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倩
衙前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新兴的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
素有“堪遮锁重门,吴越通衢”之称。
南宋时期,“通史”已形成,并爆发“通史战争”。
因当时衙前(同城)在军事衙门之前,故称衙前。
崖前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古老而辉煌。
0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第一个农民协会成立
1921年9月27日,衙前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在衙前东岳庙举行,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农民协会,在其影响下,萧绍平原80多个村庄纷纷成立农民协会,开展减租斗争。
农业合作社核心成员
李成虎
02.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个农民革命行动纲领
1921年9月27日,衙前农会于衙前农会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衙前农会宣言》,制定了《衙前农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组织农民、反映农民正义要求的历史文献。
《衙前农民协会宣言》和
《衙前农民协会章程》
03.中国共产党领导
第一次农民运动
1921年,衙前农民协会根据其章程,作出“原租减三成”和按收成交租的决议,改大斗制(每斗十七斗),以每百斤(150斤)计租,取消地主下乡时加收的“东交费”,反对预付租。这些规定,保护了农民负担,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
这一时期,小绍各地减租抗租斗争达到高潮,在农民群众的坚决斗争下,地主、绅士阶级一度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衙前农民协会
01.中国共产党创立
第一所农民子弟学校
1921年9月26日,沈定一为了开展农民运动,宣传革命思想,唤醒千百年来饱受苦难、受剥削的农民,在自家创办了“衙前农民小学”,大批革命知识分子来到学校任教。
这所校舍就是沈定一的家,一切费用都由沈定一出资,学校免费接收贫困农民子弟,免费提供一切学习用品,还为远道而来的学生提供免费餐食。
衙前农民小学旧址
沈定一
鼓舞人心的“四个第一”
见证了崖前红土地的非凡,
这壮丽时代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
今天,敢为人先、永不满足的雅前人,在这片宜居宜业的红土地上,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条主线,狠抓“经济、环境、民生、文化、安全”五条工作主线,全面完成提升转型、美丽雅前、平安创建等重点任务,对标先进、学习借鉴、勇担责任,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雅前铁军风采。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衙前镇牢固树立“实体经济为主导”理念,紧紧围绕“产业兴镇、环境立镇”战略,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升级,全面提升片区治理水平,以精细化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以精细化管理创新社会治理,以党建工作塑造衙前铁军,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步发展。
恒逸石化文莱项目
东南网架工程钢结构完工
世界最大的500米射电望远镜。
俗称“超级天眼”
党建引领小城镇诚信之花绽放
党建引领,就是统一思想认识,让党组织成为团结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党建引领,就是发挥表率作用,让党员干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党建引领,就是发动群众,让各方力量成为参与公共治理的“生力军”。衙前镇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抓得紧、抓得严、抓得实,全面落实新时代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推动衙前“红色衙前、产业新城”目标的实现。
四月底,按照区委统一部署,衙前顺利完成镇街道机构改革,成立了新的“八办一中心”,其中,成立党建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就是为了坚持和提高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镇党委在基层的全面领导作用,建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全面贯彻落实的新模式、新路径。
与此同时,衙前镇也在不断探索党建新模式、乡村振兴新路径。1月28日,衙前镇凤凰村与农商银行衙前支行“党建+金融”签约仪式在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举行。仪式上,双方签署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党建联盟”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探讨推出“本土名人帮扶、优秀学子帮扶、金融扶持、外地党员帮扶、致敬奋斗者帮扶”五大帮扶项目,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
衙前镇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成绩,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手段谋划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日常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党旗永远飘扬在基层。近年来,衙前按照上级要求,以“廉洁村镇、廉洁社区”建设为重要契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村镇延伸,深化全镇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净化农村政治生态,为建设“勤政廉洁衙前”奠定了坚实的基层基础。
