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网架安装技术在某造船基地涂装车间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日期:2024-09-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338    
核心提示:结合我单位正在施工的厂房,介绍了某造船基地涂装车间建设工程钢结构的安装技术,着重详细阐述了钢网架结构现场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钢结构网架现场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提示:点击上方“钢结构网架起航”↑可免费订阅本微信

摘要:钢网架结构具有自重轻、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等优点钢结构安装技术,因此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发展迅速,结合我单位在建的厂房,介绍某船舶制造基地涂装车间建设项目钢结构安装工艺,重点对钢网架结构现场安装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1 项目概况

某船舶基地涂装车间建设项目位于广州市南部,南连深圳,北接广州,是广东经济发展的走廊和珠江三角洲重要的水陆交汇处,水上交通便利,水源、电力等基础条件齐全,建设条件良好。

本工程网架形式为方锥网架,螺栓球节点连接,上弦柱点支撑,投影面积4809平方米。共分5个车间,其中喷砂车间2个,涂装车间3个。1号喷砂车间网架底座标高15.575m,2号喷砂车间网架底座标高12.35m,1号涂装车间网架底座标高14.95m,2号、3号涂装车间网架底座标高14.95m,3号、4号涂装车间网架底座标高12.35m,车间轴线尺寸24m×42m。网架钢构件全部采用抛丸除锈,除锈等级为Sa2.5。底漆为环氧富锌防锈底漆,中漆为环氧云铁中漆两遍、氯化橡胶面漆两遍,防火涂层耐火极限为2级,1h。

2.钢结构网架现场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1钢格栅安装工艺流程图

2.2施工准备

钢格板安装前应检查所有进场钢材及连接材料、焊条、螺栓球是否有出厂合格证或复检报告,小组件、杆件、橡胶支座等半成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承载力试验经质监部门检验合格。所有材料、钢球必须编号分类,按顺序堆放。电焊机、氧乙炔切割设备、水平仪、全站仪、经纬仪、钢卷尺、钢尺、卡尺、千斤顶等主要设备已准备就绪。

钢结构安装技术员需要做什么_钢结构安装技术交底_钢结构安装技术

支座混凝土强度经验,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对网格支座轴线及标高进行验算,相邻支座高差(距离L)允许为L/400,≤15°。最高与最低支座高差允许为L/400。脚手架工作平台搭设应按要求进行控制。

2.3 脚手架搭设

经综合考虑施工工期、经济效益、安装质量及使用要求后,决定采用5组滑移钢管脚手架进行施工,设计施工荷载为4.5KN/㎡,要求地面平整、坚实并具有良好的脚手架承载能力和滑移能力。

钢管采用高频焊接钢管,要求符合GB-700-55钢管技术要求。钢管及扣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单,钢管及扣件配合面必须接触良好,无滑脱现象。厚40mm框板,脚手架立杆,间距1.5m,横杆间距1.5m,底座导轮采用槽钢连接,确保框架底座的稳定性。详情可参考滑移脚手架施工平面图。

脚手架作为施工操作平台,一方面要承受脚手架自重、网架重量及施工荷载,另一方面也是控制网架安装标高、挠度的重要平台,脚手架的滑移采用人工滑移方式,滑移必须统一指挥,上下动作协调一致。

2.4 电网安装

(1)支撑定位

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基准点,公司将利用全站仪对预埋板在各支撑点进行测量定位,基于本工程支撑点位置精度高,高差、中心轴坐标符合要求,如有多余的支撑点必须及时修正,定位误差要求不大于20mm,安装前各支撑相邻支撑点高差不​​大于15°,中心偏移不大于5°,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不大于30°,最大中心偏移不大于25°。

使用水平仪测量预埋板,确保预埋板的不平整度(接触缝)不大于5°。

用黑线标出每个测量的支撑点的中心轴线,并在预埋件边缘用数据标出高差。所有测量结果均记录在图纸上,以便安装时对构件进行适当调整。在支座轴线上找出下弦球中心线,用工程线在脚手架安装平台上放出位置线。用调节螺杆将支撑球节点平台调整至网格设计标高,并固定平台防止移动。用水平尺逐一找平,球节点处高差控制在+2°范围内。

(2)安装顺序

安装顺序:喷砂车间一→喷漆车间一→喷砂车间二→喷漆车间二→喷漆车间三。

钢结构安装技术员需要做什么_钢结构安装技术交底_钢结构安装技术

(3)网格安装方法及检验要求

格栅构件采用25t蒸汽起重机吊装,采用全站仪控制各控制节点中心位置,其过程如下:

测量定位及支撑安装

首先测量定位支撑在预埋件上的中心点(高差、轴线偏移),确保符合要求后,标记中心轴线位置。然后根据定位轴线,用汽车吊或人工将支撑布置在柱预埋件上。然后用全站仪再次确定支撑的准确位置,然后将支撑临时定位并用螺栓固定。

