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验收规范(国标)
刮涂法:使用金属或非金属刮刀,如硬质塑料刮刀、玻璃纤维刮刀、牛角刮刀等手动刮刀,涂抹各种厚浆状防火涂料、腻子。
滚涂法:滚筒为直径较小的空心圆柱体,外覆合成纤维制成的长绒毛。滚筒两端装有二个垫圈,中间有一孔,弯曲的手柄穿过此孔。使用时将滚筒浸入涂料中浸透,然后将滚筒涂在所需表面上。开发利用空气压缩机输送涂料的滚涂设备。
刷涂法:刷涂法适用于涂装任何形状的物体,大多数防火涂料都可用此法涂装。刷涂法易渗入金属表面的孔隙中,从而增强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涂装表面有时会出现刷痕,影响涂装的装饰效果。
喷涂法:利用压缩空气和喷枪将涂料雾化,其特点是喷涂后涂层质量均匀,生产效率高,缺点是会造成部分涂层损失,溶剂的挥发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空气喷涂的关键设备是喷枪。按喷涂方式,喷枪通常分为重力式、吸入式和压力式,按喷涂量又分为小型和大型。涂料粘度大,气压高,喷嘴口径大;涂料粘度低,气压低,喷嘴口径小。空气喷涂的气压一般为0.3~0.6MPa。
1、钢结构涂装防火涂料前,应先对钢架表面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建议采用环氧富锌防腐底漆,也可采用环氧防腐底漆。防腐底漆必须完全干燥后,方可涂装防火涂料。
2、防火涂料施工前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
3、第一道涂膜厚度应为0.10-0.15mm,待表干后再涂第二道涂膜0.15-0.20mm,后续每道涂膜厚度应控制在0.20mm左右,不得超过0.30mm,直至达到规定厚度。每道涂膜的间隔时间以涂层不粘手为宜(一般为18-24小时左右)。施工环境温度为0-40℃,底材温度为5-45℃,相对湿度不大于90%。施工现场保持空气流通,风速不得超过5m/s。室外作业或建筑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施工。
4、施工以喷涂为主,也可刷涂,但材料浪费15-30%。
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验收规范(国标)
1. 一般规定
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及验收,减少火灾危险,维护消防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规定了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要求及竣工验收,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及验收。
1.0.3 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2、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要求
2.1 一般规定
2.1.1 钢结构防火涂装工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施工。
2.1.2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结构防火涂料产品都应具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型式批准证书、型式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施工工艺等技术资料。
2.1.3 施工前钢结构表面应进行除锈处理,并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防锈处理。除锈、防锈处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2.1.4 钢结构表面应清除灰尘、油污等,接头处的缝隙应用防火涂料或其他防火材料填充后,方可施工。
2.1.5 防火涂料应在室内装修前施工,并保证不被后续工程破坏。 涂层在固化期间应防止雨水、水、灰尘和碰撞。
2.1.6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如无要求,水性涂料施工时、涂层干燥固化前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38℃,溶剂型涂料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38℃。相对湿度不应大于90%,空气应流通。当温度过低、风速大于5m/s、下雨、或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作业。
2.1.7 涂装前应根据工程结构、现场条件提出具体、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按照施工单位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生产厂家的涂装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2.1.8 用测厚仪测量构件涂层厚度时,测点应均匀布置。对于钢梁、钢柱等线性构件,每延米测点数量不应少于2个;对于钢板等平面构件,每平方米测点数量不应少于5个。
2.1.9 施工时必须对整个过程作好详细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部位的情况。
2.2钢结构超薄型防火涂料的施工
2.2.1钢结构超薄型防火涂料施工一般采用刷涂、滚涂或喷涂的方式,当采用重力喷枪喷涂时,压力为0.4~0.6Mpa。如需涂面漆,也可采用刷涂、喷涂或滚涂的方式施工。
2.2.2 双组份涂料应按说明书要求现场混合、使用;单组份涂料应充分搅拌后现场使用,开封后应当天用完。
2.2.3 分层涂装的油漆应按产品施工工艺规定的施工间隔时间进行涂装,直至达到要求的厚度。
2.2.4 施工后的涂层不应有流挂、粉化、空鼓、脱落、漏涂、裂纹等缺陷。
2.3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
2.3.1 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宜采用喷涂方式施工钢结构防火涂料标准,每道喷涂厚度不宜超过2.5mm,喷涂压力为0.4-0.6Mpa,应按照产品施工工艺规定的施工间隔时间进行涂装;
2 喷涂后的涂层应完全封闭、轮廓清晰,且无流挂、粉化、空鼓、脱落、漏涂、及宽度大于0.5mm的裂纹等缺陷;
3 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及时检查涂层厚度,直至厚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时停止喷涂;
4 当设计要求涂层表面光滑时,最后一道涂层应抹平,以保证外表面均匀、平整。
2.3.2 当面层需采用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时,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层厚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并干燥后,方可施工面层;
