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日期:2024-08-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浏览:268    
核心提示:项目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银杏湖大道以南、奥刘路以西,距离市中心约30公里,处于南京城正南位置。三幢储粮平房仓将仓储建筑柱梁、桁架等结构外露,参观者可通过连廊横穿库区,参观体验整个粮库的进出粮流程。项目名称:南京江宁凤凰山粮食储备库项目合作设计:南京丰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侯博文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大地作为人类生存与记忆的场所,孕育着年年丰收的希望,粮仓作为保障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空间载体,既有实用价值,也有仪式感。

感谢张磊设计研究azLa分享gooood

建设背景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设粮库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平衡国内粮食供应、保障社会稳定。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粮食储备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房间式仓库为主体的粮食仓库网络已初步形成,并正逐步向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十四五”期间,为完善国家粮食储备设施建设,粮库建设迎来了新一轮建设周期。

▲西北方向鸟瞰图 © 侯博文

粮库公园往往远离城区,与城市日常生活交集较少,功能单一,多为大型仓储建筑,出于安全性与功能性的考量,外观单调封闭,成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独立场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粮库园区开始对外开放,出现了体验参观的需求,各地举办的全国粮库开放日活动日益增多,粮库体验、粮食知识普及体验活动也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参加。

目前已建或在建的粮库园区,大部分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对外开放的可能性,在流线和功能上无法满足参观、接待、体验的需求,作为仓储建筑空间往往缺乏人性化。为满足未来多功能使用运营的需求,粮库园区亟待突破固有封闭的空间管理模式,探索与城市、周边社区对话的新型开放式设计。

▲东侧景观 © 侯博文

▲景观大道沿线立面 © 侯博文

项目选址

项目地点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银杏湖大道以南、敖六路以西,距市中心约30公里,位于南京正南。场地南侧主要由现有村庄和农田组成,但相邻的银杏湖大道是江南重要的景观大道。银杏湖大道北侧为初步居住区和工业园区。凤凰山粮食储备库在选址方面不同于其他注重独立性和私密性的一般粮食储备项目。仓库的建设将带来货运、粉尘、噪音和农药等不利因素,影响交通和居住环境,对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有人担心大型封闭式仓库建筑将与周边地块隔绝,对周边土地和房产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南面鸟瞰图 © 侯博文

从土地到粮仓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大地作为人类生存与记忆的场所,孕育着年年丰收的希望,粮仓作为保障人类基本生存需求的空间载体,既有实用价值,也有仪式感。

项目场地与银杏湖大道间有65米绿化退让带,220KV架空高压线走廊穿过其中,面向银杏湖大道的北侧是粮仓与城市、社区沟通最直接、最重要的窗口。设计以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关联性为出发点,以“大地”为切入点,设想在基地与道路之间约16亩土地上以粮食种植替代草坪绿化,重现粮库与粮田的依存关系。

“从大地到粮仓”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将建筑行为与自然相结合的前瞻性思维,方案打破了以往粮仓公园内向封闭、远离生活的形象,希望打造集粮食储存、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体验式粮仓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参观、体验、学习、休闲的特定场所,让粮仓融入城市和生活,让市民了解和体验大国粮仓,弘扬爱粮、节粮的传统美德。

沿银杏湖大道,粮仓是一道由“稻谷”和“粮仓机”组成的新景观,与前方的粮田绿化带一起,面向城市形成一幅“从大地到粮仓”的完整画卷。

▲综合楼与MiLi鸟瞰图 © 侯博文

总体布局

项目整体布局分为南北两个区块,北侧沿银杏湖大道布置“米粒”科普展厅和“粮库机械”综合楼,为城市主干道打造标志性建筑和景观展示面,作为体验区可单独对外开放。基地南侧为仓储区,布置三栋平房仓库,考虑到粮车需要排队等候,粮车主入口设置在远离银杏湖大道的一侧,保证充足的缓冲空间和直达仓储区。结合粮车主出入口人流,地磅及辅助用房区域设置在仓储区东侧。机动车停车区布置在北侧体验区与南侧仓储区之间,起到分隔作用,作为办公人员和游客的停车场。

▲总体规划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轴测图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综合楼东北侧 © 侯博文

▲综合楼及MiLi南立面 © 侯博文

平房仓东侧设置架空连廊,连接三座平房仓山墙,立体串联体验区与仓储区南北区域,架空连廊通过立体动线将游客人流与运粮车辆物流进行隔离,在粮车储粮等场景下,保证参观体验不干扰粮仓日常运营维护。

当方仓装满粮食时,底部门窗无法打开,若想近距离参观,只能从单个粮仓上部的检查门进入粮仓,架空的通廊最大程度避免了流线的交叉,方便游客在看到粮仓储存的粮食时,可以进入每个平房内部查看。

