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的备考重在日常积累而非快速进步钢结构耐火等级二级,考生需要每天学习,哪怕只学一点点,日积月累也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优陆教育为各位考生整理了消防工程师知识点: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供各位考生备考参考。
1.耐火性的概念
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从受火开始到失去支撑能力或完整性或失去防火功能的时间,以小时(h)表示。
2.影响耐火性的因素
在火灾中,建筑耐火构件起着阻止火势蔓延、延长支撑时间的作用,其耐火性能直接决定了火灾中建筑失稳、倒塌的时间。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材料本身的性质、构件的构造特点、材料与结构之间的施工方法、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材料的老化性能、火灾类型以及使用环境的要求等。
1.材料本身的性质。
2、构件的结构特点。
3、材料与结构之间的构造方法。
4.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条件。
5.材料的老化性能。
6.火灾种类及作业环境要求。
3.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中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确定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依据确定,再根据建筑中其他构件的重要性和耐火性能可能的指标值进行调整。
根据火灾统计,88%的火灾可在1.5小时内扑灭,80%的火灾可在1小时内扑灭。因此,一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具体分级标准见建筑耐火等级要求)设定为1.5小时,二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设定为1小时。对较低级别的要求相应降低。
其他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时间根据其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和耐火等级要求确定。例如,对建筑物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柱钢结构耐火等级二级,其耐火极限值要求较高,一级耐火等级建筑要求3.0h,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要求2.5h。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多数钢筋混凝土建筑都可以满足,但对于钢结构建筑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满足耐火极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