2、面层涂刷1-2遍,并应完全覆盖基层,涂漆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3、面层应色泽均匀、接缝光滑钢结构防火涂料标准,不得有流挂、起粉、空鼓、脱落、裂纹、漏漆等缺陷。
2.4厚层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施工
2.4.1厚层钢结构防火涂料喷涂宜采用压力供料喷涂机,当气压为0.4~0.6MPa时,喷嘴直径宜为6~10mm。
2.4.2 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配比添加,涂料应均匀一致,具有适当的稠度。涂料开封后应当天使用,配制好的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
2.4.3喷涂施工应分层完成,每层厚度为5~10mm。涂层应按产品施工工艺规定的施工间隔时间涂刷,直至达到要求的厚度。喷涂保护方法、喷涂次数及涂层厚度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确定。
2.4.4 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及时检查涂层厚度,当厚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时,方可停止喷涂。
2.4.5 喷涂后的涂层应厚度均匀,不得有流挂、粉化、空鼓、脱落、漏涂及宽度大于1.0mm的裂纹等缺陷。
2.5 防火涂层的修补或返工
当防火涂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修补或返工:
1、涂层干燥固化不良,附着力不强,或有流挂、起粉、空鼓、脱落、漏涂等现象;
2 钢结构接头处、转角处防腐层有明显凹陷时;
3、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表面出现明显裂纹时;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表面裂纹宽度大于0.5mm时;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表面裂纹宽度大于1.0mm时;
4 平均涂层厚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厚度要求,但单点涂层厚度小于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厚度的85%,或者单点涂层厚度大于施工组织规定厚度的85%,但未达到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厚度的涂层连续区域长度超过1m。
3、钢结构防火涂料竣工验收
3.1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质量进行自行检查,并编写检验报告提交施工单位。
3.2钢结构防火涂装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1、产品型式批准证书、型式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施工工艺流程;
2、钢结构防火涂料生产单位与工程订购单位签订的订货合同或发票;
3、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防火涂料施工质量自检报告;
4.施工过程的检验记录;
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施工过程中不合格品及其他问题的处理记录;
7.其他有关文件、记录。
3.3 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火涂料的产品信息、施工工艺资料应齐全、完整;涂料生产单位与工程订货单位签订的订货合同或发票中的涂料数量应与工程施工实际所需数量基本一致;
2 防火涂料施工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3 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钢结构防火涂料检验国家标准
一、主要控制项目;
l.钢结构防火涂料品种、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经检测符合规定。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签及检验报告。
2、涂装防火涂料前,钢材表面除锈及防锈底漆涂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表面除锈应使用抹刀检查,并与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及除锈等级》规定的图片进行对比。底漆涂层用漆膜测厚仪检查,每个部件应在5处进行检测,每处数值为相距50mm的3个测点处涂层干膜厚度的平均值。
3、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的规定。检验方法应符合《建筑构件防火喷涂材料性能试验方法》GB9978的规定,并查阅检验报告。
4、薄涂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应满足相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厚涂防火涂料厚度,80%及以上面积应满足相关耐火极限的设计要求,最薄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85%。用涂层测厚仪、测针、钢尺检查。测量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及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5、薄涂层防火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5毫米;厚涂层防火涂层表面裂纹宽度不应大于1毫米。
二、宏观检查,常规项目;
1、防火涂料的型号、名称、颜色、有效期与其质量合格证文件相符,开封后无结皮、结块、胶凝等现象。观察检查。
2、防火涂料基层不得有油污、灰尘、泥土、砂粒等污物,并进行观察检查。
3、防火涂料涂装不得有错涂、漏涂,涂层应封闭,不得有脱层、空鼓、明显凹陷、松散起粉、浮浆等外观缺陷,凸起部分已清除,并进行观察检验。
如今,大量钢结构超高层建筑涌现,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由于消防设备的限制,火灾无法在短时间内扑灭。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时,应加强钢结构表面的防火保护,提高其耐火极限,并在建筑设计时制定必要的防火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资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