料厂,迈出转型升级的新步伐。“我们要在短时间内把握市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抢占合金市场,尽快实现锌粉、板材出口。”驰宏锌锗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成宇的讲话为驰宏新材料工厂指明了发展方向。机械手臂。驰宏新材料工厂自2017年3月成立以来,热镀锌合金牌号由36个增加到54个,产量增长240%,销量增长243.25%。2018年锌粉产量同比增长162.93%,实现了由内供平衡向外销转变。产量大幅跃升后,新增4家锌粉客户,2018年销量同比增长82.29%,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交出亮眼的答卷。研发创新再添动能。走进驰宏新材料厂区研发室,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全自动冲击试验机、数显布氏硬度计、金相显微镜、中频炉、盐雾试验箱等各类设备仪器整齐摆放。“注意测量炉内温度,做好取样准备。”
“配制合金时控制搅拌,浇注时注意观察小孔、偏析。”模拟新牌号合金生产现场,不时能听到对讲机的声音。工艺参数、样品检测结果一一汇总,形成一堆堆试验数据摆放在研发室。此前,云南本地钢结构件热镀锌原料市场长期被外省企业占领,而与0#锌锭、锌铝热镀锌合金相比,锌镍合金在镀锌钢结构件方面具有更佳的耐腐蚀性能和更低的成本优势。然而垄断的背后往往暗藏沟壑,锌镍合金的技术规范和企业生产面临配料难、成本高的问题。为占领高价值锌合金市场,拓展产品终端应用,驰宏新材料厂坚持创新驱动,把加强自主研发创新作为重要抓手和载体,加快推进“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流程体系流程,推动新产品开发落地生根,抢占市场的步伐从未停歇。通过技术创新、协同合作,加快研发进程。高效利用区域资源,应用行业先进技术,充分发挥驰宏锌锗产业链协同创新优势,大力开展实验研究试验、新产品试制、客户试用,在不断探索中加快自主研发创新步伐。坚持以市场为目标,将客户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生产对接,实现不同部门、产线合理分工、协同合作,大幅提高生产研发效率。 2017年7月7日,驰宏新材料工厂在攻克了配料难、偏析、缩孔、成本高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后,顺利生产出60吨锌镍合金锭,在全体员工默契配合、齐心协力下,终于将自主创新研发变成了现实。
锌镍合金是驰宏新材料厂成立以来成功研发的第一个新型合金产品,尤为令人振奋。此后,在200多平米的研发室内,锌镁铝、超流、锌铜钛、锌铝硅稀土等新型锌基合金相继研发成功,为驰宏锌锗搏击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两化融合再添协同效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创新不仅仅是新产品的开发,还包括通过两化融合,在技术、商业模式、资源利用、扩大企业影响力等方面建立创新体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向可持续、低碳、绿色方向发展。以前,人们可能因为收入低、工作环境不好而辞职,但现在,他们必须辞职,因为他们能力不行。这是压铸2#生产线师傅们的普遍想法。 压铸板生产线。 2018年,针对压铸锌合金生产中存在的设备运行稳定性差、生产工艺瓶颈效应明显、能耗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驰宏新材料厂对压铸锌合金生产线进行了工艺优化和设备技术自动化改造。 压铸锌合金2#全自动生产线项目采用除渣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引入智能AGV作为物流运输工具,替代传统人工。 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对于基层员工来说,自动化改造确实带来了很多好处:工作环境更好、体力减轻、安全系数增加。 但在很多基层员工眼中,自动化改造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岗位少、人员少,工作责任感大大增强,对知识技能更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基层员工都有这样的焦虑。全自动生产线不是光靠钱就能实现的,需要提升生产线的综合保障能力,从上到下转变每个员工的观念,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系统地培养一支合格的维护、维修队伍。这些都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张利是压铸2#生产线的副经理文山钢结构设计,平时负责除渣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智能AGV等设备的维护。他感慨地说,现在对设备的性能更加熟悉了,解决现场问题和设备异常的能力也大大提升了。自动化改造引入的技术大多是最先进的技术,比如机器人、AGV等,实施手段已经不成问题,但后续的运维还是需要大量专业人才。驰宏锌锗这几年来,已经招募了不少相应专业的大学生从事设备工作,相信再过几年,就会形成一支会编码编程、会操作维修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作、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智能时代。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完善硬件设施设备的同时,也要尽快将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和技术培训系统化,建立一支技术人才队伍,这也是驰宏新材料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着力点。” 市场拓展再添活力 2017年5月10日,一份重磅协议交付驰宏新材料厂,这是驰宏新材料厂与云南西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签订的3.2m2阳极板3180片、阴极板5472片技术协议。这份协议不仅意味着成立不到一个月的驰宏新材料厂在短时间内打开了开工局面,更意味着驰宏锌锗的出口产品目录中又增加了两个品种——3.2m2阴极板和阳极板。 “当时驰宏新材料厂尚处于转型发展的探索期,市场拓展之路异常艰难。没想到一个月内就开发出了新客户,拓展了供货渠道,这无疑给广大干部员工带来了春风,大家对驰宏新材料厂的发展充满信心。”驰宏新材料厂极板生产线经理黄成彦说。2016年,文山锌铟10万吨锌、60吨铟冶炼技改项目即将竣工投产,众多极板生产单位蓄势待发。一时间,争取文山锌铟客户、抢占极板市场是一场无声却激烈的竞争。正负极板的使用寿命、加工成本直接影响锌冶炼成本,如何提高极板使用寿命、增强售后服务能力成为中标的关键。驰宏新材料厂主动成立了板材质量研发服务团队,说起那段时光,黄成彦陷入沉思:那段时间在项目基地四处奔波沟通、在作业区加班加点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果,科研服务团队齐心协力,有的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技术交流,有的扎根生产,几天不回家。