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涂料第一股飞鹿股份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用途揭晓

   日期:2024-08-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88    
核心提示:飞鹿股份深耕涂料行业多年,其防腐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丰富和优化,除轨道交通装备用防腐涂料外,其还先后开发出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脲防水涂料、MMA防水涂料、地坪涂料、防渗材料以及铁路钢桥用防腐涂料系列产品等,聚氨酯防水涂料和铁路钢桥用防腐涂料均通过了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认证。

6月13日,“轨道交通涂料第一股”株洲飞路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路股份”)正式登陆创业板。作为继三棵树之后又一家进军资本市场的涂料企业,再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发行价10.13元/股,发行股数19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92亿元,预计募集资金净额1.68亿元,主要用于“轨道交通装备减震降噪阻尼材料新项目”, “新型环保防水防渗材料技改项目”、“高科技材料研发检测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油漆漆,被誉为轨道交通的“伞”和“美容师”。但是,如果你对油漆的理解只停留在保护外层和改变外观上,那你就出局了。今天的涂料不仅环保——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的强制性标准,而且还具有定制的功能——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个紫外线区,一些经过的火车都涂上了自己的防晒涂料。

在全球范围内,轨道交通涂装行业正朝着环保、功能性、油漆涂装集成化三个方向发展。在我国,近年来出现了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涂料行业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防腐涂料“老司机”。

2008年,中国开通了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飞鹿股份董事长张卫国不顾舆论,决定进军高铁涂料市场。2016年,我国高铁通行里程达到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涂料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量1899.78万吨,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6月13日,飞鲁股份(300665)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张伟国 飞鹿股份董事长

“在新的起点上,有新的目标、新的梦想,必须落地。我从来没有,甚至没有一分钟或一秒钟,首先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将我的资产投入,我总是考虑公司的可持续和长期发展。正如飞鹿股份董事长张卫国所言,张卫国在“折腾”的IPO道路上从未停下超前规划的步伐。

株洲飞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5月,是“防腐涂料的老司机”,开始了防腐涂料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铁路货车用醇酸高膏防腐涂料。如今,公司是铁路机车、客车、货车、高铁动车、铁路特种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全系列防腐涂料的供应商,客户包括中国中车各主机制造维修企业、中国铁路总公司各公路局车辆设备维修基地(科、所)、 铁路专线建设公司、城市地铁公司,以及中铁、中铁等大型建设集团公司。

除轨道交通设备防腐涂料外,还开发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聚脲防水涂料、MMA防水涂料、地板涂料、铁路钢桥用防渗材料、防腐涂料等,铁路钢桥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防腐涂料通过中国铁路检验认证中心(CRCC)认证。 公司主营业务已拓展至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防水涂料等高科技材料领域。

此外,飞鲁共拥有17项发明专利和12项核心技术。在防腐防水涂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先进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轨道交通装备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飞鲁股份已成为国内铁路客车、货车防腐涂料和高铁防水涂料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其客户不乏中国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和轨道交通施工企业,包括中国中车的主机制造和维修企业、中国铁路总公司各路局车辆设备维修基地(段、 研究所)、铁路线路建设公司和城市地铁公司,以及中国铁路、中国铁建等大型建设集团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飞鹿也一直在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将业务触角伸向风电设备、核电设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军工、石油石化设施等机械设备表面防腐领域,以及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新能源领域。 民用建筑等混凝土防水领域。

其中,在风电装备领域,飞鹿与时代新材料等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将以时代新材料的风电叶片涂装业务为契机,全面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装备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带动新能源装备领域业务收入的增长。飞鲁股份还与湖南航天产业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军工市场的发展开了个好头。

飞鹿溯源,摆脱国有体制的桎梏

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原上海铁道学院)轨道车辆专业,被分配到中国南方机车株洲车辆厂。在随后的十一年时间里,张卫国从事工艺技术、产品开发、人员管理等工作,一直担任国企中层管理岗位。

1998年,株洲车辆厂投资成立飞鲁涂料实业有限公司。2001年,根据组织安排,张卫国调任飞鹿实业总经理,从此与油漆涂料结下了不解之缘。

株洲机车车辆厂是中国南方机车集团的子公司,中国南方机车集团是以生产铁路货车为主的国家大型一流企业。由此可见,飞鲁实业“诞生”为一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从一开始就与铁路系统建立了关系。这也决定了其主营业务时至今日仍与铁路、轨道交通息息相关。

随后,飞鹿实业经历了两次转型。2004年6月,中国南方机车机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车”)实施了主辅产品分离,对飞鲁实业公司进行了改组。改制后,公司更名为株洲飞鲁涂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鲁股份”),民营资本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4月6日,飞鹿股份召开股东会,并于同年4月26日通过了《变更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决议》。至此,飞鹿股份已经成立。

