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龙王岗干流水质达标率首次全年达到100%。
世科新闻记者陆洋长沙报道
正是冬季,龙王岗梅溪湖段绿波荡漾,汇入湘江。
2020年,龙王岗干流水质达标率全年首次达到100%,入湘江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Ⅱ类,全年满足入江Ⅳ类要求,受到人民日报表扬。2021年,梅溪湖水质持续改善,地表水水质由Ⅳ类改造为Ⅲ类。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愿景令人向往,但需要更多切实有效的举措。近年来,为破解城市河流管理难题,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岳麓区不断完善“三区共治”体制,重点整治龙王岗河流域环境问题。
作为湖南湘江新区水生态修复和水产业发展的重要综合平台,湘江集团湘新水务公司走在前列,充分发挥排水、水污染防治、水景观建设、水生态修复等多项公共功能,围绕“水文章”,让曾经局促、肮脏的龙王港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好愿景。
精湛工艺 精雕细琢 做好“水文章”
龙王港,又名宣湾港、路桥河纺织行业钢结构建筑,是湘江重要支流。
多年来,由于上游水源水质较差,加上河流两岸居民生活污水增加,以及截污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龙王岗自净能力已逐渐不堪重负,造成水体黑臭现象。
如何恢复龙王岗碧水,不仅是一个历史难题的解决,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8天如何打赢保洁保水攻坚战?湘新水务公司抢抓工期,启动长沙龙王岗河流域黑臭水体应急治理项目。
2018年8月,阳光下,龙王岗河水波光粼粼。龙王岗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南园路—枫林路)施工现场,挖掘机等车辆来回轰鸣,70余名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仅用38天,南园路箱涵出口污水处理、龙王岗(南园路—枫林路望路桥段)清淤曝气工程全部完工。
这是湘信水务公司优质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2020年3月,龙王岗枯水期河道应急补水工程一、二标段正式投入运行,意味着枯水期龙王岗不再“干涸”,区域水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河流、咸家湖、梅溪湖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也将同步增强。
龙王岗枯水期河道应急供水工程是湖南湘江新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自项目启动以来,龙王岗枯水期河道应急供水工程面临着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手续复杂、时间紧、河道涉水作业涉及多个权限管理部门等诸多挑战。
“为了按时保质完成供水目标,各参建单位加班加点抢工,部分施工现场春节期间不停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湘江集团湘新水务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复工复产,使龙王港枯水期江河应急补水工程成为湘江新区新年后最早复工的项目。”
由于对水环境的珍惜、保护和利用,一条曾经脏乱狭窄的支流变得宽阔起来,景观更加优美,性感的“中国结”步行桥开始吸引大批流连忘返的游客。
2017年以来,梅溪湖水质持续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成为长沙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在梅溪湖,游客在蓝天白云下纵身一跃,定格青春瞬间。梅溪湖总水域面积约165万平方米,湖面周边共设8处雨水净化区,采用雨水净化技术,确保入湖水质达标。整个湖面共种植水生植物50万平方米。作为品质新城生态“高颜值”景观的代表作,维护好梅溪湖水体责任重大。
梅溪湖总水域面积约165万平方米,湖内共种植水生植物50万平方米。
为保护梅溪湖,湘新水务公司打造了国内城市人工湖维护的典型标杆——长沙梅溪湖水生态综合维护项目,利用水生态技术对湖泊水体进行修复,提高水体生物多样性,改善水生态环境,并配合梅溪湖净水厂及人工湿地项目,自2017年起,梅溪湖水质稳步达到地表水质Ⅲ类标准,成为长沙一张靓丽的新名片。
绿色为根基 可持续发展美化品质新城
初春时节,走进梅溪湖水质净化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映入眼帘的是12000多块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在花园式厂房之上整齐排列,蔚为壮观。
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共有12000多块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整齐排列,景象十分壮观。
梅溪湖水质净化厂光伏发电项目是梅溪湖国际新城标志性建筑之一,由祥欣水务公司开发、建设和运营。
该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645兆瓦,年均发电量约323.53万千瓦时,全部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形成了光伏行业成熟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上+分布式光伏”应用模式。
“这个项目有三大优势,一是不占用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有效实现了资源和空间的二次利用;二是采用独有专利技术‘钢结构+预应力钢索’的新型支架形式,解决了大跨度支架与成本的兼容问题,保证了光电转换的最大效率和挥发性腐蚀气体对项目设施的腐蚀。”湘新水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该项目全部用电将先供给厂区设备,多余的电能再上传至国家电网,从而提高雷峰净水厂的能源自给率,减少碳排放,缓解城市环保压力。
梅溪湖环日路以东、三环以西,湖南首个复合型区域能源项目——梅溪湖分布式能源站就坐落于此。
项目采用先进的热电冷联产技术,利用可再生污水资源和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区域内建筑供电,项目达产后每年可提供126MW制冷、53MW供暖,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13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
梅溪湖地区倡导节能减排,分布式能源站助力梅溪湖国际新城打造绿色低碳标杆。
抓住机遇 改造打磨“香心水”
今年4月,湘江集团与石门县签署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协议,项目总投资约20.68亿元,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湘新水务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技术服务等专业优势和能力,积极开展环保领域市场拓展,项目全产业链运营,业务拓展至湖南各市县乃至其他省份,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衡阳常宁市,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益阳工业园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项目总投资约7510万元,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处于试运行阶段;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赣湘合作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PPP项目目前已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湘新水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科技立企、创新发展”的理念,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型经营思维,深耕水务、环保、新能源等行业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产学研+应用示范”的技术迭代升级路径。
早在2019年,湘新水务公司就与湖南大学建立了大学生实习教学基地;2020年,与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合作,成立城市人工湖水库生态建设技术联合研究中心;2021年,与中南大学、中机国际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协议,联合申请的“深度脱氮除磷技术相关课题”获省科技厅立项。
一步步发展,目前纺织行业钢结构建筑,湘新水务公司已建立起完整的研发团队,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已获湖南省科技厅批准,并拥有与业务内容深度结合的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20余项。
“站在‘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湘新水务公司将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本发展理念,坚持打造‘国内领先的城乡环境综合服务商’企业愿景,在伟大事业中不断奋进。”湘新水务公司相关负责人铿锵有力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