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广厦钢结构 阜新市推进转型振兴,农民工王敏成科技达人典范

   日期:2024-08-0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63    
核心提示:3月31日,阜新市与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力促阜新由“煤”向“气”的转变。页岩气作为新的接续替代产业,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给阜新转型振兴带来新的生机,为“气化辽宁”战略提供稳定气源。经过数年发展,煤化工已经成为阜新市四大成长型产业之一。

5月13日,阜新市召开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全省全面推进阜新转型振兴工作会议精神。连日来,全市都在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本报记者深入基层,捕捉到一批党员干部、企业家、农民工人在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前迈进、奋力拼搏的生动画面。

◆ 落实措施

要把创新作为培育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发源点,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导向支撑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

一枪

拥有三项专利的王敏,作为“科技专家”,不断挑战“不可能”。

他家境不富裕,却放弃了月薪1万元的家资,回家做发明;他没有初中毕业,但他拥有三项国家专利,并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农民工王敏,历经打工、创业、破产、重新开始等种种磨难,成为“创业创业”时代通过科技发明改变命运的生动例证。

王敏,38岁,家住阜新蒙古自治县新民镇上派村,因家庭困难,初中辍学后初中毕业外地打工,卖过水果蔬菜,后来去矿山打工。他白天工作,晚上自学,掌握了测量和爆破技术,从一名井下工人成为了一名技术员,月薪1万多元。

2008年8月,王敏回到家乡创业,除了经销太阳能热水器外,他还对改造农村暖炕产生了兴趣,经常在家里摆弄它们。“这个炕被拆了,建了又拆了,邻居们都不理解。据说他把矿里的好事放在一边,回到村里建炕,真是邪恶啊!“王敏的妈妈说。

可惜的是,王敏的第一次创业却以失败告终,他还因为“饥荒”欠下了30多万元。为了还清债务,王敏又回到了矿井工作。王敏总结了失败的教训,认为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并不适合农村地区,他想开发出农民喜欢的产品。

自称“爱折腾”的王敏,在2015年春节还清外债后,再次回老家创业。村民们看到王敏不是在拿炕,就是在摆弄热水器,都劝他:“那么多科学家不懂,你不折腾,你还没交够吗?王敏没有过多解释,他没日没夜地查资料,画图,还把房子抵押,以便制作样品。王敏惊呆了,一个个挑战“不可能”的事情。2015年,王敏在一年内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多功能节能暖炕、双舱太阳能热水器、余热回收节能燃气灶。

凭借专利在手,王敏成立了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村民们在自家房屋屋顶上安装了30多台双舱太阳能热水器。“冬天可以用不怕冻、不怕停水、不用电,王敏的热水器真的很好。”这一次,村民们都伸出了大拇指,一家人紧紧交织的眉毛也伸长了。

记者问王敏,如果这个创业精神不好怎么办?他笑着说:“出去干活,回来继续干活!其实,王敏并不是一个人在挣扎。日前,王敏凭借他的双舱太阳能热水器荣获阜新市首届“科技人才”金牌。阜新市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张经纬表示,此次“科技人才”的选拔,就是要为像王敏这样的“土壤专家”搭建一个平台,帮助这些来自民营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以科技助力阜新转型振兴。

◆ 落实措施

在巩固提升现有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页岩气开发项目,推动页岩气作为重点持续性、替代性产业发展。

三枪

在玉米田钻探页岩气的“煤电城市”,更应为“辽宁气化”下功夫

“。

高大的井架高高耸立在玉米地里,农户们忙着进行春犁,数十名钻探人员在井台上忙碌着。5月17日,记者在阜新页岩气dy-1参数井钻井现场获悉,已钻探710米,月底将钻探1000米深的页岩气藏。

阜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宗林表示,我省页岩气资源丰富,占全国储量的六分之一。阜新是全省两大产田之一。根据勘探,阜新页岩气储量大、成熟、质量好,开发前景广阔。其中,新丘市至九道岭地区技术可采储量为1134亿立方米,阜新蒙古自治县东北部和张武县的技术可采储量约为700亿立方米。继

首口LY-1参数井钻探成功后,阜新市今年一直在加快页岩气勘探步伐辽宁广厦钢结构,第二口DY-1参数井自今年3月底开钻以来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完成钻探任务。

