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华 第一建筑集团
座右铭
是金子总会发光,但要想成为金子,首先要努力。
王培华昆明恒隆广场钢结构,男,198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四川公司工程总监、西南林业大学昆明石林校区项目经理、云南分公司经理助理。2009年9月参加工作,自2011年起参与建设陆家嘴X2、南京西路688号、地铁9号线停车场、昆明恒隆写字楼等工程。曾获上海建工集团第三十届十佳杰出青年——期望奖;上海市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2019年度上海建工集团优秀项目工程师;2018年度上海建工集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度、2018年度上海建工集团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加入中国一建集团后,王培华始终扎根在项目一线岗位,2016年3月,他积极响应集团“国有化战略”,担任昆明恒隆写字楼项目总工程师。
打造云南最高峰彩云峰
昆明恒隆项目建筑面积约22.3万平方米昆明恒隆广场钢结构,建筑高度349米,为云南省第一高楼。由于昆明地处地震断裂带,为满足抗震要求,项目一次性浇筑2.2万多立方米大混凝土板,钢结构吊装施工总量超过7.6万吨,远超同类超高层钢结构工程量。面对这些严峻挑战,王培华带领技术团队成功配制出适用于云南省超高层建筑的高强度混凝土,成本低廉,工作性能稳定。施工期间,投入4台高压泵及配套技术,核心管单层混凝土泵送控制在9小时内。同时,还采取加工厂搬迁、钢结构异地加工等措施,充分发挥超高层高强混凝土泵送能力,研发出交付施工技术、钢平台体系工装改进技术等核心技术,实现平均8天一层的施工速度,最快3天一层,创下云南省一次性浇筑最大体积混凝土板纪录,保持着超高层施工速度最快、最高地标建筑等多项纪录。
项目建设期间,王培华十分重视管理成果总结,累计总结申请专利11余项,在QC成果发布中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三等奖、中国建筑业协会二等奖、上海市建设工程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荣誉。
历经1453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昆明恒隆广场项目于2019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荣获昆明市“春城杯”特别奖、云南省优质工程、LEED金奖等荣誉,昆明恒隆广场也成为上海建工集团在云南区域打造的一张重要名片。
走遍千里万里,遍游云南
王培华秉承“地盘就是市场”的核心理念,打造精品项目。在云南建设的昆明恒隆广场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标志性建筑,当地电视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宣传此项目。我们将借力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上海建工集团多年积累的超高层、超大型、超深基坑等项目建设经验,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在云南区域市场,重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放大昆明恒隆广场等标志性项目的溢出效应。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区域产业联动,发挥与上海建工集团在云南市场各子公司的协同效应,以当地大型项目为平台,加强内部沟通、政府沟通、客户沟通,形成工作机制,与上海建工集团、上海驻昆明办事处、云南商会等单位建立业务联系,多维度、多层次开展业务运作。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EPC项目运作实施情况,以大理太保养老院项目实施总结为依据,为今后顺利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经过不断的努力,云南市场已成功实现保山通威工厂、大理太保养老院、大理茶博园、昆明西南林业大学石林校区、昆明光明景晨园等项目的落地。王培华也将继续深耕云南市场,让集团的全国性“种子”遍布云南各地。
抒写建筑工地情怀 扶贫共建传递温暖
按照上海推进“双百”村企结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2018年12月20日,上海建工集团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启动“双百”结对精准扶贫活动,王培华自2018年对口帮扶师宗以来,就一直担任驻云南联络员,搭建师宗与上海之间的桥梁,多次到师宗实地调研,积极配合集团领导对口帮扶师宗,三年来,在师宗县各村实施道路硬化、危房改造、亮化工程等项目,有效改善了项目村面貌。
2020年9月,昆明市东川区碧谷小学举行“八个一”帮扶项目捐赠仪式。王培华积极落实沪滇扶贫合作“多方位”区域化党建共建工作,向东川区碧谷中心学校贫困学生捐赠各类学习用品。同时,王培华为项目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与周边街道、社区建立长效沟通互动机制,依托项目部资源为周边街道、社区提供修缮、咨询等服务。党支部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提供便捷志愿服务,举办社区联欢会,拉近了与当地居民的距离。党支部在社区党建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社区、街道等政府部门的认可。通过一系列区域党建活动,王培华还积极增强与当地政府部门、业主单位的互动,强化当地的社会影响力,让上海建工集团这面旗帜在当地扎根,营造有温度的全国区域市场。
杨梦建设,期待听到您的声音。
投稿邮箱:以及稿件标题
标记“青年筑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