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艺》杂志社主办的“从设计到建造:2018“建筑木与竹”论坛”于2018年9月举行,论坛于6月14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产品制造商、高校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
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政主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丁洁敏,《建筑工艺》杂志社总编辑魏星代表主办方致辞。我们一直认为,在当前提倡节能环保的潮流下,木竹建筑有着巨大的潜力。
论坛网站
本次论坛邀请了16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材料供应商等发表主题演讲,从实际案例、材料施工、结构技术、设计施工等多个角度,探讨国内外竹木建筑的发展与应用,不仅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还从材料制造、施工管理、法律法规等竹木建筑相关的其他领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演讲专家及报告亮点
丁洁敏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英国皇家注册结构工程师
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应用特点与实践
木材具有保温、调湿、隔音、吸音等物理性能,木结构更贴近自然,有益身心,在自然环境中更容易融入协调,体现了木材与周围环境及传统文化独特的“亲和力”。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立足传统,根据木、钢的力学性能,注重结构体系创新和细节追求,钢木组合结构的应用拓展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同时通过结构体系、构件及节点细节创新,实现了建筑与结构的完美结合。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基于木、钢的力学性能,在节点、构件、结构体系层面提出了三类组合形式。木组合结构的应用特点。通过工程案例介绍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的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大跨度钢木组合结构在“适用、经济、美观、绿色”原则的指导下,通过钢与木的不同组合,拓展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和结构形式,创新了结构体系和构件形式,并通过注重节点的细部设计,设计出更多与建筑风格、室内环境相一致的木结构建筑。
崇明体育训练基地游泳池
张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创设计工作室总建筑师
迈向新型木结构
近年来,木结构尤其是木复合结构在建筑中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虽然木结构建筑在材料、结构、防火、节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特殊的文化、艺术属性和可持续发展意义不言而喻。上海同济原创设计工作室的几个木结构项目,就体现了“用简单的构件创造丰富的体验”的设计理念。
人人屋-杨树浦驿站采用钢木结构策略,希望以温润的木材唤起人们对祥泰木岸滨江历史的回顾与感悟,木结构框架设计以“人”字形杆件为基本单元,通过不断重复、相互支撑形成整体空间结构。构件标准化、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在极其紧张的工期下也能保证较高的完成度。
杨树浦客栈
坐石观云——杨浦滨江公共二期配套管理楼(禅室)位于二期公共空间中部。地下基坑及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结构,一、二层为钢架结构,地上二层为钢架结构。中间层将矩形建筑体量分成两部分,上部以木材为主,下部以网粘石墙为主。上部部分向下延伸,下部部分向上延伸,形成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建筑形态与空间形态。
杨浦滨江公共二期配套管理用房(禅室)
未来村展示中心-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特色小镇项目位于贵州楼纳山区,兼顾山脉、水脉、路脉、绿脉、文脉。上部结构采用钢柱+木梁,“肥梁细柱”结构体系,采用双梁夹钢柱,纵横分离叠加,构造连续阶梯式屋顶,与周边坡屋顶建筑相呼应,顺应山体地形,同时为上部空间提供空间。建筑在不同标高处打造了观景平台和漫游路径,为下部空间营造了具有当地吊脚楼式建筑特色的结构空间,让人“檐下聚,林中游”。
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特色小镇
张桐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天然木结构,生活创造
建筑设计中,有一种品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天生就决定了它们如何连接和再现。当形式表面的感知品质清晰诚实地反映出内在的建造方式时,材料的材料属性、连接和再现则在建造的纵深上具有双向可逆的透明性。材料与建造的逻辑关联,在建造的维度上诠释了“材料性”的意义。木材是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基本建筑材料之一,性能最为全面均衡。它的材质有温度,散发着生命的气息,记录着时间的痕迹。木结构建筑的空间与形态体系往往与结构、建造、材料融为一体,透露出完整透彻的建造逻辑。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风土工作室相隔十年创作的两件作品——七巧翁木亭与井冈山大仓研修院,正是木结构建筑建造品质的实践与验证。
乞巧瓮木亭
大仓研修所
王兴天
nko Nikko Design 创始人
弱材料的可能性:木、竹、纸建筑
现代建筑的进步,得益于钢筋、混凝土等高强度、高密度材料的大规模应用,然而它们的冶炼、制造过程却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对这种脆弱材料有一个新的认识,这些在自然界生长的脆弱材料,不仅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在平衡生态的同时保护环境,相比钢筋混凝土,更是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深圳隐秀山居酒店
材料建构的融合,是建筑师挑战一切建筑空间最令人着迷的创作过程,从把握弱材料的特性到节点营造的方式,从功能空间的体验到材料质感的内外诉求。
2020 年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如果把森林视为生命,那么作为建筑材料的木、竹、纸则是生命的延续,它有呼吸、有性格、有情感、有质感、有温度、有亲切感,随着集成材料、LVL(单板层积材)、CLT(交叉层积材)复合材料的不断革新和技术进步,防火防灾技术的进步,3D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等等,木、竹、纸等准弱质材料的可能性将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对于建筑师来说,弱材料不仅仅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情怀,更是一份社会责任!
