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技术参数
1、施工升降机技术性能参数
本项目施工升降机拟采用广州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C200/200G型施工升降机。根据《SC200/200G型电梯使用手册》见“附录5:SC系列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维护手册”,该施工升降机技术性能参数如下:
2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第四章 施工电梯平面布置
主体结构及装修阶段采用6台SC200/200G施工电梯(每栋楼每单元一台)作为垂直运输机械;垂直运输机械计划从结构5层开始安装。根据施工现场现场条件及建筑平面位置,七期7#、9#楼施工电梯基础安装在地下车库顶板上,10#楼施工电梯基础安装在回填土上。具体位置如下:
1)7#楼2单元施工升降机中心位置距28轴1140mm电梯钢结构施工方案,距T轴375mm;
2)7#楼1单元施工电梯中心位置距21轴2175mm,距T轴1150mm;
3)9#楼2单元施工电梯中心位置距14轴2775mm,距T轴1150mm;
4)9#楼1单元施工电梯中心位置距8轴3225mm,距T轴1150mm;
3)10#楼2单元施工电梯中心位置距1轴10360mm,距P轴800mm;
4)10#楼1单元施工电梯中心位置距1轴10600mm,距E轴355mm;
各栋建筑施工电梯安装位置详见《附图1:施工总体规划》
第五章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
1 基本技术要求
施工升降机型号为SC200/200G,根据厂家提供的基础图,结合现场,施工升降机基础尺寸加大为6M×4.4M×0.30M)。施工升降机基础底板采用C14@180双向双层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整体浇筑。详见下图。
2.施工准备
1)绑扎基础钢筋,在基础内部焊接防雷接地引线,用1m长40×4mm镀锌钢筋与底面蒙皮钢筋焊接成密封。钢筋隐蔽检查已完成,预埋螺栓、线管、孔位位置、数量及固定均已核实无误。
2)浇筑混凝土前向施工人员通报情况,并指定专人负责,让每个人都了解情况。
3)浇注混凝土所用的泵管架及走道安全稳固,能够满足浇注要求。
4)浇注混凝土前认真清理泵管内残留物,保证泵管通畅,认真检查井架钢筋情况。
5)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配制配料,控制进入泵的混凝土坍落度为120mm左右。
7)预埋螺栓或预埋接头的螺母应用防水胶带密封,防止混凝土进入,影响后续安装工作。
8)控制原材料计量。拌和台电子计量必须经法定计量检测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砂、石计量允许偏差≤±3%;散装水泥计量允许偏差≤±2%;外加剂、混合料计量允许偏差≤±2%;水计量允许偏差≤±2%。
9)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砂中含泥量: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
对于碎石:粒径、级配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碎石含泥量应≤1%;
10)水:施工用水为自来水,并应符合《混凝土搅拌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
3 混凝土浇筑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采用商品混凝土,用固定泵管输送至施工基础。浇筑混凝土时采用50振捣器,插入振捣要有快有慢,插入点呈梅花形排列,依次进行,不得遗漏;移动距离不得大于振捣器插入半径的1.5倍(50振捣器为50c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消除两层间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距离以保证振捣器平板能覆盖压实部位边缘为宜;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无浮浆出现,无气泡、下陷为宜;施工时不留施工缝。
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随时检查预埋螺栓的位置、标高,严禁用振动棒振捣预埋螺栓或预埋底部节段。待基础混凝土七八成干时,用木抹子抹平表面两遍,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微裂缝。
4.混凝土质量要求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5mm电梯钢结构施工方案,高程允许偏差±5mm,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2mm。其中,1800mm×1800mm中心区域内基础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为1/5000。
5.基础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养护,普通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根据混凝土保持湿润的能力确定。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安装塔机。
6.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基础座或预埋件应全部埋入混凝土基础板内,并按规范要求做好防雷接地。基础施工时应认真检查基础及预埋件轴线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mm。混凝土表面水平度不大于1/1000。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封闭养护,达到强度后方可安装双笼升降机。
7 排水措施
施工升降机基础平面必须保证良好的排水,根据本工程情况,基础只要放坡即可,不需要采取其他排水措施。
8 加固措施
考虑到本项目采用SSGF工业建筑体系,相关要求为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地下室施工综合管网的穿插。但地面需布置施工电梯,为保证地面穿插工作能够实施,车库顶板布置施工电梯后,施工电梯位置下方各层地下室需采用全高脚手架加固,避免地下室顶板开裂,影响地下室综合管网的穿插;因此本项目7#、9#楼施工电梯基础采用结构加固方法。通过协调设计,对施工电梯位置结构梁、板进行校核加固,取消顶部全高脚手架支撑。施工电梯具体位置及荷载参数如下图所示。设计补充结构加固方法见附件施工电梯位置结构加固设计修改通知。
10#施工电梯基础位于室外回填区,该电梯加固措施详见所附计算书。
第八章10#楼施工升降机计算
施工升降机计算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主编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17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9、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10、SCD200/200D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1. 参数信息
2.地基承载力计算
导轨架重量(共需97个标准节,标准节重量170kg):170kg×97=1649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k=((220×2+1480+0×2+200+16490)+2000×2)×10/1000=226.1kN;
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P=n×Pk=2.1×226.1=474.81kN;
3.地基承载力验证
基座自重标准值:Gk=25×6.00×4.50×0.50=337.50kN
基座自重设计值:G=337.50×1.2=405.00kN
作用于基础的垂直力设计值:F=474.81+405.00=879.81kN
地基承载力为:fa=40.00×6.00×4.50×0.80=864.00kN≤F=879.81kN
基础不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4. 地基盖帽验证
1.基座底部面积计算
轴向压缩基础的基底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S=6×4.5=27m2≥(Pk+Gk)/fc=(226.1+337.5)/(16.7×103)=0.034m2。
基座底部面积满足要求。
2. 承台抗剪承载力验证
由于导轨架与基础直接连接,因此仅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剪切作用。
计算示意图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