整体变更为成立股份公司,飞鲁股份原实际股东均为新公司的发起人,飞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量未变。招股书显示,飞路股份共持有5100万股,由72位股东持有,其中71位为自然人股东,唯一非自然人股东为北京南车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车创业投资”),持股比例为5.29%,位居第五大股东。

摆脱了国有体制的束缚,张卫国开始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实践自己的大交通梦想。对于飞鲁的滚动战略发展规划,张卫国有着明确的目标:轨道交通行业有两大环节,轨道装备包括铁路货车、客车、机车和现在的高铁;轨道建设项目涵盖铁路工程上的防水、地板等产品。过去飞鹿是铁路货车,后来我们可能会被纳入铁路客车,铁路客车进入后,飞鹿可能会延伸到机车,而当高铁子弹头列车出现时,飞鹿就会延伸到城市轨道和动车行业。

争顶民意进入高铁市场,五年内实现小目标

据说,如果你沿着大浪游泳,无论如何你都可以游得更快。然而,在这个海浪汹涌、风大、暗流暗流暗流的海域,可不是顺势而为那么简单。

2009年,金融危机开始蔓延到各行各业,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中国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在轨道交通行业,由于货运短缺,铁道部的铁路车辆采购量与当年的预期相比大幅下降。作为上游企业,飞鹿实业的不少股东纷纷建议缩减产能。同样在2009年,中国政府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开始陆续出台。中央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举措,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高速路网,再加上国家铁路网建设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张卫国有一种预感,本轮经济危机的涂料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为了确定高铁建设能带来的市场空间,张卫国“走后门”,带着两名技术人员到正在建设中的京津城际线进行考察。“我们爬上了高铁,看到需求,混凝土桥就要刷那么多防水涂料,保护混凝土钢结构不被腐蚀,当时产品都是国外进口的,看完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开发这个产品, 我们必须进入这个市场。中国高铁的巨大市场规模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如果抓好高铁,就抓住了未来发展的命脉。

然而,对于张卫国的提议,飞鹿实业80%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表示反对。他们担心的问题是,国家高铁建设要求非常高,当时规模还小的飞鹿实业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技术突破?如果你投入了很多钱,但没有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会发生什么?张卫国说:“这也是民营管理层在决策上的一种灵活性,他们已经没有理由劝我不要去,所以他们同意我的观点,我觉得我想清楚的,我必须坚决决绝。如果你不往上走,你可能没有未来。“高管们不赞成,也没有投反对票。就这样,张卫国单方面决定启动高铁涂装工程。他给了技术团队几个月的时间来翻新生产线,然后参加了09年的京沪高铁招标。京沪高铁整个防水材料招标项目近10亿,飞鹿实业中标1亿多,当年销售业绩一举突破1.5亿。张卫国花了五年时间,才实现了自己一亿的小目标。让油漆物尽其才,

画家才能做到物尽其用

看到大城市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张卫国把目光投向了轨道工程涂料这块蛋糕。2010年,飞鹿实业开始推广地铁防水和地坪涂料,并陆续取得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涂料建设过程中,张卫国发现,涂料生产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对接,使得涂料生产企业片面专注于涂料产品的技术研发,忽视了实际应用效果。另一方面,下游涂装企业注重涂装技术的提升,但对涂装产品的性能没有深入把握,导致涂装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后期出现质量问题,很难区分是涂料制造商的责任还是涂装商的责任,增加了客户的管理难度。国际上刚刚兴起的油漆和涂料一体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在07年和08年提出这个问题时,我们确实逐渐有一定程度的接受度。客户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他认为这种模式可以使质量更好,管理更简单,生产成本更低。从我们自己的调整来看,在建立这样的商业模式时,我们并不能真正为客户带来增值服务。”

客户的疑惑,公司中高层的担忧,都没有打消张卫国对油漆涂料一体化发展的信念。他坚信,涂料一体化带来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够使客户实现从产品开发到设计施工,再到售后环节的全过程控制,这将在未来为涂料行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如今,当油漆和涂料的一体化逐渐成为行业内常见的商业模式时,张卫国最初的计划不得不说非常具有前瞻性。