张斌
致臻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基础设施的日常尺度:东安望江车站木结构建筑等》
东岸“望江驿”是位于上海黄浦江东岸公共空间的一系列服务站点,为市民提供休息空间和公共卫生间。望江驿是滨江连接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城市基础设施,设施摆脱了基础设施隐蔽而冷漠的形象,通过与景观、地形等多维度的融合,形成了日常而又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这一系列站点让我们有机会去探索建筑与景观的关系,以及微观场地与宏观公共空间的关系。我们希望站点在强化场地本身特质的同时,能以平易近人的氛围为市民提供支持与服务,让建筑有机会成为风景的放大器。
作为应急项目,我们在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了20余栋望江驿的设计和施工,为了平衡极短的施工工期和对品质及空间体验最大诉求之间的矛盾,我们设计了一个标准的统一建筑形态,并根据不同的现场情况总结成几种落地类型,施工采用以胶合木结构为主体的钢木混合体系,实现质量可控的超快速建造。
东岸“望江驿”
最后介绍了至正建筑工作室其他正在进行的木结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衢州市衢江区霄云阁、生态公厕、舟山市虾峙岛旅游码头等。
苏桐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乡村建设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木结构一体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木结构建筑的工程实践,由于规格、材料、防火、造价等限制,目前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应用并不广泛,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木结构建筑不仅深入人心,工艺也十分成熟,亟待传承。
如何将工艺技术与建筑设计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钢结构亭子施工方案,是融合设计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以甘肃天水街子古村落传统木结构农舍营造实践为例,对融合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概括起来,需要经历勘察调研、一体化设计、在地实践三个阶段。
融合设计还需要考虑结构体系与材料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逐步取消法规、防火等方面的限制,最终我们相信通过建筑设计行业的整体提升,木结构可以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安全、规范的推广和应用,传承工艺与文化,丰富使用者的选择,让建筑师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天水街子古村落
刘宇阳
刘宇扬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名誉副教授
《浅谈几种木结构的尝试与解读》
“轻重之间”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表现为一些轻型竹子和钢结构的建筑,是“轻”;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些在设计上尝试将重型木结构和钢木混合结构相结合的建筑,是“重”。我们的观点不是聚焦于某一种材料或形式,而是在不同结构、材料和形式的演绎中寻找平衡。
2014年在上海滨江爱特公园设计凉亭时,现场做了一组彰武项目中的凉亭,瓷砖换成了聚碳酸酯板,更加通透,适合在城市中建造,柱子其实是由四根2cm×2cm截面的柱子,加上一个2cm的夹子组成,整个截面由两根细柱子和缝隙组成,让结构非常稳定,看上去也很轻盈。
河滨艺术公园
2016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我们参与了漕河泾分会场功能性装置的建设,竹钢结构设计成树形,环状结构,一边是光伏板,另一边是太阳能板,是一个种植架,象征智慧与绿色、科技与自然的融合。土建基础采用混凝土,节点延续滨江爱特公园亭台楼阁的体系,结构关系有所变化。
智能电池
作为一个乡村建设项目,我们为云麓酒店建造了一些不同功能的亭子,虽然依然沿用了阿特公园亭子的结构体系,但也做了一些改变,比如将折板屋顶改为平屋顶等。
云麓大酒店
1/2展亭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钢结构亭子施工方案,位于庭院的入口处,要求是一个多功能且不落窠臼的展亭,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想通过竹钢和纸形成一种新的形式逻辑,用光材料营造出不一样的感觉。
1/2 展馆
张楠
上海中森建筑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至景设计工作室总建筑师
木结构建筑的初步实践
木渎书屋为10m见方的全木结构,共18根北美花旗松胶合木柱,7直8斜,每根截面为170mm见方,支撑4根等宽略高(230~260mm)的截面。主梁为料制,主梁上无次梁,直接放置SPF标准材料制作的整块木质屋面板于其上,由于柱子远看较细,非专业人士常误以为是支撑屋面的幕墙框架。
木渎书屋的空间构成与建造过程
木屋四面都是玻璃,就连夹层都有两个360度无障碍视野。中间的楼梯微微倾斜一个角度,将空间分成几个大小不等的梯形区域,可以做多种用途。这里是卫生间,与岛式操作室一起,为将来改建成茶水间提供了条件。楼梯台阶本身也可以用来坐,面向悬空屏风的方向,可以弥补人多时座位不足的问题。