格栅安装前,先将要安装的格栅部件吊装到工作平台上,并放置到位。特别注意防止部件从斜坡上滚落。工作平台上不得堆放部件。吊装可用蒸汽起重机进行。

网架安装从下部开始,先安装支撑,再安装下弦网架,再安装腹板、下弦杆。安装时应在下弦球处加垫,以保证下弦节点不动。站内仪器对各控制节点进行测量定位。具体安装要求如下:

a 下弦杆与球的组装:

按照安装图上的编号,将下弦球安装面调平,将下弦杆与球连接并一次性拧紧到位。

b腹杆与上弦球应形成向下的四边形锥体,腹杆与上弦球连接必须一次性紧固到位,而腹杆与下弦球连接不能一次性紧固到位,这主要是在安装上弦杆时松开口子。

c 上弦杆的安装顺序为由内至外,上弦杆及球的紧固应与腹杆及下弦杆球的紧固顺序同时进行。

d.板条、檐沟等可与结构网架同时安装,工作平台及沿边结构支撑应在相应网架安装完成后及时安装。

e 支架安装定位是网格的控制点之一,必须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

在整个网架安装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下弦球的垫高、轴线的精度、高强螺栓的紧固程度、挠度等。

格栅安装完毕并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油漆、粘贴。

④ 电网安装要求:

——螺栓应拧紧到位,套筒接触面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间隙。

- 棒材的弯曲度不得超过规定值。

——安装的格栅部件表面应清洁、完整,无破损、凹陷、错装现象,如发现错装应及时更换。

- 油漆厚度和质量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规范。

- 网格节点中心偏移不大于1.5°,单锥网格长度误差不大于±1.5°。

——整体格栅安装后,纵、横向长度不得超过L/2000和30°,支撑中心偏移不得超过L/3000和30°。

——相邻支撑之间的高度差不得超过15°,最高与最低支撑之间的高度差不得超过30°。

空载挠度控制在L/800以内。

钢结构安装技术员需要做什么_钢结构安装技术交底_钢结构安装技术

质检人员配备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卷尺、辅助线、锥体、钢尺等测量工具和仪器。

检验人员应在现场,不得间断、不得擅离岗位,随时把关,及时记录,及时完成资料,及时向质量工程师、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汇报,密切配合。

3其他事项:

当平台调平固定后,用墨线在平台上放出网架中间钢球的基准轴位置、标高及垂直度偏差,如发现偏差应及时纠正,放线偏差应控制在网架结构安装允许偏差范围内,节点允许偏移±2°。

将检验合格的螺栓球(螺栓球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按规格号放入安装节点内,调整球的方向和位置,按图上位置安装准备好的钢管杆。平面网格的拼装应从中心线开始,逐渐向四周扩展,先形成封闭的方格网格,控制好尺寸后,再拼装周边网格,继续扩展,安装过程中注意控制累计误差,网格以负公差为宜。

螺栓球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球毛坯直径D≤120 +2.0/-1.0 用卡尺或游标卡尺检查

D>120+3.0/-1.5

2 球圆度D≤120 1.5

D>1202.5

3、螺栓滚珠丝杆孔端面与滚珠中心距离±0.20,用游标卡尺、测力计、高度尺检查。

4 同一轴线上两螺孔端面的平行度D≤120 0.20 用游标卡尺、高度尺检查

1200.30 以上

5 相邻两螺孔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0'。用高度尺和测量心轴分度头检查。

6 螺孔端面与轴线的夹角

(r为螺孔端面半径)0.5%r用百分表检查

放球:将检验合格的螺栓球按规格、数量放入安装节点内。同时调整好球的方向,以方便网杆的安装。

放杆:按图纸规格排列钢管杆,放杆前应检查格栅杆的规格、尺寸、两端高强螺栓、螺栓球。

平面网格的拼装应从中心线开始,逐渐向四周扩展。先组成方形网格,控制好尺寸,再拼装周边网格,继续扩展。注意控制累计误差。一般网格应有负公差。

检查并验收平面网格尺寸及轴线偏差。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立体网格的安装。将一球四杆的小拼装单元(一球为弦球,四杆为网格的对角腹杆)放入平面网格的上方;小拼装单元就位后,检查小拼装单元在球内的网格尺寸、仰角、角度,如位置或角度不正确,应先进行校正,使之符合要求。拼装单元节点中心公差为2.0°,小拼装单元弦长公差为单锥钢结构安装技术,上弦对角线长度公差为+3.0°,锥高公差为+2.0°,下弦节点中心公差为2.0°,如组装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经检测合格,即可进行下一步的条带展开组装。

小单元拼装成功后,进行条形网架拼装。网架拼装至两端支撑按施工规范要求固定后,再以中间条形网架为参考点,逐步向两侧拼装网架。整体网架拼装完成后,必须对整体网架的轴线尺寸、挠度进行认真检测,检测结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固定支撑点。

4 结论

钢网架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在钢网架工程施工控制过程中,要想真正发挥工程控制的作用,就要求施工时严格控制进度,同时工程师也要做好质量和安全控制工作,从而保证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