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楼板厚度对工程结构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控制楼板厚度,并及时对楼板厚度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下面介绍一些楼板厚度的控制措施及检测方法,供参考。
一般普通住宅楼板层高不宜高于2.80m,卧室、客厅(厅)室内净高不宜低于2.40m。由于楼板厚度等于楼板层高减去室内净高,所以与房间面积大小有关,而与房间跨度、进深无关。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住宅楼板厚度一般为100mm,如果房间面积较大,可以采用110mm或120mm。
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楼面厚度满足施工要求,应从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支撑等方面对楼面厚度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1.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楼板厚度
浇筑混凝土前,应在现浇板厚度上做好控制标记,最好每1.0~1.5平方米做一个标记。浇筑应分段、分块进行,分块面积不宜过大,楼板虚厚应略大于板厚10mm。另外,振捣时,可用平板振捣器沿浇筑方向垂直振捣,也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沿浇筑方向成45°~50°夹角振捣。振捣完毕后,应至少进行4次找平压实钢结构楼板厚度,以封闭缩水裂缝。
2.从模板支撑处控制楼板厚度
支楼面模板时,应严格控制楼面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施工时应根据楼面、模板、木材的厚度调整好放木材的水平钢管,然后支模板。同时应严格控制梁模板的起拱率,跨中起拱必须达到框架梁板L的1/1000,并保证L≥4m。另外,安装模板时,各接缝应严密,错缝应平整,并应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绑扎梁、板钢筋。
3.钢筋绑扎控制楼板厚度
绑扎楼板钢筋时,应从距主梁钢筋1/2板筋间距的位置开始放线,先放短方向钢筋,并按图纸要求画线。绑扎受力钢筋时,为避免钢筋位移,应采用八字扣法绑扎,且绑扎时不得集中。同时,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应控制马凳间距,要求横向间距不大于0.5m,向内间距不大于1m,长宽各30mm,水泥砂浆垫块不少于4块。另外,钢筋应做防锈处理,钢筋绑扎后应安排人员监督,严禁踩踏钢筋。
另外,在施工验收时,应按照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和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楼板厚度进行检测。检测时,应随机抽查有代表性的自然房间的10%,抽查房间数不少于3间;若为大空间结构,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再随机抽查10%。同时,对检查面的检查应选取不少于5个检查区域,并依次对每个测点进行编号。若检查结果在截面尺寸允许偏差+8mm和-5mm范围内钢结构楼板厚度,且最大偏差不超过允许偏差的2倍,则符合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