竣工的木渎书屋
这栋小木屋的建造过程轻松悠闲,让我想起刘易斯·芒福德在《科技与文明》中对早期科技时代特征的描述:人们的各种感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虽然主要的木材都是由工厂加工,但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因此没有污染和噪音,经常能看到工人们偶尔停下手中的锤子,面朝夕阳,感受树木间的温暖微风。
木渎书店全景
刘毅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大跨度木结构设计探索
木材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师而言,木结构在结构逻辑和空间表达上都具有独特性,但在国内,建筑师尚缺乏足够的项目实践积累,因此在现行的木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体系中,结构设计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木结构通常被看作是一种结构类型。事实上,木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涵盖了项目规划、施工、设计、结构设计、物理性能、机电工程、室内外装修等全方位的内容。建造过程中的很多部件和配件都依赖于建筑工业化水平,因此关注木结构的系统性和结构合理性尤为重要。讲座通过几个不同规模的设计案例探讨了不同条件下木结构体系的选择原则,并通过两个大跨度木结构案例的分析,展示了建筑和结构专业人员如何共同寻找最佳结构形态的过程。
西南设计院原办公园区小木屋扩建
西南工程设计院大跨度木结构设计方案
朱莉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技术与艺术(ATA)工作室主任、总建筑师
工业竹:从装饰到结构的初步研究
竹子是一种速生的天然材料,富有中国文化气息。由于其防腐处理和承力特性,过去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家具、工艺品和装饰方面,很少用于建筑结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子生产国。竹子是一种廉价的环保资源,经过深度防腐、热压、胶合等工艺,胶合竹的性能与胶合木相当,硬度甚至是后者的3到4倍,还具有很高的户外耐候性。利用这些特点,工作室在一系列小型公共建筑中付诸实践,将胶合竹从户外装饰面板逐步应用到建筑结构上。通过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设计,将工厂预制的胶合柱、梁、椽子、檐板等结构构件用钢节点现场组装,减少了部分对传统现场施工方式的依赖。这种自信地将结构暴露的方式,将胶合竹结构的受力特性通过结构传递给使用者,让使用者感受到材料和结构本身的美感,同时也节省了结构二次装修的资金投入。相信这种环保可再生的材料会在未来的乡村和景观建筑中逐渐崭露头角。
桥式厕所
谭持全
苏州工程技术学院 教师
吉屋建筑工作室首席建筑师
相互依存结构的谱系和应用
互撑结构,以《清明上河图》中的彩虹桥、达芬奇手稿中的“达芬奇拱门”为代表,是一种古老的结构类型,在人类结构创造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至今仍在使用,如浙闽木廊桥、阿尔瓦罗·西扎的蛇形画廊等。然而,自然界中互撑结构也很常见,如颗石塔、鸟巢、大到地层板壳等。此外,从类型学和结构演化的角度看,它是介于网壳和张拉整体结构之间的结构类型。上述研究为理解张拉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变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建造了多个形状各异的互撑木杆结构,跨度从8米到18米不等,探讨其空间表达、结构性能、建造工具、建造程序等问题。
相互支撑的木质展览装置
互锁木拱门
相互支撑的悬臂结构
周锦江
苏州昆仑绿色建筑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主任
《空间木结构实践与应用》
木结构特别是重型胶合木结构,得益于规格的日益完善、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工制造方法的改进,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同时木结构符合绿色建筑、装配式现代建筑、低能耗建筑的要求,使木材成为继混凝土、钢材之后的第三大建筑材料。如今,木结构再次受到建筑师的广泛关注,如何用木材建造温馨的家园、构建有趣的公共空间成为热门话题。苏州昆仑绿色建筑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制造、装配、售后为一体的专业木结构供应商,在国内完成了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公司木结构建筑涵盖体育场馆、学校、住宅、办公室、酒店等各类产品。
虽然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整个建筑业中所占的份额还很低,随着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木结构建筑必然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扬州园博会
连云港游客中心
君安里大酒店
孟宪川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
木屋顶:从小型到大型