最终,项目组强化阳极板生产工艺,实现铸造过程中机械搅拌、电磁搅拌、人工搅拌的有机结合,阳极板银偏析控制在100g/t以下;增加铸造模具厚度,改进借料运输设备,成功生产出42mm毛坯板,采用多方向、多道次轧制,形成高致密度、高取向晶粒轧制铅板;从主轴转速、进给量、压力等,不断优化阳极搅拌摩擦焊工艺参数,阳极板焊接质量大幅提升。板材首次出口,只是驰宏新材料厂市场拓展路上的一则精彩故事。长期以来,驰宏新材料厂坚持“客户至上”的理念,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和挖掘潜在客户为重点。为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驰宏新材料厂定期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和市场需求调查。为了给客户更好的用户体验,推出用户现场体验、产品试用、第三方检测等活动,加强与竞品品牌的博弈。通过优化营销模式,推动市场拓展,驰宏锌锗的市场美誉度和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和溢价能力不断提升,并成功与多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目前,驰宏锌锗49个牌号的锌合金已得到市场广泛认可,部分客户已实现免检使用。
“要立足自身,明确差距和不足,对内狠抓质量、成本,对外紧盯市场,尽快树立起驰宏品牌。”这是驰宏锌锗党委书记陈清在驰宏新材料厂第一次干部会议上提出的要求。驰宏新材料厂牢记开拓市场、树立驰宏品牌的初心和使命,在奋进的路上砥砺前行。精准管理加势2019年,在驰宏锌锗“入中铜、融入中铝”的契机下,驰宏新材料厂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标中铝HSE精准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确保成本势能见效。为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环保部组织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公开,逐步完善“一岗双责”、“清单到人”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根据新修订的责任书完善考核制度,确保安全制度考核落实。同时,对生产工序、设备设施、环境因素、操作规程等进行系统性识别,制定风险源清单,坚决实行风险分级管理。辖区内氯气仓库、锌粉生产线严格按照重大危险源管理,氯气仓库管理严格执行“五对一”制度,锌粉管理严格按照相关粉尘防爆标准管理。坚持以月检、综合检查、专项检查、上级检查、节假日检查为切入点,按照一线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予以整改。我们组织安全环保部技术人员下班后定期召开班前会,组织开展岗位风险辨识、隐患排查。
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坚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驰宏新材料工厂依据法律和相关法规制定年度环境监测计划文山钢结构设计,完成企业及周边环境自行或委托监测,规范使用环境质量台账,确保数据更新和后续数据比对分析。一是优化管控模式,深化责任落实。以实现年度环保指标为重点,以环保目标责任书为依据,年初制定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年度环保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明确考核办法和措施,全面组织推进工作。二是加强监测不放松,对区域沟渠、截污池、绿化带和厂界环保距离进行巡查监测,实行日巡、月巡的全过程监测管理。三是结合作业区域特点,制定完善配套环保管理制度。为提升操作人员技能,贵金属火法班组根据班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材料厂贵金属火法班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积极组织培训,每季度组织安全环保知识培训,要求每位员工入岗前充分掌握。为保证培训效果,专门制定了《新材料厂贵金属火法班组培训、学习及考核管理办法》,要求每位员工充分熟悉操作规程,按期接受培训、考试,确保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为推动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满足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杜绝不合格产品的流出,生产技术部于年初完成了《新材料厂质量管理办法》、《新材料厂板材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等质量管理规程的修订完善,为实现质量过程控制奠定了基础。
一是优化调整合金产品质量检验方式,特别出台锌合金产品出厂检验标准,对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划分,明确质量问题责任人和考核对象,确保有检验标准、有考核依据。二是加强产品检验,按照“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的原则,2月份开始实行“原材料进厂、工序抽检、产品出厂检验”的质量检验模式,要求研发部对出厂产品进行3%的抽检,产品装车后由市场部、产品出货方进行书面外观质量和数量确认,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由市场部负责。客户提出质量投诉时,生产单位负主要责任,检验单位负次要责任,形成环环相扣、层层严控的良好局面。 2018年11月13日,中国铝业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德辉在中国铜业公司调研时提出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在重组整合总体框架下,用系统思维不断推动优化机构设置、盘活不良资产、完善激励机制,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驰宏新材料工厂的发展,是驰宏锌锗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缩影,印证了驰宏锌锗向下游延伸产业链的探索和决心——坚定走创新发展道路,不断走向高端化、终端化、国际化,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转变;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充分发挥能源管理龙头作用,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全力强化精准管理,在不断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基础上,对标行业先进水平,进一步提升精准管理水平,为打造铅锌锗两个千亿产业平台培育新动能、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