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四层办公楼,在基础顶面至一层柱子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业主要求加建一层。经PKPM(SATWE)对主体结构进行校核后发现,该楼底层柱子的轴压比、剪压比、计算配筋超标;部分柱下独立基础抗剪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因此,针对该楼在建且基坑未回填的特殊情况,对不满足要求的柱子及柱下独立基础进行了加固设计。
一
项目概况
某四层办公楼,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Ⅱ类场地。基本风压:Wo=0.30 KN/m²,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级,风荷载体形状系数为1.3;基本雪压:So=0.10KN/m²。基础持力层为松散卵石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t=180kPa。梁、柱纵筋为HRB400E级;柱下独立基础为HRB400;梁、柱箍筋为HRB400,梁、柱、板及基础混凝土均为C30。 基础底部埋深-5.000m,首层层高5m,二至四层层高4m,屋顶楼梯层高4.45m,室内外高差0.10m。首层为开放式办公室及部分独立办公室,二、三层为开放式办公室,装修阶段将划分为小隔间,四层为独立办公室,屋顶可通人。
办公楼施工于2020年10月底开始,11月初开挖至基础持力层专业钢结构加层,随后完成基础、基础顶面~一层柱混凝土施工。在完成基础顶面~一层柱混凝土施工后,业主要求再加一层,即第五层与第四层相同。加一层后经核实发现底层柱的轴压比、剪压比、计算配筋超限;部分柱下独立基础抗剪承载力超限,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同时按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期间业主重新上报规定,同时进行加固设计。计划在主体结构完工后、二次结构施工前进行结构加固施工,上部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进行加固施工。
图1 二、三层平面图
二
加固思路及措施
2.1 楼面荷载和墙体荷载优化前情况
根据施工惯例,精装修阶段的地坪工程及墙面工程:
1)精装修阶段,二、三层采用20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容重y=8KN/m³),精装修时确定墙体定位,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表5.1.1注6,楼面附加活荷载=(8x0.2+20x0.02x2)x(4-0.1)/3=3.12KN/m²,≥1.0KN/m²,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3.12=5.12kN/m²,活荷载标准值按5.2KN/m输入。其余墙体采用页岩多孔砖(容重y=16KN/m³)。
2)卫生间采用200mm厚烧结页岩砖(容重y=19KN/m³),12mm厚瓷砖。
3)幕墙应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12)附录A第17条玻璃幕墙的规定取值1.5x(1+30%)=1.95KN/m²,本工程为2.0kN/m²。
4)设有蹲便器的公共卫生间应采用同层排水,并垫高400mm,垫高部分采用轻质材料垫高(容重y=14.0kN/m³)。
当上部主体结构二次装修荷载未进行优化时,按5层计算结果如下:
图2 第一、二层超配筋及超限信息汇总
图3 第三层超配筋及超限信息汇总
根据计算结果,主体结构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主要问题是柱的轴压比超限,采用减荷载的方法降低柱的轴压比,对于从基础顶面到一层的柱采用增加截面的方法进行加固。
2.2 减少楼面及墙体工程的荷载
1)二、三层采用的20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改为轻钢框架隔墙,轻钢框架隔墙面荷载≤0.75KN/m²,附加活荷载=0.75x(4-0.1)/3=0.975KN/m²
外墙设计对建筑保温节能的要求不变,内墙其余墙体均更换为容重y=11KN/m³的混凝土空心砌块。
2)经与施工专业人员协商,卫生间在楼面以上1.8m范围内采用200mm厚烧结页岩砖,1.8m以上采用空心混凝土砌块,以减轻卫生间墙体的荷载。
3)提前邀请专业幕墙设计师参与设计,根据专业幕墙设计师的测算,实际幕墙面荷载可控制在1.5KN/m²(含龙骨、爪件等)。
4)经与建筑及给排水专业人员协商,仅将公共卫生间内安装蹲便器的区域抬高350,并将抬高区域的材料更换为容重y≤7.0KN/m²的较轻的回填材料。
减少楼面及墙体荷载后,重新计算结果如下:
图4 减载后第一层、第三层超配筋及超限信息汇总
柱临时搭建仅至首层,对于三层的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表6.3.6注3规定,对柱箍筋进行加固,使框架柱体积箍筋率pv≥1.2%,柱轴压比限值[uN]=0.85+0.10=0.95>0.866。对于从基础顶部到首层的柱,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
三
框架柱加固
对减少楼面和墙体荷载后重新计算的结果进行检查,发现从基础顶面到一层的框架柱的纵筋和箍筋不符合现行计算值。
在PKPM-JDJG模块中,选择“实际配筋”选项卡下的“柱配筋”选项,然后选择“配筋组件”选项卡下的“柱配筋”按钮,对于轴压比过大,且基础顶部至首层柱纵向配筋不足的框架柱,采用截面放大法。
图5 钢框架柱 图6 柱加固-增加截面法
SATWE计算结果中某框架柱的计算结果及配筋细节如下:
图6 框架柱配筋图 图7 框架柱计算结果
经PKPM-JDJG及STAWE计算,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
四
柱下独立基础配筋
根据已建柱下独立基础验算结果,3根柱下独立基础(DJ-8、DJ-11、DJ-14)不符合地基承载力验算;4根柱下独立基础(DJ-8、DJ-11、DJ-14、DJ-17)不符合抗剪验算。
图9 柱下独立基础承载力图
柱下独立基础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的方式加固,基础底面每边加宽300mm,基础厚度加厚100mm~150mm,基础采用圆锥截面。
经PKPM-JCCAD计算,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承载力及冲切承载力满足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
图10 不满足承载力及冲切计算的柱下独立基础加宽加厚改为锥形基础
图11 单柱基础配筋详图
图12 双柱接头基础配筋详图
图13 柱下独立基础加固现场照片
五
综上所述
基础顶部柱子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业主要求增加一层楼层专业钢结构加层,由于增加一层楼层主体结构自重荷载,增加楼层的关键是减少上部结构二次装修荷载。对于不满足计算要求的结构构件,采用增加截面法和基础底面积法进行加固设计。
结构的加固设计极为重要,PKPM-SATWE、JDJG可根据构件截面、实际钢筋、加固方式等信息进行分析,是成熟的结构加固计算软件,可帮助工程师完成结构加固设计。
参考
[1] 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钢筋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2]13G311-1混凝土结构钢筋构造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3]GB50010-2010(2015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