木屋顶是木结构中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之一,同时由于木结构与装饰的双重属性,其形式与结构往往密不可分、合二为一。从概念整合的角度探讨木屋顶的设计策略,有助于建筑师在设计初期理性考虑方案,促进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之间更快捷有效的沟通。考虑到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报告以木材作为商品的常见经济尺寸为依据,对木屋顶的尺度进行划分,小于6m为小尺度,6m至12m为中尺度,大于12m为大尺度。报告试图通过不同的案例,梳理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之间的区别,探讨不同结构理念在大尺度下木屋顶的设计理念、跨度、构件截面尺寸、材料类型、节点连接方式等,期望为建筑师在设计木屋顶时提供一些基于尺度和结构理念的设计参考。
木屋顶的造型与结构概念
陆阳
日本 Kenaki Yamada 结构设计事务所结构工程师
传统木结构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木结构的传统连接方式(榫卯结构)不仅能在古建筑的维护、修缮乃至重建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能与钢材等现代建筑材料完美结合,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本对传统木结构榫卯连接计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计算理论和规范基础。这成为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推广和实施木结构建筑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基础。鼓励建筑师在设计元素上更加自由地使用木材;结构工程师不仅可以在新项目中自由使用木材,还可以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做出贡献。
木结构的魅力,无论是传统的斗拱组合,还是现代的钢木结合,甚至是前卫的自由曲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我的内心,只等着那些奇妙的建筑作品来唤醒我。
修复四层城堡塔的木制建筑
主要餐饮Erretegia
Zhuo Xin
夸江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施工技术实验室主任
《原始竹空间编织结构的集成设计和实践》
鉴于国内外原始竹结构的现有问题,该报告讨论了两个部分:1)使用参数设计将原始的竹子空间编织结构系统与结构性压力状态相结合,以结构构建结构的最终形式来确定结构的最终形式。构造可以显着改善设计,以标准的节点设计,竹管的工厂处理以及结构组装的结构,原始的竹子多管捆绑式网格结构系统被发明了。新原始竹结构的工作机制。
“四个口味凉亭”
空间网格结构的形状和形式
原始竹制多管束空间网格结构系统
陈东吉
Zhejiang Dacun Bamboo Industry Co.,Ltd。的总经理
“最大的竹子集:竹子在建筑中的应用和实践”
面对该国的低碳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贸易障碍继续增加,而竹制材料的供应量很少。竹地板,竹子家具和竹饰面材料可以在户外使用,并通过测试市场时间来使用户外,并以竹制的构建为木材,造成了多年的木材。含义“用竹子代替木头”。
Nanjing Zidong国际创意工业园
Nanjing Qixia Mountain风景区域
Anhui Tongling Lishan儿童书房
论坛版主
该论坛荣幸地邀请汤吉大学建筑设计与研究所副总裁Zeng Qun,中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兼首席代表Wu Wei,以及Bo Hongtao的总监兼总监Bo Hongtao兼工程技术研究所Z Z Z Z Z论坛及其出色的评论也为论坛增添了很多颜色。
项目访问
9月15日,作为论坛的并发活动,由苏州kunlun Green Building Wood Struction Co. ltd.建造的上海Xijiao酒店,该项目位于上海Xijiao酒店。 ISS,零距离和零污染非常复杂,由于天气的影响,项目团队克服了李子雨,多个台风和高温,所有特殊形状的主束的安装在7天内完成了整个项目,并在20天内完成了浇头。
那天天气异常炎热,但它并没有影响每个人对访问和学习的热情,并仔细解释了现场专业人员,并与他们所看到和学到的东西相结合,对竹子和木材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项目访问网站
场外展位
许多公司参加了这次会议,摊位总是很拥挤,该公司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大学和材料公司建立了一个通信平台。
▲现场展位
致谢
该论坛得到了苏州kunlun Green Building Wood Technology Co.,Ltd.,Zhejiang Dacun Bamboo行业有限公司,Ltd。
/“建筑技能”的最新事件 /
/“建筑技能”代理产品/
7年前,建筑师cao Xiaoxin设计的时尚工具包的“信号”是由定制的硬件和手工制作的。
由Yang Xiaoyan设计,由CAO小毒素进行监督,现在可以使用与Coach和Gucci相同的顶级制造商制造的座椅2.0版。
Mars是Brilliant City的VR软件云平台,已添加了新的企业专用云和多人远程在线报告功能。
为了庆祝Balkrishna Doshi赢得2018年Pritzker Architecture奖,我们专门定制了Doshi的随机想法。
/关于“建筑工艺” /
建筑工艺品(AT),以前称为建筑技术和设计,成立于1994年,在国内外公开分发。
“建筑技能”的微信帐户目前有300,000多个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