通过“层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带头示范”“扎实工作、出成效”等方法和实施思路,衙前深入贯彻区委、区纪委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全镇“廉洁村镇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分步推进,结合村情,将凤凰村、杨汛村设立为“廉洁村镇社区”,创建示范,扎实推进全镇“廉洁村镇社区”建设,努力实现覆盖面广、成效显著、亮点频出、品牌创优。
经济增长和蓬勃发展
今年1至7月,衙前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65.79亿元、销售产值257.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9%、12.19%;工业利润3.46亿元、工业增加值42.84亿元,增长19.1%,拉动全区增速居首位;财政总收入5.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17亿元,分别完成年目标的63.68%、61.55%。
工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八位、全市第一位
衙前镇牢固树立“实体经济引领”理念,紧紧围绕“产业带动镇、环境立镇”战略,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升级,以区域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以精细化管理创新社会治理萧山钢结构协会,引领和塑造衙前铁军,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近年来,坚定不移实施数字化“一号工程”,编制了衙前镇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442211”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培育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数字化工厂1个(智能车间10个),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100个。截至7月,全镇数字经济增加值2556万元,新产品产值65.1亿元,共有6家企业申报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
在8月初发布的最新“2019浙江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衙前4家企业上榜,分别是恒逸集团、浙江东南骨架集团、兴晖化纤集团、浙江兴日钢铁控股集团。其中,恒逸集团位列榜单第四位,创历史新高。恒逸集团、东南电网等企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衙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明显提速的缩影和印证,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实现产业升级,实现彻底转型。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国土空间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农村土地整体整治,推动存量土地有机更新,成为衙前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前期,我们深入调查摸清存量,积极对接国土、规划部门,探索村集体厂房升级改造的模式和路径……目前,衙前镇已初步确定4个村、总面积167.8亩为村级集体工厂。除了镇上积极谋划,不少企业也挡不住转型势头,纷纷行动起来。 东南电网、星辉化纤、青云、邦翔等7家企业预计投资超15亿元不同于大型企业花巨资进行改造,8家小微企业计划通过“集体抱团”进行改造,集约利用土地,将原有的45.5亩土地统一规划建设利用,释放存量资产潜力,提质增效。
环境升级 美化幸福美丽城市
“这几年衙前的环境变化很大,现在我们一家人吃完饭都喜欢去衙河边散步!”家住衙河沿岸的李阿姨开心地说。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路更畅通了,树更绿了……自2018年衙前镇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省级验收以来,衙前再接再厉,推进重点项目,完善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长效。以制度保障为关键,下大力气整治村镇环境,努力向“美丽衙前”迈进。
4月26日,衙前镇召开美丽衙前建设暨环境卫生整治百日行动动员大会,再次吹响环境卫生整治冲锋号,通过转变观念、提高站位、高层统筹、整体推进、脚踏实地、实干兴业三个重点理念,真正把整治内容全部落到实处,扎实推进美丽衙前行动。
恍若隔世,春风来袭,万木葱茏,百花齐放。干部、村委会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新老衙前人迅速投入到全区环境卫生整治百日行动中。以钢铁般的意志,不留死角,不留一丝污垢。截至目前,衙前已组织一万余人开展“四清四补四控”工作,清理垃圾一万余吨,清除乱挂乱贴物品7412处,消除卫生死角6006处,整治乱摊点547处,修缮绿地995平方米。
如今,垃圾分类已成为全国人民追求的新潮流、新时尚。衙前镇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从试点村扩大到全镇所有村,最终实现集贸市场、企事业单位全覆盖。7月份,衙前初级中学学生自发组织暑期实践活动,向村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8月3日,萧山区垃圾分类公益实践活动基地正式启用,以垃圾分类社会实践基地作为普及点,通过授课,传授家庭垃圾分类知识,鼓励市民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