与油漆和涂料的整合齐头并进的另一个行业变革是环保材料的兴起。目前,国际上高度重视新型涂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其中最重要的是涂料的低VOC。传统涂料中的有机溶剂一般占60%以上,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在车间内易引起火灾和爆炸,挥发性VOC会造成大气污染。飞鹿在2010年左右开始做一些基础工作。飞鹿是通过水性涂料和高固含量涂料两种体系来解决涂料的环保问题,在这方面有较好的技术储备,现在正在根据客户的需求逐步采用。2015年1月,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对电池和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对在建VOC含量高于420g/L(含)的涂料征收4%的消费税,2015年6月出台收费试点办法,10月1日起施行。张卫国在环保涂料方面的规划,再次走在政策的前面。

对于环保涂料在未来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张卫国表示,总体趋势不可逆转,但现阶段,在我国的推广仍需要政府、轨道装备工程企业和涂料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环保产品的成本高于原有产品,单靠涂料生产企业是不可能的,需要依靠政府或政策来强制用户使用。这其中有政策杠杆,现在我们更加注重环保,相信未来环保涂料的扩张会越来越快。

IPO的七年路,黄金永远闪耀

飞鹿股份的IPO之路并不平坦。IPO进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2017年成功上市,共计7年,经历了IPO暂停、暂停复审、首次会议被否决等一系列波折。

据悉,早在2015年防腐材料钢结构防水涂料,株洲飞鲁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IPO项目复审中就因公司涉嫌通过关联交易粉饰业绩,被证监会否决。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飞鲁高科一体化涂装业务与南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之间的交易额分别为5273.34万元、3632.68万元和3061.8万元,分别占营业总收入的21.5%、13.4%和13%,表明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规模不小。令证监会疑惑的是,该公司向关联方提供的综合涂装和涂装的毛利率高于非关联方,且未披露公司综合涂装和涂装业务无偿使用关联方固定资产的关联方交易。对此,有投行家指出,飞鲁高科的营收和利润可能存在水分。

继2015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遭拒后,株洲飞鹿于2016年5月6日再次发起攻击,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预披露,随后进入复审阶段。5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批准株洲飞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并最终成功上市。

株洲飞录股份公开发行股票将不采用线上投资者查询配售,也未采用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发行方式,拟发行对象为符合法律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开立股票交易账户并持有一定数量的境内自然人、法人、证券投资基金和其他投资者。非限制性股票(法律、行政法规、其他适用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必须遵守的其他监管要求禁止的除外)。

招股书显示,飞鲁高科2014年至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5亿元、2.1亿元和2.5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278.75万元、3227.18万元和3740.52万元。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21.93%,2015年较2014年下降10.86%;2016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2015年增长24.84%,2015年较2014年下降10.3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4.32亿元。

株洲飞鲁的主要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轨道交通行业,包括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和轨道交通工程行业。2014年至2016年,公司轨道交通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分别为18292.23万元、13553.78万元和1.97002亿元,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7.78%、64.65%和77.07%。

本次股份

发行前,张卫国先生直接持有股份19,275,800股防腐材料钢结构防水涂料,占公司股权的33.82%,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同时,张卫国先生的亲属合计持有公司4.57%的股权,因此张卫国先生及其亲属合计持有公司股权的38.39%。公司成功发行后,按已发行新股全部1900万股计算,张卫国先生的持股比例将降至25.36%,张卫国先生及其亲属的总持股比例将降至28.79%。因此,本次发行后,张卫国先生仍处于相对控制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株洲飞鲁的应收账款呈逐年递增趋势。2014年、2015年、2016年,公司期末应收账款分别为13458.78万元、15604.22万元、19776.64万元,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54.04%、56.22%和59.63%,分别占当期资产总量的40.98%、41.35%和45.75%。虽然主要拖欠的是大型国有企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小,但不能排除因客户经营困难导致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风险。

对于飞鲁曲折的IPO之路,张卫国没有回避:“(第一次IPO被否决)不仅令人遗憾,而且非常悲痛,可以说是我加入工作以来遇到的最大挫折。虽然是第一次被拒绝,但只要我们把存在的问题分析清楚,看清未来,我觉得我们可以继续前进。”

从进军高铁项目,到实施油漆涂装一体化,再到布局环保涂料,张卫国多事未然,让飞鹿股份始终在行业内领先一步。在敲开市场的大门之前,他已经悄悄地定位于将涂料推向更广泛的行业。

谈及飞鹿股份的未来规划,张卫国坦言:“在轨道交通行业,高铁动车组维修市场也需要涂料,而且维修零部件和高分子材料产品很多,是未来的新市场。前些年,他已经有一些计划,但因为这方面投入较多,我们不得不做更多的技术、管理准备、市场铺垫,所以我们先在这个领域做得很深、很透彻。除了轨道交通,未来可能以风电、新能源汽车、军工、海洋装备等为主,目前被一些国外品牌垄断,作为国内民营企业,我们也有信心和责任提升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地位。”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