▲储藏室及走廊 © 侯博文

粮食运输车辆进出主要在夏秋粮收购期,库区为车辆提供停车区域,不占用城市道路,对周边交通影响有限。粮库运营过程中使用的鼓风机、除尘器等设备均自带降噪设施,有效控制了粮库噪声。凤凰山粮库仅用于储粮,不进行烘干、粮食加工,粮食入仓前进行烘干、清洗,粮食进出仓为密闭抑尘式。项目采用绿色生态储粮技术,通过净化空气中的氮气除虫保粮南京钢结构设计,不污染环境,这些良好的运营和技术条件有利于将本项目建设成一个开放式的公园,力求打造一个既具有沉浸感又具有体验感的特色公共空间,探索粮库公园在形态和运营上向城市和社区开放的可能性。

▲粮食仓储输送机械©侯博文

米粒与机器的象征意义

场地北侧综合楼主要为检验、办公功能,设置对外营业的粮食车间,底层架空,建筑二至五层为检验检测、业务办公、内部食堂等,综合楼的造型来源于粮库的喂粮筛分设备,运用建筑语言通过解构重构,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和机器美学的建筑,借用粮库特有的符号,提升场所的辨识度,成为整个地块面向银杏湖大道的标志物和制高点。

▲综合楼局部及米粒 © 侯博文

▲综合楼西立面©侯博文

综合楼旁的辅楼为粮食文化科普展厅,以脱壳后的稻粒为灵感,转译为稻米符号,透过自然形态的并置与综合楼的机械美学,讲述从自然到机械,从土地到粮仓的一个个地方的故事。

米粮功能为科普教育、粮食技术等主题提供展示空间,有效拓展了传统粮库单一的仓储功能。结合粮库开放日,吸引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走进粮库南京钢结构设计,参与碾米、了解粮库历史、弘扬粮食文化,展示粮食储藏技术展览。学生们识别粮食作物、观看粮食病虫害标本,近距离接触老粮农使用的犁、老式稻谷脱粒机、簸箕、耙子等农具。体验农耕的艰辛,激发爱粮、节粮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了解粮食从土地到粮仓再到餐桌的过程,领悟“储粮保平安、节粮扬德”的意义。

▲综合楼东立面及部分米粒 © 侯博文

▲综合楼西立面局部 © 侯博文

▲综合楼架空部分©侯博文

▲综合楼北立面局部 © 侯博文

结构和材料

三座储粮平房均有外露的柱、梁、桁架等结构,游客可通过连廊穿越仓区,体验整个粮仓的进出粮过程。

平仓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拱板双层屋面作为屋面结构,拱板双层屋面结构为板框结合,上板为拱板,下板为平板,两者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可有效防止雨水渗漏,保证粮仓干燥,施工方便。设计将拱板双层屋面结构面朝东面道路露出,展现工业建筑特征与美感,结合屋檐下的半室外空间布局,与钢结构连廊形成沿敖六路的展示面。游客沿着架空连廊行走,近距离感受粮库工业建筑结构之美。

▲平房仓库及走廊特写 © 侯博文

设计采用混凝土质感漆、隔热反射漆、金属材料等材料的组合来表达工业特性,通过人性化的尺度设计,融入自然元素,赋予粮库公园人文气息,与其他材质的对比,赋予凤凰山粮库公园独特的场所品质。

▲由北向南参观连廊©侯博文

▲面向米粒的走廊 © 侯博文

▲综合楼南立面局部 © 侯博文

▲综合楼东侧楼梯俯视图 © 侯博文

▲综合楼西侧楼梯俯视图 © 侯博文

项目图纸和模型

▲方案模型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部分设计模型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综合楼及科普展厅立面图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方形仓库立面图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综合楼平面图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综合楼剖面图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科学展览馆平面及剖面图 © 张雷设计研究 azLa

▲方形仓库平面图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方形仓库剖面图 © 张磊设计研究 azLa

项目名称:南京江宁凤凰山粮食储备项目

项目业主:南京江宁粮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张磊设计研究院 azLa

合作设计:南京峰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21年

竣工时间:2023年

项目地点:江苏南京

主创建筑师:雷晓华、张磊

设计总监:杨斌

设计团队:杨斌、李浩、袁振祥、李玉倩

施工图设计团队:王兵、王琪、刘建珏、周亚勤、张桂波、王英

占地面积:37,927平方米

建筑面积:16148平方米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摄影:侯博文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热播视讯

推荐视频

    Copyright © 2017-2021  二手钢结构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ESTOON 鄂ICP备2025106939号-1