3月31日,阜新市与辽宁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大力推动阜新由“煤”向“气”转变。东北煤田地质局第107勘探队总工程师秦建义表示,根据规划,阜新市规划建设页岩气井300口,年产气量10.8亿立方米。按照每户每月用气30立方米的计算,300万户家庭一年可以使用。

页岩气的开发对阜新州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煤炭去产能的背景下,阜新市的煤炭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的持续替代产业,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辽宁广厦钢结构,为阜新转型振兴带来新的活力,为“辽宁气化”战略提供稳定的气源。

◆ 落实措施

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粉煤灰、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

拍摄二

宝霞工地忙着“吃”煤矸石生产绿色建材

宝霞绿色建筑综合产业基地近日举行了简短的奠基仪式,没有彩虹门,没有锣鼓,与年产360万平方米煤矸石混凝土轻质隔墙板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工。5月17日,记者看到车辆在工地上来回穿梭,焊接火花爆裂,工地上劳动现场一片火热。

宝霞是上海宝钢集团与辽宁广厦钢结构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企业辽宁之旅”活动中“联姻”的结果,项目建成后总投资40亿元,年销售额将达120亿元,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绿色集成建筑产业基地。

辽宁广厦集团钢结构公司副总经理余卫东表示,阜新矿区共有23座脉石山,累计累计19亿吨。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宝霞轻质隔墙板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吃掉”40万立方米煤矸石。于卫东说:“中央提出要推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宝霞隔断板生产线不仅把煤矸石变宝,而且每年还能释放出8公顷土地。”

距离隔墙板生产线施工现场不远,就是年产量7.5万吨的钢结构加工生产线项目现场。这座长300米、宽100米的巨大建筑已经初具规模,工人们正在安装屋顶。本月底屋顶建成后,机械设备将陆续搬入厂区,年底进行试生产。

俞卫东说:“中央7号文件对装备制造业的墨迹很多,给宝霞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要严把质量关,争取基地早日建成。”

虽然宝霞尚未投产,但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和诱人的前景,吸引了木林柔性石墨深加工、汉石格构墙材、恒德玻璃等上下游行业云集阜新,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在宝霞的带动下在阜新蓬勃发展。

辽宁广厦钢结构_辽宁本钢广厦控股_阜新广厦钢结构

◆ 落实措施

加快建设国家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推进国家级煤化工项目建设。

镜头四

国家能源进驻阜新

煤炭的深加工

阜新拥有100年的煤矿开采历史,但长期在煤炭、电力等初级产品上“磨”。转型振兴以来,阜新高度重视传统煤炭行业的升级改造工作。阜新市针对煤炭相对丰富、油气紧缺的形势,抓住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机遇,制定了煤化工行业发展规划,向附加值更高的煤炭集约加工领域迈进,在新丘区建成了煤化工基地, 以建设中国一流的现代化煤化工基地为目标,建设因煤炭而兴建的老工业城区。经过几年的发展,煤化工已成为阜新市四大成长性产业之一。

1月31日,中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商——国能新兴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落户煤化工基地。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个。国能集团进入后,将进一步完善基地的产品结构,拉长煤炭产业链,大大提升煤炭行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阜新将告别传统煤矿行业,实现由煤矿城市向煤化工产业基地的转变。

◆ 落实措施

服务业是阜新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要坚持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壮大做强现代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射击五

扶余博物馆应该大篇幅地谈文旅

洪山文化的玉器,契丹时期的酒器,蒙古民族的弓箭......漫步在阜新福玉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散发着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成为人们了解福新历史文化的新窗口。

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阜新提出建设辽西地区历史文化收藏、研究、交流、展示、教育中心的目标,并不断加大文化产业的引进和支持力度。扶余博物馆是市政府重点引进的重点工程,馆内藏品1.2万余件,是展示扶新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宝库。

扶余博物馆还致力于打造古董收藏品的交流平台。4月1日,阜新市首届古董交流会在阜余博物馆开幕。央视《查宝》栏目专家蔡国胜的到来,让交流会火爆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古董爱好者带来了数以万计的藏品,美国、日本等国的客商也来到了“淘宝”的来临。阜新古玩商会顾问陈洪福表示,此次古玩交流会旨在打造一个公正、权威的藏展交流平台,展示阜新文化软实力,做好文化与经济的促进融合工作。

近年来,阜新先后引进了永陵珍尔博物馆、古文化街、工业遗产主题公园等项目,筑牢了文旅产业的骨架。

□本报记者 / 侯月林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