有了硬件还不够,衙前镇还把提升环境“软实力”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凤凰村、向阳村、罗山村是三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目前,凤凰村美丽乡村升级村、红色风情小镇建设全面推进,罗山、向阳村规划方案、镇级规划审查已全部完成。加强违章建筑拆改整治,持续深化五水治理,加快美丽路建设……又一项“美化”举措,让美丽衙前成为山险水秀、景美路畅的地方。
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红色,是衙前血脉的颜色,既充满“传统特色”的寓意,更是发展创新的激情之色,衙前未来的发展将不同于一般的美丽乡村,将实施“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双轮驱动,创新将乡村与文化完美融合,从历史血脉中汲取营养,从红色脉络中收割精神,真正把衙前打造成为具有“红色衙前”特色的宜居宜业新城。
弘扬衙前精神,推进文化兴盛工程。独具特色的衙前,未来将发掘、利用、开发古代、近现代、当代文化资源,把文化产业做精做细,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民运动红色文物“一馆四点”作为载体,打响特色鲜明的红色品牌。农民运动历史遗迹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农民运动博物馆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据统计,1-6月共接待游客750组,2万余人次。
崖前将围绕开发、挖掘、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世界文化遗产关河遗址及文化内涵,以创建省级4A级景区小镇为目标,创新开展关河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打造“广州河、凤凰山下一家人”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全线治理,完善景观、释放空间、串联滨水、挖掘内涵、打造节点,着力构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关河沿岸休闲带。
崖前还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丰富居民文化生活,7月底,《凤凰村志》成功出版,凤凰村历史博物馆顺利开馆,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参观、了解凤凰,了解村里的“前世今生”,领略崖前文化之美。
同时,依托红色崖前大讲堂、政府机关“夜校”活动等载体,不断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农民向公民”转变,不断深入学习崖前独特的文化,更加紧密地与国际社会接轨,学习各领域的先进知识。
如今,“学习强国”APP凭借学习方式新颖、知识面广等特点,成为不少人手机上的必备软件。早上听新闻、午休做题提高排名,已经成为大家的日常。该镇深入开展“学习强国”宣传工作,高质量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引导镇村干部做“五类人”、当好“先锋模范”。举办送戏下乡、文化走亲访友等20余场活动,开展南庄王、银龙、山南府等3个村文化馆建设。
深度融合杭州,打造宜居宜业之城
早上去公园跑步、骑着“小红车”去工业园区上班、中午去附近商场聚会、傍晚和家人在关河风光带散步、节假日和朋友看看电影唱唱歌……原来,这些需要驱车到杭州主城区或者萧山中心才能享受的娱乐活动,很快就能在衙前小镇实现,你期待吗?
前不久,我区镇街道总体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稿——衙前镇总体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年)草案问世,精心规划了衙前每一寸土地,基础设施、产业规划、环境保护、服务业、公共服务等各类要素也一应俱全,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规划结构为“一核两心一轴两片两带多园”,即未来镇政府及周边区域将成为配套齐全的中部服务核心,杭绍城际衙前站周边及镇东部老城区将成为以两片区为主要服务区域的服务中心。以萧绍路为转型升级轴线,将衙前划分为镇西部民营企业小镇培育区和镇东部转型升级示范区两大产业功能区,镇南北有关河文化风情展示区和西小江水乡活力区,依托蓝绿生态水网和小镇山水人文资源,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丰富的公园体系,提升规划区生活品质。
当然,除了重新规划新时代适宜居民安居乐业的品质新城,衙前还努力探索化纤产业转型升级,力争打造化纤转型示范基地,实现产城融合,深度对接杭州主城区,实现更大发展。近日,《萧山衙前镇战略发展规划(杭州纤维纺织科技产业园转型升级规划)》《杭州纤维纺织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以下简称《规划》)项目通过专家评审会,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能级提升绘制了新蓝图。
《规划》提到,将以“年轻活力社区”“国际化纤纺织生活社区”“小微企业园”“恒E园”“灌河花乡水港”“化纤智造谷”六大功能版块,打造杭州化纤科技产业园(化纤活力小镇)。其中,“化纤智造谷”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区域,将围绕化纤纺织龙头产业,提升纤维技术创新水平,拓展纤维研发、智能生产—纺织装备—检验检测—纺织新材料—工业设计—纺织大数据—技能培训—纺织文创产业链。同时,还将建设国际纺织创意中心、会议中心、小型展览发布中心、中心主题广场或公园、休闲商业等。
敢为天下先、敢为人先的衙前农运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衙前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红色衙前、绿色发展”为战略目标萧山钢结构协会,创业创新、奋勇争先,努力打造“红色名镇、产业名镇、文化名镇、低碳名镇”,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